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孩子又哭又鬧不上學怎麼辦,媽媽怎麼做比較好?

孩子又哭又鬧不上學怎麼辦,媽媽怎麼做比較好?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1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孩子又哭又鬧不上學怎麼辦?孩子因爲上學情緒反覆無常,作爲家長要怎麼辦呢?下面我們看看如何應付又哭又鬧不上學的孩子?

孩子情緒老反覆?

說實話,即使做了自認爲充足的準備之後,米藍還是挺擔心的。但還好,小好不哭不鬧,背起小書包就去上學。待順順利利熬過一個禮拜,本想着萬事大吉。誰知過了個週末,突然間就不好了。

週一起牀就開始磨磨蹭蹭,我也沒太在意。等到出門的時候就爆發了,在門口使勁地撒潑打滾,哭鬧着“我不要去上學……”

剛開始還耐心下來跟她解釋:“爸爸要上班,小好也要去上學,這是工作。”“那媽媽爲什麼不用去工作”“因爲媽媽在家裏工作啊!”“那我也要在家裏”……

道理講不通,眼看着快遲到了,我只能強硬地把她架上車,一路上她哭得兇猛,我怎麼叫她,她都聽不到。

到幼兒園後,在車上怎麼哄怎麼騙,她一直哭得忘我。我跟老師都很無奈,最後就是連拖帶拽,“殺豬”一般把她給弄進去的。

開車回家的路上,我的腦子迅速地,從頭到尾地分析了一遍孩子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分離焦慮”這個詞就在腦海中蹦躂出來了。

如何讓孩子“心甘情願”去上學?

分離焦慮,這在剛上幼兒園的孩子裏比較常見,許多育兒書會說孩子這樣是因爲安全感沒有培養好。

的確,怎麼說都只是一個幾歲的孩子,即使前面幾天乖乖的去上學了,那可能是她新鮮。待在家過了個週末,跟媽媽又“黏糊”兩天,她就“不捨得”媽媽了。

難怪之前很多媽媽說,孩子哭鬧都是幾天後呢?但已經事到臨頭,再回家培養安全感恐怕來不及了。

孩子捨不得媽媽

待下午去接小好的時候,她一看到我就一直抓着我不放,我能明顯感覺到她的害怕。

於是我問她,“你是捨不得媽媽,媽媽走了,很難過是嗎?”她撅着嘴,眼裏有水花了。

看到這我就莫名有點心疼了。馬上跟她說:“你在幼兒園想媽媽的時候,媽媽也在家想你”。小好很乖巧地點點頭,順勢抱了抱我。

孩子哭是捨不得媽媽,我們需要用同理將孩子的感受表達出來。孩子的感受被認同,就會變得比較容易安慰。

所以我早上怎麼說她都聽不進去,因爲她覺得我根本“不認同”她的感受。

孩子又哭又鬧不上學怎麼辦,媽媽怎麼做比較好?

媽媽代替品要備好

其實除了分離焦慮,孩子的哭鬧、煩躁、憂傷、緊張、不安等情緒,都是正常的。

畢竟,他們不僅與熟悉的媽媽分離,在一個陌生的環境,與一羣陌生的人相處那麼長的一段時間,對他們的身心來說,都是極大的挑戰。

所以我回家拿了我自己的一個兔子小布偶給小好,這是我從小帶到大的一個玩具。

拿着小兔子我跟小好說,“以後在學校,中午睡覺就抱着它,就會感覺媽媽抱着你一樣,好不好!”看着她甜甜地點頭,我還是挺欣慰的。

儀式感不能缺

第二天帶小好去上學,她還是一臉的不情願。雖然沒有像昨天一樣又哭又鬧,但其實她心裏還是不樂意來上學的。

在下車的時候她還是很不安地問我:“媽媽,我就是很想你怎麼辦?”看着她紅撲撲的小臉蛋,我笑了。

拉着她的手放在我心臟的地方,問她:“感覺到撲通撲通了嗎?”小好點點頭。我跟她說,那是因爲:“媽媽想小好了。”

“你再摸摸自己的心,是不是也一樣撲通撲通的?”她聽話感受到後點點頭。

“那你想媽媽的時候就摸一下心,就會感覺到媽媽也在想你,好不好!”

如此,小好把自己的小手放在心上,感受到“撲通撲通”的感覺後,才安心地跟我說“拜拜”,開開心心地跟老師進去上課。

其實在送小好上學的時候,我總能看到很多媽媽會編一些“謊言”來哄孩子,還有些媽媽爲了不直接面對孩子的眼淚和糾纏,就不辭而別,偷偷溜走。

這些做法短期看似有效,但是,一旦當孩子明白過來是怎麼回事,他會哭鬧得更厲害,也會更黏媽媽,甚至拉着不讓媽媽走,因爲他擔心媽媽又會突然不見了。

其實媽媽們可以選擇用一些“儀式”來跟孩子“溝通”,比如說抱抱,比如說親親,久而久之,孩子就會意識到這是一次短暫的分別,而不會太過於害怕。

孩子哭鬧,父母有責父母焦慮要處理好

有些孩子開學焦慮,其實是被家長的焦慮情緒所感染,如果連我們自己都覺得孩子開學是一件可怕、充滿麻煩的事情,孩子又怎麼淡定的起來。

剛開學,也許總會出現一些小狀況,我們一定要相信這只是暫時的,耐心的去陪伴,去和孩子溝通,想辦法,總會好起來的。

要清楚孩子的需求

許多孩子不肯上學看上去是無理取鬧,但其實都是有具體原因的,我們只有找到孩子心裏的那個結,才能破除孩子的厭學魔咒。

我記得小好的表哥,有段時間就因爲英語不行,被老師說了幾句自己,心理受挫就不想去上學。後來我們全家人一起多鼓勵他,也積極和老師溝通,才慢慢拉回孩子的心。

試想一下,要是家長一直沒有去弄明白孩子厭學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孩子就一直鬧,大人就一直煩,問題一直不解決。

溝通有法,才能更好地瞭解孩子

好的父母是會跟孩子“聊天”的父母,米藍常收到後臺的諮詢,說孩子長大了,都不瞭解他的世界了,孩子也不跟爸爸媽媽說。

孩子有時會“反感”,可能是大人的問題“太枯燥”。別總和孩子聊學習,別開口閉口都是成績,這樣他們會很有壓力

比如我們家葉先生就跟他外甥處得很好,之前我們一起送他去上學時,就會跟他聊:“等會你就可以告訴大家你假期去了迪斯尼有多好玩?”“ 聽說小明爸爸暑假帶他去北京玩了,等會你可以問問他好不好玩,怎麼去的,寒假舅舅帶你去。”

所以孩子特別喜歡跟他相處,跟他聊“心事”!

最後也提醒一下爸爸媽媽也要注意孩子的作息安排,孩子休息得好,才更有精神開啓新的學期。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