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營養食譜 > 百科知識 > 寶寶發燒生病突發意外怎麼辦

寶寶發燒生病突發意外怎麼辦

來源:寶貝周    閱讀: 4.0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本書清楚歸納寶寶生病或受傷時的應對方法,包括常見疾病的處理、如何預防意外事故、就醫時必須注意的事項、生病期間與康復時的居家護理、疫苗接種,以及健康檢查等相關內容,並教你如何判別寶寶出現症狀時的觀察祕訣與處理技巧,從而得知何時該“在家觀察情況”,何時該“儘早帶去醫院就診”,以及何時什麼事都別做“馬上送醫治療”就對了。

    內容簡介

    《寶寶發燒生病突發意外怎麼辦》是由日本東京都立廣尾醫院小兒科主任原光彥醫師,根據自己十幾年臨牀經驗主編的關於小兒護理和急救的一本力作。在日本甫一上市就備受讀者追捧,各出版單位爭相搶奪中文圖書版權,最終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獲得中文圖書的唯一官方授權。

    本書清楚歸納寶寶生病或受傷時的應對方法,包括常見疾病的處理、如何預防意外事故、就醫時必須注意的事項、生病期間與康復時的居家護理、疫苗接種,以及健康檢查等相關內容,並教你如何判別寶寶出現症狀時的觀察祕訣與處理技巧,從而得知何時該“在家觀察情況”,何時該“儘早帶去醫院就診”,以及何時什麼事都別做“馬上送醫治療”就對了。

寶寶發燒生病突發意外怎麼辦

從哪些訊息能看出寶寶的身體狀況

六個檢查要點

爲了能儘早察覺寶寶生病的跡象,以利於及時接受適當的治療,請務必每天檢查寶寶的身體狀況。可以在寶寶洗澡、換尿布、玩耍時……仔細觀察其身體狀況和情緒等變化。

寶寶如果生病了,病情通常會快速發展,並且很容易擴散至全身,所以一旦察覺到異常,就要馬上採取適當的措施。

檢查要點① 臉色好不好

臉色蒼白時要注意。

寶寶臉色蒼白時,生病的可能性很大。如果眼神也變得朦朧,就要趕緊帶他去醫院檢查。

若臉色發紅,很可能是發燒。先量體溫,再仔細檢查身體各部位的狀況。有時候是因爲太熱纔會臉紅,這時應檢查寶寶的穿着是否過多、室內溫度是否過高。

檢查要點② 有沒有食慾

沒有食慾時要注意。

寶寶生病時,食慾通常會下降。因此,不好好喝奶,或是不想吃飯時,彆強迫他,而要仔細觀察寶寶的全身狀況。

檢查要點③ 心情好不好

寶寶身體不適會折騰人。

哄逗時不發笑或哭個不停,表示寶寶很可能已身體不適。應趕緊確認寶寶有沒有發燒、食慾好不好。還有,如果寶寶比平時更黏媽媽,也許就是因生病引起不適及不安。

檢查要點④ 呼吸狀況如何

呼哧呼哧喘氣時,要注意。

寶寶的呼吸道很窄,容易發生呼吸困難的情況。當寶寶呼哧呼哧喘氣或胸口窩呈現凹陷狀態時,可能是得了呼吸道疾病,應該帶寶寶去醫院接受診治。

檢查要點⑤ 大小便的次數、狀態如何

換尿布時,仔細觀察大小便的形狀和顏色。

寶寶生病時,如果腹瀉,大小便的顏色會和平時有所不同。平時就要仔細觀察寶寶大小便的情形,以掌握次數比平時多或者比平時少的情況,都有可能是生病的表現。

檢查要點⑥ 睡眠質量好不好

寶寶磨磨蹭蹭不睡覺、睡覺太多時要注意。

寶寶的入睡和睡眠時間因人而異,因此“和平時的狀態是否一樣”,是重要的判斷標準。平時很容易入睡的寶寶,現在卻出現磨磨蹭蹭不睡覺的情況,或是平時活潑好動不想睡覺,現在忽然變得嗜睡,都可能是寶寶身體出現了異常。

關鍵時刻也能放心

寶寶急救箱

寶寶身體不適時或者受傷時,適當的急救措施、居家護理也很重要。提前準備好急救時的必要物品吧。每2至3個月要檢查一次急救箱,確認其中是否有物品已經過期或已用完。另外,爲了預防寶寶拿來玩耍,最好放在寶寶夠不到的地方。

①嬰兒潤膚油

保護皮膚,避免乾燥。幫寶寶灌腸或取出耳內異物時,用棉花棒沾上一點潤膚油擦拭,比較不會傷害到皮膚,(也可以用橄欖油來代替)。

②鑷子、剪刀

鑷子可以取出進入耳裏的異物、扎進皮膚的小刺或蟲子的毒刺等;剪刀則可以剪掉繃帶和紗布。

③棉花棒

可以用來掏耳朵,也可以用來取出進入眼睛或耳裏的異物,還可在便祕需要灌腸時使用。如果同時準備好細棉花棒和粗棉花棒,就更能根據情況作適當的運用。

④小手電筒

眼睛、鼻子、耳朵有異常或有異物進入時,用它能很方便的看到裏面的狀況。小蟲飛入耳朵時,有時只要用小手電筒照一下去,它就會朝着光源飛出來。

創可貼

除了纏上紗布保護傷口之外,還可以使用創可貼,它可以在傷口流出的滲出液作用下提高傷口自然癒合力。最好多準備出幾種大小不同的類型。

⑥膠帶

受傷流血等情況,固定紗布或繃帶時可以使用。

⑦紗布、脫脂棉

用於傷口消毒、保護傷口等情況以及用於清除進入眼睛的髒東西等。爲了不使其弄髒或沾染上灰塵,最好放在盒子裏或者袋子裏保管。

⑧繃帶

受傷時除了可以固定紗布之外,也是骨折時進行急救處置的必需品。最好多準備幾種寬度不同的類型。如果備有筒狀的網格狀繃帶也會有所幫助。

⑨軟膏

溼疹時、蚊蟲叮咬時等情況,可以用來保護皮膚,最好多準備幾支。基本原則是放入冰箱內保管。如果使用了不符合症狀的軟膏,可能會導致情況惡化,所以使用時要格外小心。

⑩灌腸

通過按摩、運動和改善飲食生活等仍不能消除便祕時可以使用。一定要準備嬰兒專用的灌腸藥。

⑾藥

基本原則是按照疾病和症狀,使用當次在醫院開的藥。像支氣管哮喘這樣需要長期管理,緊急情況下需要服用的藥品,要家中常備。

⑿體溫計

一般是準備短時間內即可測量完畢的電子體溫計,但是水銀類型的也可以。相比通過耳朵來測量體溫,還是夾在腋下的方法更爲準確。。使用後要擦乾淨,保持清潔。

記錄寶寶日記吧

爲了察覺寶寶身體狀況的變化,必須確實把握寶寶正常時的狀態,建議您記錄寶寶日記。不用每天寫也可以,記錄下寶寶的健康狀況和成長日記吧!

○月1日

寶寶第一次翻身!

○月3日

好像有點感冒?

體溫:37.1℃

大便:有點稀

顏色:有點發紅

○月4日

○月10日

○月12日

每週2-3次,記錄下寶寶的健康狀況

除了記錄餵奶的次數和斷奶食品的內容外,凡是能瞭解到寶寶健康狀況的一切相關信息,如大小便的次數等,都要寫下來。一旦覺察到寶寶生病時,才能向醫生傳達正確信息。

另外,如果寫下“寶寶第一次翻身”這樣的成長記錄,在向醫生諮詢寶寶發育或身體不適的情況時,也會有所幫助。建議每週2~3次,寫下寶寶重要的成長記錄吧!

日記裏要記錄的內容

健康的時候:

·大小便的狀態、次數

·母乳、奶粉的量和次數

·食譜、量、次數

·體重等、發育的記錄

·起牀時間等、一天的生活節奏等

身體不好的時候:

·體溫的變化

·咳嗽、鼻水、嘔吐、腹瀉等症狀

·餵奶、飯量和次數

·大小便的狀態、次數

·吃藥的時間等

按症狀·寶寶易得疾病及應對方法

媽媽心裏擔心的症狀——這樣是生病了嗎

發燒、劇烈咳嗽嘔吐等症狀都是寶寶經常發生的情況。但是,自己以爲“好像是感冒”的症狀,也許會是寶寶得重病的徵兆。如果簡單做出判斷,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後果。爲了在寶寶突發疾病時能夠做出妥當的判斷,提前來了解下按症狀能考慮到的疾病及正確的護理方法吧!

1、發燒的時候

寶寶之所以會發燒,基本上都是由於病毒感染引起的。寶寶發高燒的時候,媽媽不由得就會變得慌慌張張,但是一定要讓自己冷靜下來,才能好好地照顧寶寶。

發燒,未必就是重病

寶寶發高燒時,家長首先擔心的是——寶寶是不是得了重病?雖說發燒也未必就是重病。

有時發燒如中暑,是來自外面的熱量使得體溫調節失衡時纔會發生。僅僅是發燒的話,不會對腦部造成影響,除非出現高熱抽搐。

發燒時不用勉強降體溫

發燒是身體爲了抵抗疾病的正常反應。感染引起發燒時,身體爲抵禦細菌病毒會產生抗體。

也就是說,抗體的數量增多了,病也就慢慢治好了。而且,下次即使被同樣的細菌病毒感染,身體也不會敗給它,而是會變得愈來愈強壯。

如果一味地想辦法降溫,反而會掩蓋病情,影響診治。

即使在夜裏,也要馬上去醫院的情況

·嬰兒不滿三個月的情況;

·陷入呼吸困難狀態;

·臉色不好,軟弱無力;

·引發痙攣;

·哭得樣子很奇怪。

在門診時間內到醫院去的情況

·出疹子;

·流鼻涕、咳嗽;

·心裏介意的其它症狀;

·沒有食慾;

·心情不好;

可以在家觀察的情況

·發燒之外,沒有其它症狀;

·心情很好,面帶笑容;

·有食慾。

痙攣時應該考慮到的疾病

代謝異常,藥物的副作用等引起的    其它的疾病

原因可能是低鈣血癥、先天性代謝異常(半乳糖血症、苯酮尿等),以及藥物的副作用等;也可能是頭部遭受碰撞等原因所引起。

沒有發燒卻產生痙攣    癲癇

腦神經細胞由於某種刺激而興奮,突然喪失意識,引發痙攣。有時還會恍恍惚惚就停止了動作。反覆出現痙攣時,要格外注意。

嚎啕大哭導致呼吸困難    驚風

又稱“憤怒性痙攣”。大哭或受驚時,由於呼吸停止而引發痙攣。這不是病,不需要擔心。很容易發生在神經過敏的孩子身上。

發生在發燒的時候    熱性痙攣

由於感冒等原因,如果高燒超過38℃以上容易發生痙攣。很多時候,剛開始發燒時也會引發痙攣。如果是單純性痙攣,只要安靜觀察寶寶的情形就沒有問題。

新生兒期內發生,腦部的發育障礙    腦性麻痹

由腦部發育障礙所引起,出現運動機能、智力障礙等疾病。特徵是痙攣、身體嚴重彎曲、脖子挺不起來等。必須儘早發現及就醫。

發高燒,精疲力盡    腦膜炎

覆蓋腦和脊髓的腦脊膜發炎引起的疾病。大多數是由於細菌和病毒感染。發燒後寶寶會精疲力盡,大部分會伴隨嘔吐症狀。必須火速帶去醫院就診。

伴有發燒和嘔吐    腦炎·腦病

由病毒或細菌感染腦部引起的發炎。有發燒、嘔吐等症狀,病情發展下去,會產生意識障礙。必須火速帶去醫院就診。

體溫管理和調節的要點

要點1   開始發燒時不要慌張,應做好護理

寶寶剛開始發燒時,手腳會變涼,身體則可能會因爲感到寒冷而發抖。此時,不要慌張,應先確認寶寶的意識是否清醒。不要用毛毯、暖氣等取暖,在正常的溫度下讓寶寶入睡即可。

有沒有其他的症狀?關鍵是看有沒有發疹

如果是出生不滿三個月的寶寶發燒了,必須馬上帶寶寶去醫院就診。

如果是出生滿三個月的寶寶發燒了,必須仔細地觀察除了發燒之外,寶寶還有什麼症狀。

寶寶第一次發燒時,發生率最高的疾病是“幼兒急疹”。這種疾病在寶寶出生後4~6個月時很容易發生,特徵是高熱退後,身體發疹,要根據症狀的變化來判斷。

要點2   退燒後,別穿太多衣服保持涼爽

出汗、臉頰發紅,都是退熱的證明。此時少穿一點衣服,在涼爽的狀態下寶寶會比較舒適。可以打開窗戶,或把室內空調稍微調低一些,保持適當的溫度。也可以使用散熱毯和冰袋。

要點3   不要過度使用退燒藥

在寶寶發高熱不喝母乳或奶粉或不睡覺時,通常家人會給他使用退熱藥,但是要避免亂用。另外,散熱毯和冰袋也只是讓寶寶能睡得舒服一些,不能期待它們會有很強的退熱作用。

退燒藥、散熱用品的正確使用方法

·退燒藥  使用的標準是發燒38.5度以上。基本原則是使用醫生開具的處方。使用1次後,下次要間隔8小時以上才能使用。

·散熱毯  如果散熱毯堵住了寶寶的鼻子和嘴巴,會有窒息的危險,因此使用時要隨時留心寶寶的安全。

·冰  枕  直接使用冰袋或冰枕,太過冰涼,寶寶可能不喜歡,最好裹上毛巾後再使用。

寶寶發燒日常護理的要點

要點1:讓寶寶攝入充足的水分,以防脫水

由於發燒或出汗,會造成體內的水分大量流失,爲防止脫水症狀的產生,要補充足夠的水分。麥茶、涼開水以及嬰兒喝的電解質飲料等,讓寶寶想喝多少就喝多少。

要點2:頻繁的爲寶寶擦汗,更換貼身衣物

發燒時會大量流汗,要頻繁地用擰乾的溫毛巾爲寶寶擦拭身體,並更換寶寶的貼身衣物。如果放任寶寶流汗不管,可能會起痱子,甚至造成尿布溼疹,要特別注意。

要點3:寶寶不想吃的時候就別餵了,應喂口感好的食物

寶寶想喝多少母乳或奶粉就喝多少。如果寶寶不想吃,則不用勉強餵食。當寶寶食慾好時,則可以減少一次餵食的分量,而採取少量多喂幾次的方式。

爲發燒的寶寶推薦的菜單

·涼羹  ·粥  ·涼的蒸雞蛋羹  ·涼麪  ·涼拌豆腐 ·冰淇淋

○含有大量水分;

○讓寶寶感到涼爽,口感好;

○含有豐富的維他命和蛋白質。

如何正確測量體溫

在家裏測量體溫時,最準確的是使用夾在腋下測量的水銀式體溫計。先擦乾腋下的汗,然後將體溫計頂端夾在腋下的中心位置,讓體溫計的後端稍微向上翹起。抱着寶寶或把寶寶放在膝蓋上,記得要抱緊,不要讓體溫計有所鬆動。?

如果是使用水銀式體溫計,大約要等五分鐘左右;如果是使用電子式體溫計,則必須在按下測量鍵後,靜靜地等到“嗶”聲響起爲止。

發燒時應該考慮到的疾病

沒有發疹的情況

伴隨有嘔吐和劇烈頭痛    腦膜炎

腦膜炎是覆蓋腦與脊髓的腦脊膜被病毒和細菌感染所致。特徵是有發燒、嘔吐、頭痛等症狀,以及從頭頂到頭後頸項部發硬。必須住院進行治療。

出現和感冒相似的症狀    流行性感冒

由流感病毒感染引發的疾病。除了服用抗病毒藥物之外,爲了避免引發肺炎等二次感染,有時必須使用抗生素。居家護理以保持安靜最爲重要。

舌頭上佈滿了細小粒狀物並呈現粉紅色    鏈球菌感染

由A 組β-溶血性鏈球菌(化膿性鏈球菌)感染咽喉引發的疾病。突然發高燒,扁桃腺發腫,舌頭鮮紅而且佈滿小疙瘩。必須使用抗生素來治療。

從耳朵下方到臉頰、下巴發腫    流行性腮腺炎

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感染所引起,從耳朵下方到臉頰、下巴發腫,並伴隨劇烈疼痛。其治療的關鍵是靜養,緩解症狀。飲食上儘量吃柔軟的食物。

出現發燒的情況時,多半是這種病    感冒症候羣

病因是病毒感染。根據病毒的不同,症狀也有所差異,多數表現爲發燒、咳嗽、打噴嚏、流鼻涕、食慾不振等。基本上在家中護理3~5天即可痊癒。

特徵是高燒,有時會有小便混濁現象    尿路感染症

病因是由腎臟、輸尿管、膀胱、尿道中某一種細菌感染引起,患者多爲男孩。症狀表現爲發燒、食慾不振、嘔吐、腹瀉等,有時會有小便混濁現象。必須使用抗生素治療。

喉嚨腫且疼得厲害    扁桃體炎

喉嚨深處的扁桃腺被細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發炎。喉嚨疼得厲害,有時還伴隨高燒,必須使用抗生素等藥物進行治療。飲食上最好吃些滑溜好下嚥的食物。

感冒後容易得的病    中耳炎

感冒時,鼻子、嗓子的細菌、病毒進入中耳,引發的炎症。伴有發燒、耳痛等症狀。要用抗生素和解熱鎮痛藥來進行治療。

有發疹的情況

病毒引起的熱傷風    游泳池病毒熱

由腺病毒感染引發的疾病。症狀表現爲高熱,並且伴隨喉嚨疼痛、眼睛充血、頭痛、腹痛、腹瀉等。最重要的是要靜養和抗病毒治療,並且預防傳染給別人。

感冒和流感引發的狀況    支氣管炎·肺炎

感冒和流感嚴重時,導致支氣管和肺部細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細支氣管炎還可能會引發呼吸困難,必須使用抗生素等藥物進行治療。

紅色的水皰狀顆粒物蔓延    水痘

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疾病。其症狀表現爲發燒、全身長出水皰,奇癢無比。發疹初期是小水泡,變成瘡痂乾枯時就好了。

出疹、流鼻涕、咳嗽    麻疹

由麻疹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起初症狀很像感冒,口腔黏膜會出現小白斑。一旦退燒,如果再次反覆發燒,全身就會發疹。靜養最爲重要。

退燒後出現紅色的小疹子    幼兒急疹

由人類皰疹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疾病。突然發高熱,但是不咳嗽,也不流鼻涕。3~4天會退燒,之後腹部和背部會發疹。抗病毒治療,宜靜養,並補充足夠的水分。

喉嚨出現小水泡    皰疹性咽峽炎

感染庫克薩基A型病毒後發病。症狀是高燒伴隨喉嚨疼,喉嚨的深處會出現紅疹和小水泡。由於飲水困難,要預防脫水症狀的發生。

全身發疹,3天左右治癒    德國麻疹(三日麻疹)

由德國麻疹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發燒時伴隨全身發紅色疹子,耳朵後方的淋巴結腫大。在發疹後3至4天即可痊癒,抗病毒治療,靜養是關鍵。

持續高熱5天以上,發疹並且眼睛充血    川崎病(皮膚黏膜淋巴結綜合徵)

病因不明。症狀表現爲持續高熱、眼睛充血、嘴脣紅腫,全身發疹,手腳浮腫有紅斑,必須住院進行治療。有時還可能會留下心臟方面問題的後遺症。

痙攣時正確的應對方法

① 解開衣服側躺

把寶寶移到寬敞的地方,讓他側躺着睡。不要在寶寶口中放入任何東西,密切觀察情形,並注意過了多久時間。

讓寶寶的臉部朝向一側,或整個身體都側過來入睡;

用手觸摸檢查胸部和腹部熱不熱;

鬆開衣服和尿布,讓寶寶舒服地呼吸;

如果過了5分鐘還沒有恢復意識……

② 叫救護車,或開車帶寶寶去醫院就診

如果過了5分鐘,寶寶還沒有恢復意識,就趕緊叫救護車。當寶寶發生反覆痙攣,伴隨嘔吐或撞到頭部時,要火速帶去醫院就診。

從嘔吐方式就可以知道嘔吐的原因及嚴重程度

類型1 從嘴巴兩側滴滴答答地流出來

原因是母乳、奶粉喝得太多

發生在喝完奶粉之後。原因是不能順利打嗝,喝得太多。如果寶寶心情好,體重也順利增加,那就沒有必要擔心。

類型2 一下子猛然吐出來

無法順利打嗝,在呼氣的同時吐奶

餵奶後,寶寶無法順利打嗝,在呼氣的同時吐奶。通常發生在大哭或劇烈咳嗽時。如果吐出的東西中混有血跡,要馬上帶去醫院接受診治。

類型3 像噴水一樣猛然吐出來

患胃部疾病的可能性很大

肥厚性幽門狹窄,可能是胃部出口太窄的原因。即使是喝奶粉,也由於很難通過胃部下方的十二指腸進入腸道,所以會吐出來。如果是因爲長期嘔吐導致營養不良而體重不增加,請馬上到醫院接受診治。

別對寶寶不耐煩!要悉心呵護

每次寶寶吐的時候,媽媽會因爲“怎麼又吐了”而心裏覺得煩躁,並擺出不耐煩的表情,這樣不好。

雖然寶寶吐完之後的清理工作,以及爲寶寶換衣服等事情比較麻煩,但請媽媽不要表現出不耐煩,更不要發火。因爲寶寶對媽媽的態度很敏感,以免轉化爲寶寶的壓力,而導致其再次嘔吐。可以抱着寶寶安撫一下,降低他的不安感,並悉心照顧喔!

防止嘔吐引發的事故,讓身體變得舒服的護理方法

要點1 把嘴巴周圍擦乾淨

爲了預防寶寶再次感到噁心、有想吐的感覺,要用擰乾的紗布等把嘴巴周圍擦乾淨。

要點2 讓寶寶側躺着入睡

不能讓寶寶臉部朝上躺着,否則可能會被吐出來的東西堵住口鼻,引起窒息或導致呼吸困難,所以要讓寶寶側躺着睡。

要點3 鬆開衣服和尿布

爲了讓寶寶舒服放鬆地呼吸,要把衣服和尿布鬆開。

要點4 頻繁地更換牀單和衣服

如果吐出的東西沾染到牀單或者衣服上,噁心的氣味很可能再次讓寶寶嘔吐。因此,弄髒的時候就換掉吧!

預防吐出來的東西堵在喉嚨裏

如果臉部朝上睡,那麼寶寶吐出來的東西,有可能會堵在呼吸道,有引起窒息的危險。必須趕緊讓寶寶側躺着,切勿讓吐出來的東西堵在喉嚨裏。

寶寶口中如果有嘔吐的殘留物,很可能在哭的時候進入呼吸道,引起呼吸困難,如果情況允許,可在手指纏上紗布,把寶寶口中的殘留物清除乾淨。

注意!若強硬地把手指伸進寶寶口中,寶寶可能會感到噁心,因此必須輕輕地、緩緩地將手放進去。

吐後要慢慢抱起寶寶,待寶寶平靜之後再進食

在寶寶嘔吐後,要幫他換好衣服,將嘔吐物收拾乾淨,然後將寶寶抱起來,直到他恢復平靜。由於嘔吐可能會讓寶寶受到驚嚇,因此要好好安慰,使其放心。

關於寶寶接下來的進食問題,建議要隔一段時間,等待寶寶平靜後再餵食。吐奶之後先不要餵食,因爲馬上再次進食,寶寶很可能又會吐出來,這也是引起嘔吐的原因之一。

嘔吐時應該考慮到的疾病

吃完就吐,經常發疹    食物中毒

對特定食物產生的過敏反應。從吃完後到發病大約2小時之間。出現嘔吐、腹瀉、發疹及嘴脣發腫、發癢等症狀。如果出現呼吸困難,要火速帶去醫院就診。

出現咳嗽、流鼻涕、發熱等症狀    感冒症候羣

由腺病毒、冠狀病毒等感染引起的疾病。會伴隨咳嗽、打噴嚏、流鼻涕以及發燒等症狀。要好好靜養,如果不引起脫水的症狀,3至5天即可治癒。

好發於秋冬季,伴隨腹瀉、發燒症狀    輪狀病毒胃腸炎

由輪狀病毒感染引起的胃腸炎。好發於11月至5月左右。除了嘔吐之外,還伴隨腹瀉和發燒。很容易導致脫水的症狀,所以要留心補充足夠的水分。

臉色不好,哭得很厲害    腸套疊症

一段腸管套入與其相連的腸腔內。被壓迫的部分一旦壞死,就有可能引起腹膜炎。如果出現嘔吐、劇烈腹痛、血便等症狀,要火速帶去醫院就診。

腹部腫脹,疼痛嘔吐    腸梗阻

由腸的麻痹、感染等原因引起腸道的一部分堵塞,使得進入腸道的東西不能順利通過。特徵是肚脹、嘔吐,寶寶由於腹痛哭得很厲害,必須立刻接受治療。

像噴水那樣,把母乳或奶粉吐出來    肥厚性幽門狹窄

作爲胃部出口的幽門處肌肉,天生肥厚,導致吃喝東西的通道狹窄。特徵是每次餵奶的時候,寶寶會像噴水一樣往外吐,必須趕緊帶去醫院就診。

伴隨發燒,還會出現痙攣和意識障礙的症狀    腦膜炎

覆蓋腦和脊髓的腦脊膜被病毒或細菌感染引起的疾病。特徵是發燒、嘔吐、頭痛等症狀,以及頸部會變得僵直。必須立刻住院進行治療。

劇烈咳嗽引起的嘔吐     細支氣管炎

由病毒感染,致使支氣管分支的細支氣管出現發炎所引發的疾病。如果出現了發燒、流鼻涕及凹陷呼吸(呼吸的時候,肋骨之間及肚臍凹陷下去)等症狀,必須帶去醫院檢查。

喝完奶後,滴滴答答地吐出來    胃食道返流

寶寶胃部入口的賁門處,肌肉發育不成熟,導致吃進去的東西返流吐了出來。注意!不要讓寶寶一次吃太多,也不要剛喂完奶就讓寶寶睡覺。若發生吐血的情況,必須帶去醫院診治。

由病毒或細菌感染引起的    腦炎、腦病

由於腦部發炎所引起的疾病。主要症狀是噁心、嘔吐、發燒、痙攣、意識障礙等。如果未及時發現,會留下運動障礙和智力障礙等後遺症。

劇烈咳嗽,呼吸困難    肺炎

一旦感染肺炎,會由於劇烈咳嗽而引起嘔吐。主要症狀是發燒、流鼻涕、凹陷呼吸等。全身狀況很容易惡化,所以要儘早帶去醫院就診。

身體乏力,沒有精神    肝炎

通過母嬰傳播等途徑而感染肝炎病毒所引起的疾病。伴沒有精神,發燒、嘔吐等症狀,若病情持續,會出現黃疸(眼白及身體等發黃),必須立刻帶去醫院就診。

吃喝得太多、藥物的副作用等    其它原因

除了吃得過多、喝得過多之外,藥物過敏、身體不適及受壓力等原因,也可能造成嘔吐。如果是劇烈的頭部撞擊所造成的嘔吐,即使沒有出血,也要火速帶去醫院就診。

如果嘔吐物混有血跡    新生兒黑糞

嘔吐物和排泄物混有血跡。除了可能有腸胃出血之外,嬰幼兒血液凝固的功能尚不成熟,會造成顱內出血,有時還會引發身體痙攣,必須儘早帶去醫院就診。

沙門氏菌及大腸桿菌等細菌感染    食物中毒

進食被細菌污染的食物後,在幾個小時至2天之內發病。出現嘔吐、腹瀉、血便、腹痛、發燒等症狀。必須馬上接受檢查,並用抗生素進行治療。

4、身體產生痙攣的時候

如果寶寶發生痙攣,怎麼辦呢?父母可能會因爲不知道該如何應對而猶豫不決。其實,高熱時伴隨痙攣,這對於腦部發育尚不成熟的寶寶來說,是常有的事。

先喘口氣,觀察5分鐘

身體產生痙攣(即抽搐)時,手腳會僵硬、發抖,或打哆嗦,身體也會變得僵直。有時候眼珠會朝上翻,臉色慘白。

家長此時最重要的是,不要驚慌失措。首先,冷靜下來,分清楚痙攣的類型(請參照右頁表)。基本上都是單純性熱性痙攣,所以短則數秒到5分鐘,長則15分鐘之內,症狀就會平復。

可以在家觀察的情況

·手腳發抖,但意識清醒,也能攝取水分,未出現其他的症狀;

·哭的時候才發作痙攣,不哭的時候就不發作。

在門診時間帶去醫院的情況

·在過去的一年裏曾發作過;

·和過去發作過的痙攣症狀完全一樣,家中備有預防痙攣的栓劑;

·高熱時伴隨的痙攣。

即使在夜裏,也要馬上帶去醫院的情況

·持續痙攣,超過5分鐘以上;

·發作過一次痙攣平息後再次發作;

·沒有發燒,但是身體出現痙攣;

·只有右半身或左半身,身體的一側發生痙攣。

搖晃或緊抱寶寶,都是錯誤的做法

寶寶的身體產生痙攣時,不能受到晃動,也不要爲了平復痙攣而緊緊抱住他。爲了不使寶寶受傷,要讓他在寬敞的地方靜靜入睡。嘔吐時,爲了避免嘔吐物堵塞呼吸道而窒息,最好讓寶寶側躺着入睡。

有些人擔心寶寶會咬到舌頭,便把手指或其他東西放入寶寶的口中,千萬別這麼做!因爲這樣反而會導致呼吸道堵塞,只要讓寶寶側躺着睡覺即可!

關於熱性痙攣,最重要的是區分出單純性或複雜性

單純性熱性痙攣的特徵

·全身痙攣,15分鐘以內會平復;

·平復後,手腳不會僵硬或僵直;

·沒有腦性麻痹或出生窒息等疾病。

數情況下,痙攣是暫時性的,沒必要擔心。

複雜性熱性痙攣的特徵

·持續15分鐘以上,24小時內發作2次以上;

·身體的一側或一部分產生痙攣;

·有腦性麻痹或出生窒息等疾病。

如果意識遲遲沒有恢復,有可能是得了重病,必須趕緊帶去醫院就診。

2、腹瀉的時候

寶寶的大便本來就很鬆軟,所以很容易腹瀉。即使是大便偏稀,只要寶寶的心情不錯,也能喝母乳或奶粉,就不用擔心。但是,要注意脫水症狀的發生。

寶寶大便偏稀,也可能是母乳或斷奶食品所造成

寶寶的大便本來就含有很多水分,偏稀。一般來說,和大人相比,大便次數也偏多。雖然一天會大便好幾次,但未必就是腹瀉。如何判斷是不是腹瀉,要視大便的水分是否比平時多而定。另外,隨着寶寶的成長,大便的形狀會有所變化,例如:母乳或奶粉喝得比平時多、吃了還沒吃習慣的斷奶食品……若不能正常消化所吃食物,常常會引起腹瀉。

可以在家觀察的情況

·除腹瀉之外,沒有其它明顯症狀;

·心情好,臉色也不錯;

·餵食斷奶食品的過渡期出現腹瀉。

在門診時間內到醫院去的情況

·除了腹瀉之外,寶寶還有發燒、咳嗽、嘔吐等症狀;

·身體發疹子;

·由於肚子難受,哭個不停。

如果伴隨發燒等症狀,便必須就醫

雖然寶寶發生腹瀉,但如果看起來有精神,心情不錯,也能喝母乳或奶粉時,那麼繼續觀察寶寶的情形即可。

如果除了腹瀉之外,還伴隨發燒、嘔吐、發疹、沒有精神、軟弱無力等症狀時,有可能是感染了細菌或病毒,一定要帶去醫院接受診治。此外,如果寶寶的嘴脣變得乾巴巴的,則可能是脫水的徵兆這種情況就要馬上帶去醫院就診。

去醫院前,要仔細觀察寶寶大便的顏色和形狀,並讓醫生知道。

即使在夜裏,也要馬上帶去醫院的情況

·排出帶血的、白色或黑色的大便;

·由於嘔吐,不能攝取足夠的水分;

·眼睛凹陷;

·皮膚不緊繃;

·嘴脣、舌頭髮幹;

·不排小便。

隨着寶寶的成長,大便會有這樣的區別

新生兒至出生後3個月

寶寶出生後,首次排出的是暗綠色黏糊糊的胎便,之後轉變爲金黃色、黃色、淺褐色、明綠色等。水分多且鬆軟。

出生後3至7個月

由水分多的大便轉變爲黏稠的泥狀大便。寶寶喝母乳的時期,大便會稍微鬆軟一些。剛開始吃斷奶食品時,大便有時也會發稀。

出生7個月以後

大便發硬,變爲褐色,慢慢和成人的大便相似,但是根據吃的食物不同,顏色和形狀也會產生變化。一歲半左右,基本上會變得和成人的大便一樣。

腹瀉時以及腹瀉後餵奶&進食的注意事項

要點1 奶粉可以根據需要適度沖淡以防脫水  母乳可以隨意喝

母乳可以讓寶寶想喝多少就喝多少。對於斷奶食品,如果寶寶沒有食慾,只喝母乳就夠了。但是,在某些情況下,必須把奶粉沖淡或必須諮詢醫生。

要點2 可以一餐不吃,但是必須喝水預防脫水症狀

如果連續腹瀉幾次,體內的水分會流失,很容易發生脫水症狀。要讓寶寶喝嬰兒專用的電解質飲料、麥茶、涼的白開水等,補充足夠的水分。果汁類的飲品不好消化,最好不要喝。

寶寶喝完就吐,無法通過飲水攝取足夠的水分時,就必須帶去醫院打點滴。

要點3 腹瀉症狀好轉後,要慢慢地吃一些固態食物

如果處在斷奶期,腹瀉的症狀有所好轉後,要慢慢地吃一些固態食物。例如:煮得很軟的麪條、粥,以及煮爛的蔬菜等,要讓寶寶逐漸吃一些熱呼呼的食物。

腹瀉時,不要勉強寶寶進食

寶寶腹瀉時,有時候會伴隨發燒、嘔吐等症狀,在這種情況下,沒有食慾是很正常的。

此時,不要勉強寶寶進食。另外,寶寶剛病癒的時候,胃口會比較好,這時要限制他們的食量,不可以毫無節制,必須慢慢增加他們吃飯的次數。最好一邊觀察大便的狀態,一邊給寶寶合理的飲食。

脫水症狀很危險!嘴脣、皮膚等發乾要注意

如果因爲腹瀉和嘔吐導致大量的水分流失,體內必需的鈉等電解質也會隨之流失。必須讓寶寶喝嬰兒專用的電解質飲料或蔬菜湯等,補充足夠的水分和電解質,以預防脫水症狀和電解質失調的發生。如果體內流失水分超過體重的10%,會導致意識模糊,甚至誘發痙攣。必須密切觀察寶寶的情形,看看嘴脣、皮膚、舌頭有沒有發乾,是否有精神,小便次數是否減少等症狀。

○推薦的飲食&飲品

·米粥   ·麪條   ·沒有輔料的蔬菜湯   ·蘋果汁   ·蘿蔔泥   ·嬰兒專用的電解質飲料   ·沖淡的醬湯

×儘量避開的飲食&飲品

·牛奶   ·油膩的食物   ·柑橘   ·未加工的蔬菜   ·肉   ·富含食物纖維的食物(菌類、燕麥片等)

寶寶胃部未發育成熟,發生嘔吐不要大驚小怪

寶寶的胃部和食道之間的管道很短,對於寶寶的身體來說,嘴巴、胃和食道基本上處於一條直線上。

而且,寶寶胃部入口(賁門)的肌肉尚未發育成熟,閉合狀況不太好,導致進入胃部的食物很容易被吐出來。

因此,即便寶寶只是打嗝、喝太多了或吃太多了,也可能馬上吐出來。此外,由於神經發育也尚未成熟,對於微小的刺激都會有所反應,如在大哭、劇烈咳嗽時,都會“哇”的一下就吐出來。

也就是說,寶寶本來就很容易吐。雖然吐了,但未必是寶寶的身體不好,所以不要大驚小怪。這時只須先幫寶寶清洗乾淨,再留意其後續狀況,若無特殊的情形發生,就不必太介意了。

寶寶喝得太多,是嘔吐的根源

有些媽媽一聽到寶寶哭了,就會認爲寶寶一定是餓了,便趕緊餵食母乳或奶粉。有時寶寶喝過奶後就不哭了,所以不知不覺便養成“一哭就餵奶”的習慣。

此外,有些人覺得寶寶嘔吐會導致營養不良,所以認爲要多喂點奶才行。

其實,這很明顯是因爲奶喝多了。

寶寶哭不一定都是肚子餓了,一味地餵奶,可能就是造成寶寶嘔吐的原因。

寶寶哭的時候,首先要抱起來,看看尿布該不該換,若還不需要換,且喝奶的時間也還沒到,可以試着陪寶寶玩耍。如果這樣做寶寶還是哭個不停,再考慮餵奶,以預防寶寶喝太多了。

如果一天吐了好幾次,必須帶去醫院就診

寶寶嘔吐的時候,首先要確認吐的方式,以及還有沒有別的症狀。如果只是吐完一次就馬上恢復精神,便沒必要擔心。在一小時內不要給寶寶進食,並密切觀察後續情形。

如果寶寶不僅嘔吐,還伴隨腹瀉、發燒、身體無力、沒有精神等症狀,且一天吐了好幾次,那麼很可能是得了某種疾病。請馬上找醫生診治。

寶寶之所以嘔吐,經常是由於病毒或細菌感染所引起的疾病。常見的情形是:由感冒、流感、輪狀病毒等引起的小兒嘔吐腹瀉症。

腹瀉時應該考慮到的疾病

大便顏色發白    輪狀病毒胃腸炎

由輪狀病毒感染引起的胃腸炎。由於好發於秋冬季,因此被稱爲“嬰幼兒秋冬季腹瀉”。感染之後很容易造成嘔吐和腹瀉,甚至會導致脫水症狀,要小心應對。

伴隨發燒、咳嗽、流鼻涕等症狀    感冒症候羣

由感冒病毒引起的腹瀉。不僅腹瀉、嘔吐,還伴有發燒、咳嗽、打噴嚏、流鼻涕等症狀。靜養3~5天即可治癒。

排出像草莓果凍那樣的血便    腸套疊症

一段腸管套入與其相連的腸腔內。如果病情發展轉變爲腹膜炎,就會有生命危險。症狀是排出果凍布丁狀的血便,同時伴隨嘔吐和劇烈腹痛。要火速送往醫院。

喝奶粉和乳製品引起的疾病    乳糖不耐症

病因是體內分解乳糖的酶不足,牛奶及乳製品在腸道內不能正常地分解,導致腹瀉和嘔吐。必須爲寶寶選擇不含乳糖的食品或乳糖已經分解完的牛奶等。

食用雞蛋、牛奶和大豆等食物時,身體有反應    食物過敏

吃進了導致過敏的食物,從進食到發病大約2小時左右,會出現嘔吐、腹瀉、發疹、舌頭腫、發癢等症狀。嚴重時還會引起呼吸困難,甚至導致休克。

除了食物之外,受到沙門氏菌等細菌感染    細菌性食物中毒

原因是細菌感染。除了腹瀉和嘔吐之外,還伴隨發燒。治療時,有些情況會使用抗生素。切勿隨便用止瀉藥,必須帶到醫院接受診治。

吃得太多、太涼,壓力等    其它的原因

如果母乳或奶粉喝得太多、吃得太多等也會馬上引起腹瀉。着涼、壓力等原因,也常常導致腹瀉。如果精神好、心情好就沒問題。

發高熱、全身狀況惡化    流行性感冒

由流感病毒感染引發的疾病。主要症狀表現爲高熱、流鼻涕、咳嗽及喉嚨疼等,如果是B型流感病毒造成,常常會伴隨嘔吐和腹瀉。

3、嘔吐的時候

寶寶會因爲不起眼的小事而嘔吐。嘔吐後如果沒有其他異常狀況,而且看起來很有精神,就不用擔心;如果看起來很難受,則根據嘔吐的情況不同,很可能和某些疾病有關係。

可以在家觀察的情況

·在劇烈咳嗽後嘔吐出來,之後不再咳嗽;

·在大哭之後嘔吐出來;

·從嘴巴兩側滴滴答答地流出來,但心情很好。

在門診時間帶去醫院的情況

·每次餵奶都會吐,體重持續增加,且心情很好;

·發燒、腹瀉等,伴隨其他症狀,比較有精神。

即使在夜裏,也要馬上帶去醫院的情況

·無法從嘴巴攝取水分;

·誘發痙攣;

·身體軟弱無力,臉色差;

·吐出來的東西摻雜着血跡;

·撞到頭部後吐了好幾次,身體無力;

·眼睛朦朧矓;

·皮膚沒有彈性;

·嘴脣、舌頭髮幹。

預防皮疹,保持寶寶屁股清潔的小竅門

方法1 在臉盆中洗坐浴

在稍大的臉盆中倒入溫水,爲寶寶洗屁股。可以使用清水,不一定要使用沐浴乳。洗完後,擦乾屁股,墊上尿布。

如果讓寶寶穿着上衣洗,要把衣服下襬捲起來,並用夾子固定好。

方法2 用溼毛巾擦

寶寶沒有足夠的精神坐浴時,可以使用擰乾的溼毛巾爲寶寶擦屁股。擦完後,要等屁股乾爽後再墊上尿布。

與市面上銷售的溼紙巾相比,使用擰乾的溼毛巾擦拭更不容易起皮疹。

腹瀉時,必須預防屁股潰爛

寶寶腹瀉的次數增多,屁股很容易弄髒,造成潰爛和發炎。必須保持屁股的清潔。如果寶寶心情不錯,可以爲寶寶進行坐浴;如果精神不佳,則可用擰乾的溼毛巾擦拭屁股;如果能站着,也可以進行淋浴。

溼紙巾在使用上的確是很方便,但如果使用過於頻繁,會導致皮膚變得粗糙,所以建議優先使用毛巾。

夜間可墊舊浴巾或牀單

寶寶腹瀉時,最重要的是要頻繁更換尿布。但是,換尿布時,大便有時會漏出來。特別是睡覺時,如果大便從尿布漏出來,會弄髒寢具。如果能事先墊上舊浴巾或牀單,即使是弄髒了,也很好清理。

通過管理飲食和注意衛生可有效預防腹瀉

奶粉衝好後一直放着,或奶瓶不衛生等,都會滋生細菌,引發細菌性食物中毒。做好的食物保存狀態不佳、砧板和餐具等器物的衛生狀況不好,也會導致細菌滋生。只要做好除菌和消毒工作,就能預防。此外,給寶寶腹瀉後換尿布或做完護理後,媽媽必須用肥皂仔細清洗雙手。

大便是很重要的診斷依據,就診時要帶去給醫生參考

寶寶發生腹瀉,被帶到醫院接受診治時,大便是非常重要的診斷材料。根據大便的顏色和形狀及其中摻雜的東西等,可以幫助醫生查明原因。

接受診治時,最好把尿布裝進塑膠袋裏,一併帶去。此外,也可以用數碼相機拍幾張相關的照片,帶去給醫生參考。

孕前飲食禁忌
飲食常識
美食文化
飲食調理
中醫養生
美食資訊
奶粉知識
四季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