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寶寶呵護 > 雞娃時代,你能趕得上步伐嗎?

雞娃時代,你能趕得上步伐嗎?

來源:寶貝周    閱讀: 5.3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雞娃還“傷腦”哦

雞娃時代,你能趕得上步伐嗎?

最近界妹的主頁都被《小捨得》刷屏了,不知道大家看這部電視劇了沒,光是刷到片段就要感到窒息了。

這部電視劇已經開播大半個月了,關於劇情的話題也一直不斷。

劇中蔣欣飾演的田雨嵐是典型的“雞娃”(從小被打雞血的娃)媽媽,兒子子悠的教育是她全部生活的重心。子悠的每天的日程就是上各種補習班,一切以學習成績爲主。

把“雞娃”發揮到底

看看田雨嵐的一系列雞娃操作,簡直看得讓人喘不過氣。

帶兒子去外公家,表演背圓周率。

答應孩子考得好可以去踢球,之後覺得耽誤學習,又反悔了。

有一次她回家,看到兒子在玩,馬上就發火了,上來就是一句“你作業做完了嗎?沒做完還在那玩?”,接着就是一頓教育。

子悠很委屈,說作業不多,擇數班今天分班考試沒留作業。田雨嵐馬上又要看子悠的試卷,一問了子悠的排名,聽說孩子考試名次靠前,臉色馬上就不一樣了。

在一次家長會上,子悠終於袒露心聲,哭着說:“我覺得,媽媽愛的不是我,而是考滿分的我。”

“雞娃”、“內卷”是現在的熱門詞彙,現在教育競爭越來越激烈,戰線越拉越長,起跑年齡越來越小。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教育永遠是家長之間不可或缺的話題,劇中田雨嵐只是這種背景下使用極端教育方式家長的一個縮影。

田雨嵐這種天天給孩子打雞血的方式真的能達到目的嗎?

從短暫的效果來看,子悠的成績確實沒給她丟臉,但最近播出的劇集中,子悠已經出現了抑鬱心理,這種教育方式最後會引起什麼後果還很難說。

雞娃“傷腦”

哈佛大學兒童發展研究中心的一項報告指出:過度的壓力會破壞發育中的大腦結構。

現在對壓力生物學的廣泛研究表明,過度或長時間激活體內壓力反應系統會破壞健康發展和大腦,對整個生命週期的學習、行爲和健康造成破壞性影響。

當然這個報告不是讓你完全“放養”,不給孩子一點壓力。

研究把壓力分爲正向壓力、容許壓力和毒性壓力。

正向壓力是指中等、短暫的壓力反應,例如心率的短暫增加、體內壓力激素水平的升高或緩慢變化。這種壓力是正常現象生活,學習適應生活是必不可少的健康發展的特徵。

正向壓力往往會使孩子可以學會控制和管理,結識新朋友,應對的挑戰,適應進入新的環境。這種正向壓力還需要有成年人的支持,發生在通常安全、親切和積極的關係的背景下。

容許壓力是指壓力反應有可能負面影響發育中的大腦的結構,但通常發生在有限的時間段內,大腦能得以恢復並因此而反轉潛在的有害影響。

但是,如果壓力反應是極端的、持久的,結果可能是有毒的壓力,導致身體系統虛弱和大腦結構受損,並且影響終生。

毒性壓力會促進和抑制某些荷爾蒙的分泌,如皮質激素分泌增加,生長激素分泌減少。

而早在1998年的研究中就發現,皮質激素的增加會導致人腦海馬體萎縮,造成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弱,甚至造成心理疾病。

生長激素具有調節生長、發育、代謝、生殖等多種作用,分泌不足會影響孩子大腦發育、身體發育,智力和身高都受到影響。

研究還發現幼年時期的毒性壓力還與肥胖、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有關。

看來“雞娃”還可能弄巧成拙。

不僅如此,“雞娃”除了傷孩子的腦,還傷家長的腦。來看看一位家長給自己孩子找輔導的要求:

以上僅截取了一小部分內容,這滿滿當當的安排,長遠的目標,家長真的“用心良苦”。不過這樣的要求放在成年人身上也怕是要喘不過氣,更何況是孩子。

有家長給孩子制定了雞娃課程表,執行了幾天,家長表示自己先放棄了。

雞娃不一定能成功

最近幾年,關於“狼爸”“虎媽”的評價也是兩級分化,有人覺得,是父母的強壓之下成就了孩子,讓孩子有出息,出人頭地。有人覺得孩子需要“快樂教育”,父母將自己的執念強加給孩子是自私的表現。

界妹認爲,“狼爸虎媽”的“成功”或許是一種倖存者效應。我們能看到的,能夠把自己成果大肆宣揚的,是孩子達到了他們所謂的要求的例子。那就沒有失敗的例子嗎?

有的孩子依然很平凡,有的甚至被強壓逼得與父母反目。

但是已經平凡的人生,和已經千瘡百孔的童年,又該找誰去彌補。

雞娃先自雞

楊絳在《我們仨》中提到她與先生錢鍾書對女兒的教育方式。他們從來不對孩子有過多的訓斥,但卻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她的學習品質。父母常在家看書,小錢瑗也就學着拿來古詩詞來讀。

“她學外文,有個很難的單詞,翻了三部詞典也未查着,查到第五部辭典果然找着。當小錢瑗想讓父親給她講古詩時,錢鍾書說,‘古詩有什麼好講?自己去看!’就這樣,小小年紀的圓圓,爲了求知,開啓了自主閱讀之旅。得不到解答的疑惑成爲了她求學最好的動力”。

錢瑗受父母影響,飽讀詩書成爲了一名才女,生前在北京師範大學任英語系的教授。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孩子會把父母當成模仿的對象,所以說,雞娃不如自雞,要是給孩子那麼高的期望,父母也要以身作則。

我們不得不否認,教育確實很重要,甚至能改變一個人的人生。但是給孩子不屬於他年齡段的壓力,讓孩子頂着父母制定的所謂人生規劃成長,是否偏離了教育的初衷呢?

(以上觀點僅代表筆者)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