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生活護理 > 寶寶食物過敏要注意什麼

寶寶食物過敏要注意什麼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7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關於寶寶過敏的六大問題,你一定想知道!


瑞瑞,4月齡,出生後配方奶餵養,三週後出現面部皮疹;尚未添加輔食。因全身反覆重度溼疹來診。

悅悅,1月齡,母乳餵養,因反覆腹瀉6~7次/天就診。

江江,8月齡添加蛋黃後數小時後,全身出現紅疹前來就醫。


這些情況是否屬於食物過敏?帶着以上問題讓我們開啓一場食物過敏的認知之旅吧!

一什麼是食物過敏?

食物過敏是食物不良反應的一種,指一種或多種特定食物成分進入人體後使機體致敏,再次反覆進入可導致機體對之產生異常免疫反應,引起生理功能紊亂和(或)組織損傷,進而引發一系列臨牀症狀。

二寶寶過敏,會有哪些症狀表現?

食物過敏的症狀呈非特異性,以皮膚、消化系統、呼吸道系統症狀最爲常見,此外還可累及心血管系統和神經系統等。

寶寶食物過敏要注意什麼

■ 胃腸道症狀:嘔吐、腹瀉、胃食道反流、便祕(伴或不伴肛周皮疹)、血便、腸病或嚴重結腸炎等。

■ 皮膚症狀:特應性皮炎,面部、口脣、眼瞼水腫(血管性水腫),進食後蕁麻疹,皮膚瘙癢等。

■ 非感染性呼吸道症狀:鼻癢、流涕、中耳炎、慢性咳嗽、喘息等。

■ 眼部症狀:眼癢、流淚、瞬目、球結膜充血。

三寶寶發生了過敏,寶媽需要注意啥?

應該注意觀察記錄食物過敏病史,並做好記錄;在看門診時清晰地告知醫生以下要素:

1.可能誘發的可疑食物:比如嬰兒加輔食過程中出現了過敏反應,需要留意寶寶可能接觸到的新食物有哪些。

2.食物攝入的量

3.攝入食物後出現症狀的時間,根據食物攝入後出現過敏症狀的時間判斷速髮型及遲髮型過敏反應。

4.留意有無其他誘發因素等。

5.母乳餵養的嬰幼兒還需要記錄母親的每日飲食,考慮母親的食物是否引起寶寶過敏症狀。

通過對上述病史的回顧,有助於醫生進行食物過敏原檢測種類的選擇。

四寶寶過敏了,有哪些食物過敏檢查方法?

1.血常規:部分食物過敏患兒會出現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升高。

2.血清過敏原特異性IgE測定:檢測獲得的陽性結果必須結合臨牀表現和迴避試驗確定過敏原種類。

由於食物過敏可能爲T細胞、嗜酸性細胞介導的免疫反應,因此,食物過敏原slgE檢測陰性也不能排除過敏的可能,尤其是胃腸道相關的食物過敏症。此時需進一步採取斑貼試驗或迴避試驗進行診斷判別。

3.斑貼試驗:對考慮存在遲髮型過敏反應的嬰兒,皮膚試驗及血清slgE檢測不能確定過敏原者可採用。

標準過敏原製成的貼劑,貼於皮膚表面,在48 h後移颳去,觀察皮膚的變化及是否有其他臨牀表現。對非IgE介導的特別是小麥導致的食物過敏有一定診斷價值。

3.皮膚點刺試驗:是比較方便、簡單、快速、重複性好、陽性率高的試驗,試驗可以判斷IgE介導的過敏反應,對吸入性過敏,如過敏性鼻炎和結膜炎有較高的陽性預測值;對食物過敏的陰性預測值高。

寶寶食物過敏要注意什麼 第2張

4.迴避試驗:食物過敏者無論是否檢測到過敏原sIgE都可使用。


主要是通過短期迴避常食用的可疑食物,觀察臨牀症狀和體徵變化幫助明確過敏原的種類。

一般每次嚴格迴避一種食物2周,觀察臨牀症狀和體徵的改善情況

如果考慮是遲髮型過敏反應(非IgE介導的過敏反應)最少4周,觀察臨牀症狀和體徵的改善情況

如臨牀表現明顯改善,提示過敏可能與此種食物有關。


5.食物激發試驗:是診斷食物過敏的金標準。通過迴避可疑食物2~4周,症狀緩解後,逐步添加可疑食物激發症狀出現的方法,觀察食物與臨牀症狀之間的相關性。

6.食物特異性IgG抗體與臨牀症狀吻合性差,缺乏具有診斷價值,美國及歐洲臨場免疫與過敏學會的指南均不建議用於食物過敏診斷。

以上是過敏診斷的常用方法,但需要結合臨牀症狀及過敏反應類型由醫生進行綜合判斷,避免盲目進行過敏原檢測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五寶寶確診了食物過敏後咋辦?

1.迴避飲食

■ 過敏原明確時,進行迴避或採用消化酶處理,減輕過敏原性。

■ 過敏原不明確,可以短期採用限制性食物療法。即在2~4周內限定患兒只食用很少引起過敏的食物如:大米、蔬菜、豬肉等。如果在這段時間過敏症狀消失,可以定期有計劃、有步驟的引入單一食物,對於過敏的食物則進行迴避。

2.藥物治療及其他

多數食物過敏兒童預後良好,隨年齡增長免疫系統發育完善有消退趨勢;少數食物過敏會持續存在,或發生其他過敏性疾病,如變應性鼻炎、支氣管哮喘等。

六孩子過敏了,需要一直迴避過敏食物嗎?

需要結合過敏症狀及過敏種類,由醫生綜合判斷給予專業建議。常規引入食物適應證根據過敏症狀及過敏種類,分爲家庭再引入食物適應證和醫院內再引入食物適應證。

寶寶食物過敏要注意什麼 第3張

■ 家庭再引入食物適應證:輕度症狀者;過去6個月無過敏反應者; IgE介導的過敏反應且IgE水平降低。

■ 醫院內再引入食物適應證:中重度過敏反應者;微量食物暴露出現嚴重反應者;常規哮喘預防性治療者;多種過敏原過敏或過敏累及多個器官者等

■ 過敏兒童輔食添加:食物過敏的患兒添加輔食可先加含鐵米粉、蔬菜等,逐步過渡到肉類食物、雞蛋、海產品。如果同時需要進行從氨基酸配方奶到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轉換時,則暫停添加新輔食,先進行轉換。對於非IgE介導的過敏患兒鼓勵儘量嘗試多種食物。

七回顧開頭的案例

案例1

瑞瑞,4月齡,因全身反覆重度溼疹來診。出生後配方奶餵養,三週後出現面部皮疹;尚未添加輔食。

症狀表現:全身溼疹,煩躁不安,頻繁哭吵,使用皮膚外用藥物治療效果不佳。父親爲過敏性體質。

結合患兒情況進行皮膚點刺實驗,牛奶陽性。血常規實驗學檢查提示嗜酸性粒細胞比率偏高。開放性食物激發試驗:迴避普通配方奶,轉爲氨基酸配方奶2周,症狀緩解;回加牛奶後誘發口周紅疹。

綜合以上情況診斷爲牛奶蛋白過敏。

1)建議迴避牛奶,以氨基酸配方奶粉或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替代,奶量逐漸至800~1000 ml/d。考慮該患兒過敏症狀爲輕中度,1~3個月後或經醫生評估後嘗試轉換爲適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

2)對症治療—氧化鋅、艾洛鬆等藥物對症治療

3)添加輔食建議:正常引入輔食,但務必需要小量嘗試,尤其引入雞蛋及海產品食物時。

案例2

悅悅,1月齡,母乳餵養,因反腹瀉6~7次/天就診。

門診體格及實驗檢查:體重4.5 kg,身長57 cm。血常規白細胞異常、大便常規見白細胞及紅細胞,潛血陽性,腹部平片及B超結果未見異常。

結合以上症狀,考慮患兒生長髮育良好,母乳餵養爲主並經與消化科會診排除消化系統疾病後,初步診斷爲牛奶奶白過敏。

門診診療過程:母親迴避牛奶及其奶製品,同時以氨基酸配方奶粉替代普通配方奶4周後複查患兒大便,大便隱血轉爲陰性。恢復母親正常飲食,繼續氨基酸配方奶餵養,5日後大便帶有血絲;母親再次迴避牛奶蛋白,並以氨基酸配方替代餵養1周左右大便正常。

綜合以上情況診斷爲:食物奶白誘發的直腸結腸炎。

門診建議:繼續母乳餵養,母親飲食迴避牛奶及其奶製品,並補充鈣劑800~1000 mg/天。

案例3

江江,8月齡添加蛋黃後數小時後,全身出現紅疹前來就醫。

經詢問,江江媽媽首次給江江添加蛋黃時,直接添加了1個蛋黃。血常規嗜酸性粒細胞偏高,暫停添加蛋黃數日後紅疹有消退,考慮食入蛋黃引起的過敏反應。

綜合以上情況建議:

1)暫停添加蛋黃並觀察寶寶紅疹情況,並告知嘗試添加新的輔食時要遵循少量嘗試的原則,即使寶寶喜愛這種新食物,也要遵循少量添加,逐漸增加原則,避免寶寶的胃腸系統及免疫系統出現不適症狀。

2)藥物對症治療

3)過敏症狀完全消退後,遵醫囑告知或在寶寶1歲左右少量嘗試添加蛋黃並觀察寶寶是否存在過敏症狀,如無過敏症狀繼續緩慢增加蛋黃添加量;如存在過敏症狀進一步諮詢醫生相關的添加計劃。

總結

1.食物過敏表現形式不一,如發生食物過敏症狀,寶爸寶媽需要記錄好食物過敏發生前後接觸的食物情況,去醫院相應專科進行正規地醫療諮詢。

2.切記避免盲目進行過敏源檢查,應當由醫生結合患兒過敏病史區分食物過敏種類採取相應的過敏檢查方法。

3.食物特異性IgG抗體與臨牀症狀吻合性差,缺乏具有診斷價值,不適用於食物過敏診斷。

4.食物激發實驗是確診食物過敏的金標準,具體如何實施遵醫囑進行。

5.食物過敏治療主要爲嚴格迴避過敏原及對症處理。

6.多數食物過敏兒童預後良好,隨年齡增長免疫系統發育完善有消退趨勢。

7.需要結合過敏症狀及過敏種類,由醫生綜合判斷如何再次引入”過敏原”食物(如雞蛋、牛奶等)的專業建議。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