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孩子自我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培養孩子自我的五條建議

孩子自我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培養孩子自我的五條建議

來源:寶貝周    閱讀: 9.1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這個社會崇尚成功,那麼到底什麼樣是成功?很難界定。未來20年、孩子長大以後面臨的成功標準,也非常難界定。但有一點我們知道,成功是無法培養的,只能自己努力。也就是說,我們不能代替孩子成長。

2016年10月,上海行健學院學前教育系的王燁芳老師受上海科學育兒指導項目之邀,在育兒加油站上海科學育兒指導浦東專場活動爲家長帶來題爲《尊重兒童,強大自我》的演講。王老師強調,家長能做的事情就是培養孩子某些素質,以幫助他成長,其中之一就是強大的自我。

孩子自我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培養孩子自我的五條建議

什麼是自我

父母如果擁有強大的自我就會非常的淡定,處理事情來心裏就有譜。孩子也一樣,如果他的自我是強大的,那麼他適應社會、面對困難、解決問題都是有辦法的。

這裏的自我和我們日常生活中說的“我很自我、自私”不一樣,而是來自心理學中的精神分析學說。

本我很簡單,就是我們每天吃喝拉撒這樣的事情。我高興怎樣就怎樣,也就是說這是我們本能的需求,不受控制和約束。

自我是我要考慮現在我想吃東西,可是在會場吃好像不太文明,那我就不吃了。人類作爲動物人有一些需求,這些需求什麼時候能做什麼時候不能做,就是由自我在調節。

超我,包括爸爸媽媽的禁令。比如,爸爸媽媽經常跟我們講:不應該吃飯的時候還跑來跑去、見了長輩要打招呼。應該不應該做父母的禁令構成了一個超我,而另一個超我是自我理想,即我將來要成爲什麼樣的人。

自我是唯一能夠讓孩子自己抓住,讓他成長獲益的東西。也就是說,他要調節自身的需求,但同時也要兼顧爸爸媽媽怎麼想以及我有怎麼樣的想法。

舉個我自己的例子:

幾年前無論是誰讓我講課、坐在講臺上和大家分享,我都不會來,甚至不想告訴別人我是教師。因爲我對自己常常有一些懷疑和不自信。

有一次和我的好朋友打電話,我說:我就是一個普通人,很多事情有時候就覺得沒信心,做不好!可就在這個時候,我4歲的孩子不經意間聽到了,他就擡起頭跟我說:媽媽!你怎麼這樣說自己呢?你是世界上最棒的媽媽,你很棒的!

孩子的話是無心的,但我當時就愣住了。我想也許他說得對,我確確實實不是一無是處。在那一刻,我就覺得孩子的心思比我們要樂觀、積極。我從她的話語裏面去判斷自己,我是不是低估了自己?是不是把自己放的太不重要了?是不是沒有承擔起正面教育孩子的形象?這個事情我反覆在想,同時在上一門觀察課,學習了很多的理論。

在學習的過程中,我漸漸地找到了問題所在:經過仔細的回憶,在高中階段一些事情進入到我的生活。我很自卑,在當時來看是一件件的事情,可是因爲自我不夠強大,我沒有辦法直面的解決它,甚至連面對它都不敢。所以它就壓抑到潛意識裏了,甚至我自己都不知道。

有了這個認識,我就把自卑的這些事情都晾出來,告訴我自己這幾件事情是怎樣發生的。面對它,就是自我強大的一個表現。我開始客觀的分析自己,究竟哪些事情做得還不錯,哪些事情做得確實不好,推倒這些自己給自己設置的障礙,一遍又一遍地拿掉,然後告訴自己: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會經歷一些事情,都是成長。這種成長性的思維幫助我一點一點克服自卑。

其實不管是我的自卑還是別人,大家遇到的問題都源於我們的自我不夠強大,不敢面對這件事情,或者你都沒有意識到,它還在你的潛意識裏面。

通過這件事情,我感覺到在兒童教育中,有比學業成績更重要的事情。其中之一就是:培養孩子的自我。因爲強大的自我能夠讓孩子更好地面對挫折、面對未來、處理自己的情緒。

自我的發展階段

自我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美國的心理學家埃裏克森強調自我,認爲我們每天經歷的事情和我們自己的想法相互作用。他把發展的過程分成8個階段。這裏只介紹其中的4個。

1歲半以前

孩子主要是和媽媽在一起,母親在餵養孩子的過程中和孩子形成了一種親子的相互作用關係。

十月懷胎很辛苦,但孩子的出生帶給母親最大的快樂,這種相互調節的關係就是信任感的核心,推動了母親去積極的照料孩子。在這個過程中孩子也有成長,媽媽爲他換尿片、熱奶時,他也在感受和消化這份愛。這個時候孩子就學會先愛自己,後愛別人,這對孩子今後的心理社會發展有重要的影響。

親子關係對兒童信任感的發展十分重要,孩子信任母親,這樣的親子關係是我們保障孩子未來面對其他關係的堅實的基礎。

1歲半~3歲

孩子開始有各種能力,他能走,慢慢還能小跑了。這時候要給孩子適度的自由和必要的行爲控制。

比如這個階段孩子要解決大小便的問題。怎麼協調自由和控制?不要着急,因爲控制小便的括約肌發育的要早一些,能夠先控制小便;而控制大便的括約肌晚一點發育成熟。所以這時候千萬不要去辱罵或嘲笑孩子,不要傷他們的自尊心,孩子的自尊心在這個時候是很強的,你的做法會讓他形成寬容的和自尊的人格。

另外,家長的自尊會給孩子力量。如果父母缺乏自尊,孩子就會不知所措,造成這個階段的危機。1歲半到3歲的自我發展和適應對以後適應社會組織、社會理想有幫助,讓孩子準備好參加未來的秩序生活和法治生活。所以我堅信:3歲之前孩子一定要自己帶。

3歲~6歲

孩子上幼兒園了,這個時期就出現了超我。其實2歲多的時候已經有超我了,包括爸爸媽媽的禁令:不能做什麼,能做什麼;還有孩子自己說:我想做什麼。

孩子有了自己的制約,還會對自己有要求,這個發展對適應社會有幫助。這個時候的孩子很聽大人的話,他們的調皮都在小孩範圍內。還有另外一個積極的方面,這個階段的孩子比我們人生的任何一個階段都更積極的學習,並且有很多的野心。比如他會說,我以後要當科學家;要當生物學家,都是偉大的抱負。這個階段將是親子之間最融洽的階段。

那麼家長能做的是什麼呢?把孩子的想法納入到我們社會有益的渠道。我們鼓勵孩子有這些想法,朝着這條路走。還可以讓孩子以平等的身份參加成人的活動,我們也給他定一些目標、成人的目標。比如,你未來想當生物學家,那我給你買點書回來;給你講講故事;帶你去看紀錄片,孩子會非常配合,而且對你很感謝。

這個階段保證孩子正常發展的原則是不能打擊他,告訴他他做的事情哪些是對的,哪些是錯的,錯了我們要怎麼辦、怎麼改。有獎勵也有懲罰,這樣孩子的道德和他的抱負就得到了發展。

學前期3到6歲還有另外一個特徵:遊戲。遊戲跟自我也有關係,孩子在玩的過程中是在體會自我的力量。遊戲可以給孩子一個自我療傷、自我教育的機會。我們看到很多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媽媽說不能夠動電插頭插銷,他就跑到娃娃家的遊戲裏去。那裏也有爸爸、媽媽、寶寶,然後他看到寶寶去動插頭的時候,馬上就以媽媽的身份自居:小寶寶,你不能動插銷!有電!完全是媽媽的翻版。他在進行自我的教育,強化這個結論,同時又在自我療傷。孩子對於爸爸媽媽說的不可以是多麼的渴望,你說不可以的時候他就好奇,但有些東西是不能夠試的,否則後果非常嚴重。那麼這種矛盾和糾結在遊戲中就得到了一種釋放,規則也內化了,有時候把問題也能解決掉。

6歲~12歲

孩子6歲之後就要面臨小學,馬上進入到有不同要求的系統學習中。每個學科都有知識有要求,同時他更願意跟小朋友玩,甚至和爸爸媽媽說的話都沒有跟小朋友說得多。

埃裏克森說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最喜歡:溫和但是堅定的強迫他們冒點險,去發現一個人可以完成的事情。但這件事情是孩子本身想不到或者根本就做不了的,通過你溫和的堅定的強迫,他做到了,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就獲得了一種成就感、一種勤奮感。我努力了就能成功。這對於小學的孩子是需要的,給孩子在某個學科的成績上有成就感,這種成就感不是我一開始考90分,而是要給孩子一種進步的成就感。比如第一次拼音考了60分,一個月以後我考80分,進步了。

培養孩子自我的五條建議

五個建議全部是從精神分析學派的角度提出來的:

1、3~6歲是危險期,需要自由和邊界

這個階段的孩子爲什麼危險?我們的孩子有沒有在某個時刻是尖叫的、痛哭的?有時候是不講不響、是壓抑的?這種尖叫、痛哭、壓抑到青春期將轉化爲爭吵。

區別在於青春期的孩子有語言和思維能力,有情緒的主導能力,能吵得過你。可是3~6歲的孩子對待不對勁的事情,沒有這種能力,他說不過你。這麼大的孩子心智尚不成熟,情緒發展、語言發展、社會交往發展全都不成熟,所以他能做的只有我們看到的,表面上的不可理喻。

這時候孩子的自我很弱小。自我越弱小,累積在潛意識中折磨個人的壓抑成分就越多,所以這個階段的孩子,像之前說的要有自由也要邊界。

然而在這個階段家長(特別是自身比較成功的家長)往往對孩子有不切實際期望,使孩子形成焦慮。過高的焦慮會導致失敗、膽怯、缺乏創造力、低水平的自信和自尊心。長期過高的要求導致相反的結果:拼命的去努力達到你的要求,長期高度緊張、不斷奮鬥會出現身心疾病,限制孩子的想象探究行爲,還會過分要求他人,形成專制的人格,懲罰自己、懲罰別人。

另外,我們要理解孩子。因爲孩子有時候的一些表現是他在這個發展階段的正常表現。

比如孩子說髒話,四五歲的孩子有時候會說一些“髒話”屎、大便、小便之類的話。其實這可能他們在練習語言,我們把這個階段叫做以說髒話爲樂趣。比如這樣一句話"我撒泡尿就把你衝到廁所裏"是中班孩子在遊戲中吵架說出的。但這一句話裏包含了條件的判斷,結果的呈現,還有把字句的應用,是非常複雜的一個句子,如果你硬讓他去造這麼一個句子就難了,中班孩子的語言發展水平是做不到的。可是他在說“髒話”逗樂子的過程中做到了。這個階段會過去的,我的經驗就是在公共場合管一下孩子,但私下裏從來不去說。

家長所有的做法都來自於自身的判斷,我們的判斷又來自我們的思維。所以爸爸媽媽要了解一些孩子成長的規律,才能夠去指導自己,有意識地告訴自己怎麼做。

2、重視童年經驗

童年很快,當我們埋怨孩子做不好的時候,在你的埋怨聲中他就一點點長大了。童年的經驗有我們理解的也有我們不理解的。

這幅畫是畫家高更的名作《兩位塔希提婦女》。孩子們看到這幅畫的時候,開始不好意思,跟成人反應一樣。

呈現給孩子這幅畫的是非常有名的教育家李躍兒老師,她引導他們:你們看一看這個奶糕糕(她是寧夏人)像不像她手上端着的櫻桃?孩子們就開始觀察:像!那她美不美?美!這樣,老師一下子就把孩子們的思維引入到一個欣賞美、鑑別美的高雅階段,這是非常正面的引導。

然後孩子們就開始討論了,爲什麼不穿上衣?因爲塔希提島上非常熱,婦女在勞作時會脫掉衣服,就像我們擼擼袖子幹活一樣正常。有時候大人的環境給孩子的一些東西並不是正面的,反而限制了他們的思維。而李老師卻做了一次非常成功的性教育,性教育就是愛的教育,讓孩子學會愛,去欣賞、愛他們的媽媽,在這個過程中昇華到更高級的情感。

如果一個孩子在童年遇到這樣一位老師,聽過這樣一個關於高更名作的解析,是不是孩子的想法就會更陽光?

有個故事叫做“世界上最漂亮的坎肩”,是法國精神分析學家做的一個案例。

這個孩子9歲了,是個雙眸黝黑黝黑的男孩子。他哭泣着,眼中的淚水將他的雙眼變得憂鬱。他的母親三言兩語的介紹了爲什麼要來這裏做諮詢:孩子在學校裏不努力,其實他特別的聰明。不過孩子成績不好的時候,爸爸就會揍他打他,總是很粗暴。她和丈夫三年前就分手了,也就是孩子6歲的時候,爸媽離婚了。

聽完諮詢師就說:我和你兒子單獨談一下。他把孩子叫到身邊,把他的椅子向自己的身邊拉了拉,這個孩子淚流得更多了。諮詢師問他爲什麼這麼傷心,孩子告訴他當然是怕他的爸爸對他的成績不滿意。但這並不是最痛苦的,真正的痛苦是(他最後說了出來)他的爺爺死了,他是最好最可愛的爺爺。

孩子對爺爺的愛讓諮詢師感動,便問他:這麼可愛的爺爺過去是做什麼的?

孩子說:全世界的職業他都幹過。

那在所有的職業裏他最喜歡什麼呢?

裁縫!爺爺是全世界最棒的裁縫!他在我3歲的時候給我做了

一件坎肩,上面鑲了好多金子和寶石。在陽光下坎肩會閃閃發亮,這件坎肩我要一直保存下來,等我兒子3歲的時候我就送給他!

這個孩子的想法非同一般,在美好的過去和可能的將來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樑,把他爺爺的形象也保存下來了。聽完孩子說的話,諮詢師的眼眶也溼潤了。因爲能夠想象,雖然爸爸對他很兇暴,後來也走了。但因爲有爺爺在身邊,他覺得放心多了,況且爺爺還那麼疼愛他。爺爺的死使他心慌意亂,非常害怕失去美好的前景。這個長着一雙黑眼睛的小男孩所面臨的是雙重損失。家庭破裂和爺爺沒了,這種脆弱的心理恐懼從天而降,對他的學習當然有影響。

但這個諮詢師卻不擔心這對孩子將來有什麼影響,因爲這孩子內心經歷過如此豐富多彩、富有詩意的過去,可以毫不猶豫的說他將來一定會有美好的前途。

幾天之後諮詢師和孩子的父親談了孩子有這個困難,爸爸也表示願意改變並身體力行。後來孩子的成績就提上來了。慢慢的,在和這個孩子談話中,他說起他的爺爺、說起他學習上的困難。而諮詢師告訴他,去愛自己所喜歡的事情,去關心自己感興趣的事情。現在學習不好,就講講學習好的時候發生的事情,諮詢師引起的全部是孩子正面的經驗。

最後這個小男孩對諮詢師(諮詢師年齡很大)說:爺爺,我跟你說句知心話!以前我一直想當裁縫,就像我爺爺那樣。現在我相信,我將來會當一個兒童精神科的醫生!

所以,3~6歲甚至更大的時候,我們要給孩子這樣的正面的角色。如果家庭裏有,那孩子很幸運,如果我們的學校或幼兒園碰到了,也要珍惜。如果條件都不理想,你就幫他找一個這樣的人。讓孩子去靠近他們,受他們的影響和正面的引導。

3、充分的認識每一發展階段的重要性

我曾經在北京看到一個巴學園畢業後的家長,她的孩子和我的孩子差不多大,畢業幾年了。這個家長在一本書裏寫出了一段經歷:

我曾經是一位糟糕的母親,不懂得兒童的世界,不懂教育。我跟家長、跟學校、跟老師一起折磨我的兒子。

記得有一次,我兒子沒有寫作業還撒了謊,被老師告狀,我捱了老師的訓。回來就問他,你爲什麼不好好學習,爲什麼不做作業。孩子不吭聲,然後我跟我的先生一起把兒子趕出了家門,說不要他了。你們知道孩子最恐懼的是什麼嗎?就是不要他了。這意味着他和你之間的聯繫斷掉了,他很相信這一點。孩子當時死死地拉着門把手,兩個人一個拉一個摳他的手,直到把他推出門外。現在我腦袋裏還時不時浮現出兒子絕望的眼神。

我的兒子先天身體不太好,6歲的時候就像4歲的孩子一樣,表現不是很好,上課不注意聽講,自己不穿衣服。可是我們不懂,就跟着一起以不正確的方式教育孩子。

後來有一次幼兒園老師說兒子上課不看黑板,怎麼說也不聽。讓我到醫院檢查一下,看看是不是腦子有問題。我絕望的不得了,騎着車子差一點讓汽車撞了。回到家抓着他的胳膊,邊搖邊喊:你爲什麼不看黑板?他說,老師不讓我動糖。

現在想起來,是這個老師沒做對,她根本不懂兒童的發展。孩子午睡起來要發兩塊糖,平時在家裏面一般我們不讓孩子吃糖,怕吃壞了牙,所以他就覺得糖很珍貴。這個老師不讓孩子吃完糖再上課,結果把糖放在哪裏,孩子就會看哪裏。因爲孩子的記憶策略就是盯着看,如果孩子把他的寶貝放在袋子裏,他會經常性地瞄那個袋子,看看他的玩具或吃的還在不在。

這是3~6歲孩子的一種非常有效的記憶策略。所以兒子珍惜糖,就要看,要記住,根本忍不住。幼兒園桌子並不像學校那樣擺着,要使兒子看黑板,桌子就看不到了,說不定聽完課他的糖就被其他孩子拿走了,他很擔心。既然老師不讓動,他就用眼睛盯着,這其實是一種智慧的表現。但是當時的我意識不到,還打他。等上小學後,老師告狀告的更厲害了,回家後我就對着孩子大喊大叫,我的柔情以鋼鐵一樣的形式顯示出來。

有一次接孩子回家,自行車座椅的後面帶着他。那天孩子不舒服,有大便卻不敢說,就大便到褲子裏。大冬天就帶着大便從幼兒園一直到家裏,回到家以後我一看他怎麼不對勁,又很臭,一看是大便到身上了不說。當時我就哭了,我把孩子教育成什麼了,這不就是個小傻子嗎?

後來她讓孩子休學一年,在13歲的時候休學。讓這個孩子從3歲開始重新來過,像3歲一樣在地上爬,把玩具弄得亂七八糟,可以抱着媽媽發嗲。就是把所有3~6歲應該給孩子的東西全部滿足他,給他充分的自由和尊重。你們能想象一個13歲的孩子,半大小夥子爬在地上說媽媽我要喝奶嗎?可是這個階段必須的去重新經歷。經過這一年,孩子整個的智慧和情緒發展、社會交往提到了10歲11歲。

講到這裏我們發現關鍵在於要給孩子每個階段最充分的教養。對孩子的情緒感受,如果你是接受的,是願意去傾聽的,那麼你就會接納他、疏導他、給他建立一個合適的表達方式;如果你是反對的,我就不聽你講,閉嘴你別說了我來說,孩子就會迴避和壓抑。兒童對待父母的發怒,不能用理性來判斷,而是選擇壓抑。反抗、怯懦、撒謊、出格的行爲、沒有明顯理由的哭鬧、失眠和過度的驚恐等等都可能是壓抑的表現。所以如果你的孩子今天有失眠、過度的驚恐、撒謊、沒有理由的哭鬧,你就要倒過來想一想,他遇到了什麼事兒?

4、關心幼兒人際關係,適當給予幫助

孩子之間朋友關係非常重要,我們來看一個遊戲。下面這部影片就叫做《小人國》,拍的就是李躍兒巴學園的真實的故事,導演是北京師範大學的張同道教授。他們用整整兩年的時間來拍孩子。我們來看其中16’20’’的這個遊戲,體會一下游戲對孩子的療傷效果。

如果我們用精神分析來分析,這裏體現了大量的本我。

比如班級之間沒有界限,有封閉的圓環,可以隨便跑,一個孩子9:10到9:30二十分鐘的時間就跑了6000米。他不是在完成身體鍛鍊,而是在遊戲,遊戲的過程中把本我釋放出來。

在這個幼兒園裏,孩子們不需要幫老師搭教室的牆,他們在那裏鑽,在那裏推。

在建築中可以隨意的探險,也有碰頭,也有嘗試危險的時候,老師卻沒有去訓練他們,也不控制他們,就把他們放在樓頂像羊羣一樣跑來跑去。

如果孩子不想聽就可以走,走了以後他還會回來,因爲這個樓是圓的。

李躍兒老師的教育裏也有一句話:如果我的孩子想在教室裏他就在教室裏,不想在教室裏他就可以出去,他一會還會回來的。我們聽着像是一個玩笑話,但針對孩子是我們尊重了他的本我,讓孩子充分的釋放、體驗了本我的需求,那麼他才能夠知道邊界是什麼,自我才能夠調節。

所以我們一味地告訴孩子,效果不如他去體驗。自我的能力怎麼建構?首先就要讓孩子去了解自己的需要。我要什麼,我餓了要吃飯;今天學習累了要出去玩一會......他能夠直接的告訴爸爸媽媽,我今天不想去補習班了,因爲身體不舒服。這時候爸爸媽媽說:好,如果不是發燒,你能不能堅持?這是跟孩子去討論、商量的過程。因爲他提出來的要求是他本我的需求,應該被知道。所以這個幼兒園的理念,爲什麼讓孩子們那麼的開心?就是讓孩子有大量的機會去釋放本我,讓自我感受到調節。我要主動的離開,玩夠了再主動回來。當然,這裏有沒有規矩?是肯定有的。只不過他的介紹裏我們聽到的很少。

結語

家長要先做思想的巨人,看不同的書,讓自己的想法多起來。然後把它踐行在自己教育中,同時在這個過程裏培養了自己,也培養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