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做錯這三件事,家長再努力也沒用!

做錯這三件事,家長再努力也沒用!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4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說話也是要講究藝術的”,那麼家長和孩子說話,如何才能增強家人之間愛的交流呢?

凡是交流,都有講究,在日常交友中,我們都喜歡與“會聊天”的人交朋友;孩子亦然,喜歡與“會聊天”的爸爸媽媽相處。

父母與孩子交流亮紅燈的三種表現

孩子學會講話之初,總是爸爸媽媽說得更多,讓孩子咿呀模仿、學習,那個時候,孩子非常喜歡與爸爸媽媽進行語言互動,他喜歡盯着爸爸媽媽的嘴巴,孩子的眼神是滿滿的崇拜與羨慕。但是,有些孩子在逐漸長大之後,卻不喜歡與父母聊天了。

當父母講話的時候,孩子總是低着頭一味沉默,不交流、不反駁,嚴重缺乏互動,或者總是轉移話題,逃避與父母聊天。

當父母講話的時候,孩子雖然沉默,但是表情與神態都顯示出內心的不屑,只是他不反駁,任由你講。

當父母講話的時候,孩子總是不耐煩,總是表示不想聽,表示爸爸媽媽說的話沒有用。

能讓孩子產生明顯的排斥情緒的,往往有兩種類型父母:武斷的與愛講道理的。

武斷的父母對事情總是缺乏全面的分析,並且嚴重忽略孩子的感受,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做出判斷,久而久之孩子內心的信賴會嚴重流失,導致最後排斥與父母交流。

而愛講道理的父母,講的道理大多不錯,但往往都是好心被當做驢肝肺,因爲生活中我們聽到的許多道理,其實都是“有道理的廢話”,例如“懂得分享才能更快樂”、“努力的人運氣都不會差”等等,這些對孩子而言毫無用處的道理,只會讓父母顯得嘮嘮叨叨、喋喋不休。

做錯這三件事,家長再努力也沒用!

聰明的父母都懂得這樣講道理

正如李嘉誠所說:雞蛋,從外打破是食物,從內打破是生命。這句話也適合放在教育上:如果沒有確切把握好孩子的心理動機,再好的建議和道理也是毫無價值。

道理人人都懂,但真正聰明的父母知道什麼時候該講,什麼時候不該講。

1、有些道理根本不需要講

有一種錯,叫明知故犯,特別是孩子。因爲他根本不知道這種錯需要付出多大的代價,而父母不希望遇到不可挽回的代價,於是一而再、再而三地說教、提醒。只是孩子,依然不知道這種錯爲什麼不能犯。

類似這樣的情況,父母不應該止步於“講道理”,而是要讓孩子體驗代價。

例如:有些孩子總是喜歡玩熱水壺,喜歡模仿大人泡茶。往往家裏人手把手的指導並不能讓孩子知道沸水的危險,如果屢教不改,父母可以掀開熱水壺的蓋子,讓孩子伸手過去體驗一下燙手的感覺;如果孩子總是要搶着拿開水壺泡茶,父母可以讓孩子伸手摸水壺發燙的部位,讓他知道什麼是開水。燙手所帶來真實的痛,更勝父母的日夜防範與嘮叨。

類似這樣的道理,家長足可以少說多做,順着孩子的好奇、傾聽孩子的意見,在可控範圍內先讓孩子體驗代價、吸取教訓,這時候再講道理才能讓孩子長記性。

2、道理要在適合的時候講

相處最怕不能交流,有些感情是說着說着道理就沒了的,有些親密是攢着攢着厭倦就完了的。

所以,當孩子有小情緒的時候,分析對錯不如分享悲喜,分析道理不如照顧情緒。

情緒和道理,猶如一對天生的冤家。當人們帶着小情緒的時候,講道理就是吃力不討好的事,還會被嫌煩。因爲,有時候我們不是不講理,只是不想在某個時刻講理,總是去做絕對正確的事情會讓人很累!

如果孩子有情緒,父母要懂得試探孩子是否有接受交流疏導的意願,如柳傳志的父親、如《無問西東》中張果果的爸爸,都是在孩子願意接受交流的時候,才與孩子進行理性分析的。

對的事情就是:在對的時間,與對的人說了對的話。否則,柳傳志父親的那一句“只要你是一個正直的人,不管你做什麼行業,你都是我的好孩子”以及張果果父親所說的“你的笑容越來越少了,我希望你能去做讓自己感到快樂和開心的事情。”,未必能讓孩子醍醐灌頂、受益終身。

3、身教是言傳道理之本

道理,之所以擁有穿越時空的魅力而被廣泛引用,是因爲它言之有理、精闢易懂。但是,我們與孩子講道理的目的是什麼?是希望孩子能領悟道理的精粹,並轉化成自己日常行爲的規範。

簡而言之,我們講道理,不是爲了讓孩子記住,而是要達成內化的效果。

所謂內化,就是要把道理變成“理論輸入、行動輸出”的完整過程,而最好的內化驅動力,就是父母言行一致的身教。

從父母真實行動所獲得的感悟,纔是對孩子具有真正實踐價值的知識體系,才能夠爲孩子的個人成長提供強大的驅動力,才能夠讓父母所講的道理極具信服力。

最好的親子關係,不是父母指揮,孩子獨自奔跑;而應該是你們共同上進,彼此成就。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