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早教的目的究竟應該是什麼,越早知道越好!

早教的目的究竟應該是什麼,越早知道越好!

來源:寶貝周    閱讀: 6.3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早教”一詞的本意,並非是早早教育孩子的意思,而是指應該關注兒童在出生早期的各種發展。

第一個關鍵詞:腦發育

進行腦科學研究的科學家們近幾十年不斷揭示大腦發育的祕密:嬰兒在出生的頭兩年,是大腦體積、腦重增長速度最快的時期,神經元也正在進行快速地連接。這些研究成果,可以說是兒童早期發展理論的物質學基礎,“早教”的意義也在於此——人類大腦確實存在着發育敏感期。

早教的目的究竟應該是什麼,越早知道越好!

一張圖說明2歲前腦發育有多快

如果能在孩子2歲內,讓他的大腦發育得更好,做出的準備越多,就意味着他未來的學習能力、情緒發展、社會交往能力發展等都會更順利。而且,從社會經濟學角度上說,關注兒童早期腦發育,會產生出巨大的經濟價值和社會效益(這個後面會再解釋)。

但是,博士指出,關注兒童腦發育,並不是指早期的智力開發(比如弄個閃卡或者背唐詩啥的)!而是指讓孩子能夠在以下3個條件的融合下,在腦發育的敏感期內完成正常的腦發育。

條件1:充足的營養

要知道,人類的大腦是“耗能大戶”,吃進去的營養,很大一部分是因爲大腦的消耗被吸收掉了。這也就是說,如果孩子的營養不夠或者不合理,是會影響大腦發育的!所以可以看到近幾年來,在聯合國兒童幾經的早期發展項目中,都有涉及到兒童營養的部分。

提醒

在大部分城市家庭中,可能不太存在營養不夠的問題,但仍然需要注意營養的合理性。記住,營養過剩也是營養不良。

條件2:良好的環境

正常的家庭環境就是孩子生長髮育的良好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中,孩子大腦發育的活躍程度高,各種能力的發展也是最高的。陳學鋒博士還強調,良好的環境還指良好的心理狀態和情緒狀態。孩子只有情緒好,身體纔會對營養更具接納性。

提醒

一方面,咱們需要培養出心理健康的孩子,另一方面更要求您自己有穩定的心理狀態和情緒狀態,才能營造出良好氛圍的家庭環境。如果孩子生活在心理壓力較大的狀態下,就會降低對營養的吸收能力,包括對鐵和蛋白質的吸收。那麼此時提供再多的營養也是徒勞。

條件3:免受傷害

陳學鋒博士提到一些研究認爲,當嬰幼兒遭遇了暴力、虐待、忽視、長期飢餓等深度慢性和多重逆境的時候,會產生有害壓力。這些有害壓力會導致皮質醇的高分泌,限制嬰兒腦細胞的增殖,破壞健康,干擾學習能及行爲表現,從而破壞大腦的發育過程。那些被極度忽視的孩子,以及那些一直處於壓力應激狀態下、缺乏關愛的孩子,都會如此。

提醒

可能您覺得這個條件和自己無關。但實際上,在城市生活中,年輕父母可能在承受着更大的壓力。這些壓力於家庭中可能就會表現爲錯誤的育兒觀念,給孩子增加競爭壓力等,很難說這不是對孩子的一種無形傷害。

早教的目的究竟應該是什麼,越早知道越好! 第2張

充足合理的營養、良好的生活環境和免受傷害,大腦飛速發育的3個條件缺一不可

第二個關鍵詞:家庭

“家庭教育大家談”的核心就是家庭。在“早教”中,家庭要做的的確很多。但是,一個家庭有沒有把養育力氣使對地方,到底什麼纔是關愛孩子,怎樣評判一個家庭的養育或教育“有效”,還是有不少學問的。

迴應性養護

以孩子是主體,養育者能及時、準確地迴應孩子發出的信號,就是迴應性養護。從一開始對孩子對吃喝拉撒睡要求的迴應,但後面關注孩子的身心發展,陪伴孩子,和孩子玩耍等,都是迴應性養護的重要環節。

對孩子發出的信號及時迴應,不僅能滿足孩子,讓孩子具備安全感,其實更能幫助孩子很快構建大腦回路的信號,發展出更多的能力,探索性更強。一位加拿大育兒專家就發現:如果父母和孩子玩“躲貓貓”這種及時迴應孩子的遊戲,過不來多久,孩子就能從被動玩耍者變成遊戲的主導者——開始“逗你玩”。可見,迴應性養護的意義也許比我們想象得還要大!

早教的目的究竟應該是什麼,越早知道越好! 第3張

不過,想實現這樣的養護,可能是件“簡單又困難的事”。它不以養育者的學歷、收入、社會地位論高低。那些一邊陪着孩子,一邊還在想着壓力重重的工作或者情緒低落、失控的父母,可能很難及時、準確地迴應孩子發出的信號,甚至都無法正確解讀孩子發出的信號。

積極養育

也可以叫正向養育。是指這個家庭是否能做到真正意義上地尊重兒童,比如是否瞭解兒童身心發展規律,並遵從這樣的規律,有沒有從生命全程的角度來看待孩子的發展等;是否能“溫和而堅定”地給孩子制定規則;是否能真正的關愛孩子,滿足孩子深層次的心理需求;是否能給孩子情感上的支持等。

家庭遊戲

和孩子玩遊戲,不是買玩具!而且孩子喜歡的玩具,很可能並不是什麼昂貴的東西,只是一把鏟子,一個能敲響的塑料杯子等,重要的是和孩子一起玩。

家庭遊戲的目的是給孩子豐富的家庭環境,激發出孩子玩耍的本能,給孩子更多的探索空間,讓孩子能在遊戲中發展語言,發展運動能力,發展想象力、創造力等。

自測:看看你的家庭“達標”了沒?

只有達標的家庭,才能真正實現對孩子進行有效的“早教”。

早教的目的究竟應該是什麼,越早知道越好! 第4張

“早教”需要綜合力量

想讓一個孩子獲得良好的早期發展和未來的發展,必須依靠綜合的力量,從宏觀角度系統地考慮問題,提供兒童早期發展綜合服務。比如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公共服務方面對家庭和母親的支持,產前產後兒童健康、營養檢測,把扶貧的資金和兒童早期能夠接受公共服務這樣的項目結合起來等。孩子生活在直接環境、間接環境和宏觀環境中,單靠家庭或單靠教育機構,都是無法實現有效幫助或干預的。

全球統一“起跑線”

在全球可持續發展的17個目標當中,大概有10多個目標都與兒童早期發展相關。可見兒童早期發展,現在不是個體孩子的問題,也不是個體家庭的問題,它是一個全社會乃至全球共同關注的問題,而且它確實涉及到了全球的公共利益。所以很多國家,包括聯合國在內也支持各個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做兒童早期發展的項目。這纔是一個讓更多孩子站在平等起跑線的根本舉措。從全球角度看,雖然各國兒童處於不同階層和境況之下,但如果能夠在早期發展中保持水平相對一致,就等於是已經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能夠被激發出更大潛能,能夠創造出同樣的價值。

最後,全球還有2.4億的兒童還沒有擁有讓大腦實現正常發育的3個條件,也沒有生活在正常的家庭之中。因此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以及衆多相關機構,在全球兒童早期發展的幫助和干預上,任重而道遠。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