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寶寶呵護 > 上小學前要會啥?

上小學前要會啥?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上小學前要會啥?

“教育焦慮”正在成爲中國父母的流行病,學齡前幼兒的家長也難以倖免。很多父母擔心幼兒園教的東西太少,爲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給他們報各種各樣的“興趣班”。學齡前的幼兒到底該學會些什麼?怎樣才能避免“揠苗助長”式的超前學習,讓孩子擁有自然健康的童年?教育部日前印發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爲這一切問題給出了答案。

該《指南》主要從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個領域描述了幼兒學習與發展,分別對3—4歲、4—5歲、5—6歲三個年齡段末期幼兒應該知道什麼、能做什麼、大致可以達到什麼發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並針對當前學前教育普遍存在的困惑和誤區,列舉了一些教育途徑與方法。華東師範大學學前與特殊教育學院講師劉巧雲認爲,普通家庭在運用這本《指南》時需要注意,首先,家長不要把這個當作評價孩子能力“強弱”、發展“好壞”的標準。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個體,一些能力在1年之內有或早或晚的發展都是正常的。其次,家長可以以《指南》爲參考,發展孩子的愛好,促進其能力的進一步提高。

健康

身心健康包括健康的體態、安定愉快的情緒,以及一定的適應能力。另外還包括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和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4歲:很少因小事哭鬧不止,能在成人的安撫下逐漸平靜。能走直線、平穩雙腳連續向前跳。熟練地用勺子吃飯,能剪直線。連續看電視不超過15分鐘。玩具和圖書能放回原處。不吃陌生人給的東西,不跟陌生人走。

4—5歲:願意把自己的情緒告訴親近的人,分享快樂或求得安慰。能以匍匐、膝蓋懸空等多種方式鑽爬、能連續自拋自接球。用筷子吃飯、能剪圖形。連續看電視不超過20分鐘。會自己穿脫衣服鞋襪、扣鈕釦,會整理自己的物品。知道簡單的求助方式。

5—6歲:不亂髮脾氣。能走斜坡、蕩橋、攀爬登架、能連續跳繩、拍球。連續看電視不超過30分鐘。能知道根據冷熱增減衣服。會自己繫鞋帶。不給陌生人開門。

教育建議:創設溫馨的人際環境,讓孩子充分感受到親情和關愛;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與衛生習慣,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形成使其終身受益的生活能力。孩子需要成人的精心呵護和照顧,但不宜過度保護和包辦代替,以免剝奪他們自主學習的機會,養成過於依賴的不良習慣,影響其主動性、獨立性的發展。

語言

語言能力包括了傾聽與表達能力,不但能聽懂大人的話,也願意講話,並有文明的語言習慣。同時也包括了閱讀與書寫準備,培養讀書、聽故事的習慣和願望,並且具有書面表達的願望和初步技能。

3—4歲:別人說話時能注意聽並回應。口齒清楚地說兒歌、童謠或複述簡短的故事。喜歡跟讀韻律感強的兒歌、童謠。喜歡用塗塗畫畫表達意思。

4—5歲:能基本完整講述自己所見所聞和經歷的事情。對生活中常見的標識、符號感興趣,知道它們表示一定的意義。體會作品所表達的情緒情感。

5—6歲:能主動提問。對看過的圖書、聽過的故事能說出自己的看法。會正確書寫自己的名字。

教育建議:鼓勵和支持孩子與成人、同伴交流,讓孩子想說、敢說、喜歡說,並給他積極迴應。經常和孩子一起看圖書、講故事,豐富其語言表達能力,培養良好閱讀習慣。同時,在生活情境和閱讀活動中引導孩子自然而然地產生對文字的興趣,而不該用機械記憶和強化訓練的方式讓幼兒過早識字。

社會

良好的社會性發展對孩子身心健康和其他各方面的發展都具有重要影響。在人際交往方面,孩子應有喜歡與人交往的能力,能與同伴友好相處,並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現,會關心尊重他人。在社會適應方面,孩子要適應並喜歡羣體生活,懂得遵守基本的行爲規範,並具有初步的歸屬感。

3—4歲:想加入同伴的遊戲時,能友好地提出請求。在提醒下能做到不打擾別人。

4—5歲:能注意到別人的情緒,並有關心、體貼的表現。知道說謊是不對的。

5—6歲:與同伴發生衝突時能自己協商解決。理解規則的意義,能與同伴協商制定遊戲和活動規則。

教育建議:成人應注重自己言行的榜樣作用,避免簡單生硬的說教。努力爲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師生關係和同伴關係,讓其在積極健康的人際關係中獲得安全感和信任感,發展自信和自尊,在良好的社會環境及文化的薰陶中學會遵守規則。

科學

幼兒科學學習的核心是激發探究興趣,體驗探究過程,發展初步的探究能力。一方面是科學探究的能力,首先要讓孩子親近自然、喜歡探究,並培養出初步的探究能力,最後在探究中認識周圍事物和現象。另一方面是數學認知能力,要讓孩子初步感知生活中數學的有用和有趣,感知和理解數、量及數量關係,感知形狀與空間關係。

3—4歲:能感知和體驗天氣對自己生活和活動的影響。對不同的形狀感興趣。能手口一致地點數5個以內的物體,並能說出總數。能按數取物。理解上下、前後、裏外等方位詞。

4—5歲:能對事物或現象進行觀察比較,發現其相同與不同。初步感知常用科技產品與自己生活的關係,知道科技產品有利也有弊。能感知和區分物體的粗細、厚薄、輕重等方面的特點,並能用相應的詞語描述。能通過數數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

5—6歲:能探索並發現常見的物理現象產生的條件或影響因素,如影子、沉浮等。能發現生活中許多問題都可以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體驗解決問題的樂趣。能通過實物操作或其他方法進行10以內的加減運算。能辨別自己的左右。

教育建議:應注重引導孩子通過直接感知、親身體驗和實際操作進行科學學習,不應爲追求知識和技能的掌握,進行灌輸和強化訓練。另外,要善於發現和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實際生活機會,引導孩子學習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幫助孩子不斷積累經驗,並運用於新的學習活動,形成受益終身的學習態度和能力。

藝術

每個孩子心裏都有一顆美的種子。首先,孩子要會感受和欣賞。要喜歡自然界與生活中美的事物,喜歡欣賞多種多樣的藝術形式和作品。其次,孩子要會表現和創造。

3—4歲:能模仿學唱短小歌曲

4—5歲:能用拍手、踏腳等身體動作或可敲擊的物品敲打節拍和基本節奏。

5—6歲:願意和別人分享、交流自己喜愛的藝術作品和美感體驗。能用基本準確的節奏和音調唱歌。能自編自演故事,併爲表演選擇和搭配簡單的服飾、道具或佈景。

教育建議:成人應對孩子的藝術表現給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用自己的審美標準去評判孩子,更不能爲追求結果的“完美”而對孩子進行千篇一律的訓練,以免扼殺其想象與創造的萌芽。▲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