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健康 > 錯誤的育兒方法 錯誤的教育方式對孩子的影響

錯誤的育兒方法 錯誤的教育方式對孩子的影響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2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錯誤的育兒方法,錯誤的教育方式對孩子的影響;爲人父母,大家都希望孩子健健康康、順順利利地長大,變成一個優秀的人。不過,帶娃這事,誰都不是天生就會的。爸媽們免不了會走些彎路,......

錯誤的育兒方法 錯誤的教育方式對孩子的影響

本站育兒欄目爲您提供“錯誤的育兒方法錯誤的教育方式對孩子的影響”的相關育兒內容。

爲人父母,大家都希望孩子健健康康、順順利利地長大,變成一個優秀的人。不過,帶娃這事,誰都不是天生就會的。爸媽們免不了會走些彎路,比如輕信了不當的觀念,又或者採取了不合適的方法。今天育姐就來總結一些育兒中的常見錯誤,帶着爸媽們“掃掃雷”。

× 剃胎毛,剪睫毛,刮眉毛

其實我就想不明白,爲啥非要和寶寶的各種體毛過不去,讓它們自由生長不好嗎?有傳言說:毛髮越剃長得越快,剃了滿月頭,寶寶的的頭髮和眉毛會長得又黑、又密、又漂亮。

然而真相是,頭髮長得快慢、細粗、多少,和剃不剃胎毛,半毛錢關係都沒有。生長髮育狀況、營養狀況和遺傳等因素,纔是影響寶寶頭髮長勢的主要原因。

何況孩子皮膚又薄又嫩、抵抗力很弱,剃毛時一個不小心,就損傷到皮膚,引發皮膚感染,甚至破壞毛囊,永遠和頭髮說再見了!

× 捂嚴實,像糉子

有家長總擔心孩子體溫低、會着涼,於是拼命給孩子穿衣服。孩子發燒了,民間也有“捂一捂能退熱”的說法。真相是:不管什麼理由,捂得過於嚴實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孩子平時手腳有些涼,是因爲他的心臟力量還比較弱,血壓不高;發燒時,則是因爲末梢循環變差,並不意味着他穿得不夠多並且感到冷了。

將孩子包得嚴嚴實實會影響到機體的散熱,從而導致體溫上升甚至處於高熱狀態,捂出痱子和溼疹。孩子也可能會感到煩躁不安、睡不安穩。

本來就發燒了,現在還要加熱,這是要“蒸”了孩子嗎?

× 揠苗助長

現在的競爭很激烈,爸媽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點育姐非常理解。可是,強行縮短孩子的發育時間,過早開始學坐學走,你有考慮過他身體機能還沒跟上這一點嗎?

孩子剛出生時,頭大身子小,需要經過足夠時間的爬行,頸部、背部的肌肉才能夠支撐住頭部。過早學坐,會導致寶寶彎腰駝背,甚至脊椎變形。

買個學步車學走路,看似很方便,卻會阻礙孩子正常的動作發育。萬一他用踮腳的方式學會了走路,腳沒放平,形成O型腿,以後再改都難。

× 去胎毒,瞎喂水

某些地區在孩子出生後,不讓孩子吃奶。這也就算了,有些家長居然還給孩子喂起了黃連水、糖水,簡直是大錯特錯。初乳的蛋白質含量高,含有豐富的免疫活性物質,還能預防便祕,這麼好的東西不給孩子吃多浪費!

另外,母乳一開始可能稍顯清淡,因爲它80%以上都是水,但只要奶水充足,孩子絕對不會吃不飽,不用另外喂水。最好是先母乳餵養6個月,6個月後母乳營養價值依舊,但還需慢慢添加輔食。

× 擔心缺鈣,亂吃亂補

十個寶寶裏,九個出現過枕禿,他們都缺鈣嗎?當然不是,枕禿多是孩子頭部與枕頭、衣服等摩擦,導致頭髮被磨掉的一種暫時性現象。枕禿不代表缺鈣,但缺鈣的表現之一是枕禿。

孩子如果缺鈣,來碗骨頭湯就夠了?答案依舊是否定的,25升骨頭湯含鈣量才相當於一小盒牛奶,裏面的鈣還是以磷酸鹽形式存在的,不容易溶解到湯裏。骨頭湯裏的鈣不夠多,脂肪卻很多,常喝反而不利於身體健康。

× 擠奶頭

有的孩子出生後,媽媽的雌激素通過胎盤殘留在孩子體內,導致他的乳房看起來有點腫腫的,甚至可以見到乳暈,有些孩子乳頭還會分泌白色的液體。雖然不是每個新生兒都會如此,但它屬於正常現象。爸媽們千萬不要盲從“擠奶頭”的傳統,否則孩子的皮膚一旦被擠得破損,很容易引發細菌感染。

× 綁腿

不少老人家現在還秉持着“新生兒要綁腿,長大後腿才能又直又長”的觀點,其實傳統未必代表着正確。這種俗稱“蠟燭包”的做法,把寶寶的胳臂和手緊緊束縛住,阻礙了血液循環,不利於骨骼自由發育。別說預防O型腿了,將來還可能出現走路腿疼、跛行等狀況。

再說,就算是嬰兒,被綁住了也會感到難受,還會因此情緒煩躁,甚至哭鬧。大人們想想自己如果被包成了糉子,無法自由活動,會有多彆扭,這樣就能體會孩子被綁住時的無奈啦。

× 定點定時,把屎把尿

爲了讓孩子養成良好的排泄習慣,爸媽們可能會對孩子進行定點定時的訓練,甚至大晚上特意把孩子弄醒,就爲了讓他上個廁所。

且不說爸媽自己沒法睡一個安穩覺,主要是孩子的睡眠規律會被打亂。出生不久的寶寶膀胱容量小,腎臟的代謝系統和神經系統也不完善,無法憋尿很正常。一歲半左右,他才能聽懂你的指令,並且自主管理排泄物的“存放”。因此育姐不建議過早(一歲以前)進行把尿訓練,以免給以後的如廁訓練帶來困難。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