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母嬰資訊 > “我的媽媽去哪兒了?”——打開幼兒死亡教育的恰當方式

“我的媽媽去哪兒了?”——打開幼兒死亡教育的恰當方式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9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如何向孩子解釋生、老、病、死?是避談死亡還是直面死亡?哪一種打開方式纔是恰當的? 

一直以來,中國文化傳統被認爲是一個缺乏死亡教育的民族,《西藏生死書》說:“我們是一個沒有死亡準備的民族”。馬東在《奇葩說》總結說:“如何面對生死這件事,是我們漢文化缺失的一課”。白巖鬆也曾說:“中國人討論死亡的時候簡直就是小學生,因爲中國從來沒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我的媽媽去哪兒了?”——打開幼兒死亡教育的恰當方式

很多人將孔子那句“未知生,焉知死”看作是避談死亡的最有力證據。且不論孔子這句話真正表達之意乃是生死自然一體並且將死亡放在“生生”的範疇來討論,而且中國傳統文化中也並不缺乏對於死亡話題的討論,這一點我們可以從《禮記》當中關於喪葬、祭祀之禮窺見一斑。

儘管如此,長期以來,大部分人在日常生活中對於死亡話題大多采取一種忌諱和迴避的態度,並以一種“沉淪”於世的方式將死亡拋諸腦後並推至無限的未來。不過,近幾年對於死亡話題的討論似乎漸盛,主要涉及到清明祭祀、殯葬改革、安樂死、緩和醫療、青少年自殺、死亡教育等諸多相關議題。

近日,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大學腫瘤醫院主任醫師顧晉甚至建議全民開展死亡教育,並認爲死亡教育應該從中小學開始,讓人們能夠尊重死亡和生命。

然而,在大力宣揚和呼籲死亡教育的同時,我們也應該認識到生死問題的個性化、多元性和複雜性,不同背景、不同性別、不同年齡的人羣對於生死問題的認知和體驗顯然是不同的,這種需求的多樣性很難有一種統一的標準去迴應。因此,死亡教育顯然不能跟風式的、標準化的乃至形式化的鋪陳,而應注重某些具體“情境”以及根據這種“情境”去恰當的迴應,如若不然,反而會造成負面的效果。

在幼兒死亡教育的問題上尤其要謹慎,幼兒在認知上不夠成熟,其認知的特點在於形象化和具體化。正因爲如此,不少人認爲,幼兒心智不夠成熟,談論死亡問題對於他們而言過於深奧,所以在這個問題上基本避而不談或者簡單搪塞。

於是,死亡問題總是被不斷擱置起來,直到面臨死亡事件或者死亡問題,家長們卻不知如何迴應。如何向孩子解釋生、老、病、死?是避談死亡還是直面死亡?哪一種打開方式纔是恰當的?

打開方式之一:“當媽媽變成了老奶奶。”

“寶貝,等你長大了,媽媽就會變成老奶奶咯!”

“那我的媽媽去哪裏去了?”

“媽媽還在你身邊啊,只不過變老了。”

“那媽媽再生一個媽媽給我吧!”

“那怎麼可能呢?”

“那我找不到媽媽了,怎麼辦?”

“不會啊,媽媽永遠在你身邊的。”

“那我變小,就可以找到媽媽了。”

“我的媽媽去哪兒了?”——打開幼兒死亡教育的恰當方式 第2張

這一段對話是在小朋友三歲左右的時候發生的。媽媽也只是在無意之中感慨了一句,但沒料到會給這個三歲的小朋友帶來困惑。幼兒的認知一般以具體形象認知爲主,所以在小朋友的眼裏,媽媽永遠是現在的、眼前的媽媽形象,因爲他並不理解變化(變老)這一過程意味着什麼。所以這一對話讓小朋友產生困擾,認爲他長大了就找不到媽媽了,因爲媽媽變成了奶奶。一開始作爲媽媽的我並沒有理解他的困惑,過了幾天,小朋友竟然重新提及此事(可見,這一談話在他心裏產生了不好的影響),說長大了會找不到媽媽,原因是媽媽會變成奶奶,所以媽媽不見了。媽媽終於明白,小朋友以爲媽媽會變成他的奶奶,而媽媽卻不見了。他沒有明白媽媽變成老奶奶只是變老的意思,而是以爲媽媽會變成另外一個人。

對於幼兒來說,媽媽就是現在的媽媽,奶奶是現在的奶奶,媽媽無論如何也不能變成奶奶。針對這一問題,我再次告訴他說:你長大了媽媽不會變成你的奶奶,媽媽永遠都在,儘管會變老,但是不會變成你的奶奶,永遠都是你的媽媽。對於這一回答,小朋友似乎格外接受,因爲他要的始終是具體的、看得見摸得着的媽媽的存在。

打開方式之二:“媽媽變成天上最亮的那顆星星。”

“媽媽,我昨天做了一個夢,夢見媽媽死了,我找不到媽媽了,我很傷心。”

“寶貝,如果媽媽真的死了,那也是變魔法,變成了天上最亮的一顆星星,當你擡頭的時候,就能看見媽媽了。”

過了幾分鐘,小朋友又說:“媽媽,你不能變成星星。”

“爲何?”

“因爲白天的時候星星就沒有了。”

我頓時意識到這個回答是有問題的,趕緊說:“那媽媽會變成太陽和月亮,白天是太陽,晚上是月亮。媽媽永遠陪着你。”

“媽媽,你還是變回媽媽吧。”

“寶寶,媽媽覺得你對這個問題(死亡)的理解可能是錯的。”

“我沒有錯啊,沒有!”接着大哭了起來。媽媽只好擁抱他並盡力安撫,過了一陣,纔好。

“我的媽媽去哪兒了?”——打開幼兒死亡教育的恰當方式 第3張

上述對話是發生在小朋友五歲(中班)的時候,與之前三歲那次關於“媽媽變成老奶奶”的對話有了很大的區別。小朋友在認知上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而且有了主見和思考。在這一次的對話中,一開始我自認爲自己的回答頗爲“聰明”,但後來卻發現成人世界所謂的“聰明”其實是多麼的“愚蠢”,而且根本不爲小朋友所接受。這一次的回答是以“肯定”死亡事實的方式來回答的,爲了不將死亡等同於“不再存在”,所以提出死後會變成另一種更爲“長久”事物(星星、太陽、月亮等)來積極地肯定死亡。顯然,這種肯定的回答並沒有得到很好的效果,因爲小朋友根本不能接受“死”的事實,無論這個“死”以什麼樣(不管有多唯美)的方式呈現出來。

無獨有偶,在近期播放的《經典永流傳》節目中,胡可也遭遇了同樣的問題。她對兩個孩子說:“有一天爸爸媽媽可能老了,不可能永遠陪伴在你們身邊……”胡可還沒說完,小魚兒仰着頭問胡可“那要是老了的話會不會死?”只有四歲的小魚兒,竟然就問出了這樣的生死問題,這也讓現場的所有人驚訝。胡可也被這猝不及防的問題給嚇到,不過她還是耐心給魚兒回答:“人都會死的,沒有關係,關鍵是活着的時候很開心最重要,好嗎?”媽媽的這個回答,瞬間讓小魚兒情緒崩潰,他哭着抱住媽媽說:“我不想人老了會死。”最後母子三人抱成一團一起哭了起來,小魚兒還不停唸叨着“我不想人老了會死”。

由此可見,並不是所有的小朋友都能坦然接受“死亡”的事實,從這個意義上說,這也正是很多家長迴避死亡問題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這裏的關鍵問題其實是對於死亡本身的理解。這個階段的小朋友對於死亡已經有了自己的理解,死亡在其印象中已經與失去、不在、不好、傷心等負面信息相聯,因此他們不接受任何方式的“死”去。

所以,對於兒童的死亡教育顯然不能一概而論,更不能急於求成,而應該根據其接受程度循序漸進式地、多方位地進行。即便是一些有關死亡話題的優秀繪本如《獾的禮物》、《一篇葉子落下來》、《爺爺變成幽靈》、《小兔子的鋸齒耳朵》等,在給孩子講解時也需要注意到孩子的情緒及其接受能力,並恰當地迴應孩子的相關疑問,如果發現孩子不接受關於死亡、失去等議題,那就應該暫時擱置或者換一種方式去談論。另外,把死亡放在“生”的範疇去應對死亡事實,或許也是一種非常值得參考的方式。

打開方式之三:“媽媽是神仙”

“媽媽告訴一個祕密。”

“什麼?”

“媽媽永遠愛你,媽媽是神仙,媽媽不會死,媽媽會永遠陪着你。”

“那媽媽會死嗎?”

“不會的,媽媽是神仙怎麼會死呢?”

“那寶貝會死嗎?”

“當然不會啦!你忘記了嗎?你是孫悟空,媽媽是二郎神。我們永遠會在一起的。”

“我的媽媽去哪兒了?”——打開幼兒死亡教育的恰當方式 第4張

因爲這一段時間小朋友比較迷戀《西遊記》,尤其喜歡孫悟空的形象,總是把自己當成孫悟空,把媽媽當成是二郎神。同樣是涉及死亡話題,在這一次對話的要點在於以“否定”的方式談論死亡,既然小朋友不能接受的是“死”本身,他所擔心的是媽媽“死而不在”的事實,無論以什麼方式呈現,都不再是媽媽,他所需要的是媽媽對他的愛以及陪伴的事實,所以以一種迴避的方式來給他定心丸以安撫不安的情緒。但從對話之後的效果來看,這種“否定”的回答方式顯然比上一次“肯定”的迴應方式要好很多。

從某種意義上說,“否定”並不是“迴避”或者“逃避”,而是用了一種“假象”來遮蔽了死亡的赤裸事實。不過,這種“否定”的方式終究是“即時”性的,因爲死亡是無法遮蔽的。正如海德格爾所說:“死是一種此在剛一存在就承擔起來的去存在的方式。”死亡始終“懸臨”與世,至於它能否給人帶來正面的影響,主要還是取決於人們如何去面對它、解釋它。

結語:“面對死亡,我們選擇希望。”

《流浪地球》中有句經典的臺詞說:“無論最終結果將人類歷史導向何處,我們決定,選擇希望。”同樣,無論死亡意味着什麼,我們也同樣選擇希望,而談論死亡也是爲了更好地“生”。傅偉勳先生說:“生命的意義必須假定死亡的意義,纔會彰顯它的終極深意,反之亦然。如果說孔子所云‘未知生,焉知死’,有見於‘生’而無見於‘死’,故屬一邊之見,則死亡學也有偏重‘死’而忽略‘生’的危險,亦屬一邊之見。

因此,我們必須結合‘生’與‘死’,生、死問題的學理探討一併進行,而讓死亡學在現代生死學的研究領域,發揮出它的學理功能與真實意義來。”鄭曉江先生也曾指出:“死亡學……重在把死亡諸問題做客觀化研究;生死學將人之生命問題引入死亡問題探討的範圍之內,重在研究、解釋生死問題,獲得‘超剋死亡’的方法”,但這還不夠,還應該進而“把人之生活問題也納入研究的視野,從而將‘生’與‘死’(亦即人生的整體)一以貫之”。

生與死從來都是一體兩面、不可分割的,從某種意義上說,以“生”觀“死”與以“死”觀“生”並無本質差別,前者從“生”的角度談論死亡的意義,並將死亡納入“生”的範疇,凸顯生命的意義;後者則是從死的必然性彰顯“生”的價值。荀子說:“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終也;終始俱善,人道畢矣。故君子敬始而慎終,終始如一,是君子之道,禮儀之文也”。(《荀子?禮論》)以“事死”而“敬生”,以“慎終”而“追遠”,是我們一貫秉持的智慧和傳統。基於此,死亡教育本質上就是生命教育,談論死亡並不只是突出死亡的生物學事實,而是傳遞生命的正能量,播撒愛的溫暖。

生命需要尊重,死亡值得敬畏,敬始慎終方能生死兩安。但無論何時、何境,我們都將選擇希望。最後,借用《哥林多前書》中的一句話來結束此文:“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

作者簡介:黃瑜,廣東財經大學副教授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