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智力發展 > 新聞裏的危險,其實離我們的孩子不遠

新聞裏的危險,其實離我們的孩子不遠

來源:寶貝周    閱讀: 7.1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深圳6歲被拐女童被尋回 48小時經歷曝光

9月19日9時許,深圳公明6歲被拐女童在東莞找到了”這一消息瞬間引爆了各大門戶網站,懸在大家心頭的一塊大石頭終於落了地。

銀川一名不滿2歲男童意外墜樓身亡!

9月23日早晨9點半左右,在銀川市石油城四區一組十三號樓發生了一起意外。一名年僅一歲半的小男孩從五樓墜樓身亡。

慘不忍睹!又一個孩子被卡電梯,媽媽竟然在玩手機

事件發生在一間商場內,母親像平日一樣帶着兒子去商場購物,上電梯時,媽媽拿出了手機刷了一陣。忽然身邊傳來了一聲痛哭,剛回過神來的母親發現兒子的腳已經被電梯卡住了半截。在工作人員幫助下解救出來,但孩子右腿嚴重受傷。

又到了假期,走親訪友,外出旅遊不可少。拖家帶口領着孩子自然要做好安全準備。簡單梳理了下8條安全建議

安全座椅

自駕車出遊,孩子必須坐安全座椅,大人也以身作則繫好安全帶。在歐美很多國家規定:兒童在12歲以前都必須使用安全座椅。中國目前沒有強制實施。但是越來越多的父母都有這個意識了。我個人的觀點是在孩子6歲以前必須使用安全座椅。

新聞裏的危險,其實離我們的孩子不遠

當然問題就是:娃哭不肯坐在安全座椅怎麼辦?

哭也要坐,然後就是營造各種有趣的遊戲,比如藉助玩偶、故事等,想當年我嘴巴講幹了耍了幾十招,換來如今的局面:一上車就要坐安全座椅“專座”,抱也不行。

注意一點,一旦娃養成坐專座習慣,千萬別因爲某次車上人多而把安全座椅撤了娃抱着。這樣的做法會功虧一簣,娃的安全座椅專座,別動!

頭盔和護膝當娃開始騎着自行車穿行的時候,當娃穿上滑冰鞋準備學輪滑的時候,頭盔、護膝護腕必須要。孩子的骨骼處於生長期,脆弱易骨折,全套裝備更放心。

看看那些“某地幾歲兒童輪滑摔成腦震盪”的新聞,心裏拔涼拔涼的,更加堅定了必須讓娃裝備好纔出去瘋的信念。

乘坐電梯

這段時間來,手扶電梯吃人的觀念,深入人心。地鐵電梯口,我就親眼看到,一位媽媽正在對約莫四五歲的孩子進行電梯教育,告訴他暫停按鈕在哪兒,如何安全站立在電梯上。

別以爲孩子小不懂,每次帶着娃乘升降電梯回家,我都要在電梯裏進行“安全教育”。不能靠近門,安靜站好不能跳,門開了纔出去注意要跨過去。習慣養成總是成小時候開始。

安全問題很嚴肅,孩子是可以分得清你嚴肅認真和開玩笑的語氣的。

新聞裏的危險,其實離我們的孩子不遠 第2張

不在汽車後面玩耍

孩子在小區玩兒也會遇到危險。現在很多小區地下停車場位置不夠,汽車都停在小區花園、路邊。娃們四處亂竄,躲在車後面捉迷藏都是有的,因爲孩子的身高太矮,往往不再後視鏡範圍內,一旦汽車發動,後果不堪設想。

一定要教給孩子,別在汽車後面玩耍,哪怕停着的車也不行。

不讓孩子單獨在家

曾聽朋友說,鄰居家裏的倆小姑娘超厲害,姐姐6歲,妹妹3歲。爸爸媽媽外出,單獨留在家裏,吃的喝的全部準備好。這是多麼神經大條的家長才會這麼幹。

在我這種如此放養的家長眼裏,孩子至少在12歲以前不能獨自呆在家裏,12歲以後那也必須是建立在“娃已經掌握諸多能力”之後。比如足夠的安全意識,獨立準備食物等等。

新聞裏的危險,其實離我們的孩子不遠 第3張

走人行橫道

紅燈停、綠燈行,這不是孩子從小就知道的規矩嗎!可是,在現實生活中,往往都是沒車的時候就算紅燈,人們一往直前。有一次絲瓜就問我,媽媽他們怎麼走了。

我問他:紅燈可以走嗎?他說:不可以!所以我的回答是:這些提前走的人,都不遵守交通規則,很危險。我們要守規矩,這樣纔沒有危險。是的,那些漠視規矩的人真的很危險。難道大家忘了:那個八達嶺動物園不顧警示、無視告示牌、下車後被猛虎咬死的媽媽。

我們的孩子,需要遵守規則,身爲父母以身作則就好。

電和火的安全

當孩子長大,家裏的電與火絕對是安全教育的首要任務。在娃還在爬行階段,無法講解安全,那麼父母該做的就是,所有電源插口不用的時候都用塑料插頭封住。

當年我家的爸比還貼心在塑料插頭上加了一層膠布,確保娃摳不開。在娃大一點之後,就要開始進行電、火、熱水等的安全教育。我的做法是從熱水做爲例子,他愛玩飲水機,我接了點兒熱水,讓他摸,他感覺到很燙,那麼告訴他,火、插座比這個更燙更危險。

我們可以嚴防死守,但孩子終要學會識別和規避危險。

新聞裏的危險,其實離我們的孩子不遠 第4張

預防高空墜落

曾經聽身邊的媽媽說,說好的望江陽臺,一生娃都沒了,陽臺密密匝匝裝上了防盜網。防的不是小偷,防的是家裏四處爬的娃。

見過很多有條件的家庭,都因爲孩子裝上了防盜窗防盜網,杜絕高空墜落的可能性。當然這是很好的措施,對於我家這種不適合裝防盜網、一裝要重新整個陽臺的房子來說,對孩子的安全教育必不可少。在1歲以前,我們關上進出陽臺的落地窗戶門,1歲以後開始慢慢滲透:必須要有大人陪才能去陽臺。

此外,關於從陽臺縫隙扔東西這種動作,一開始孩子都是喜歡的。想要杜絕,除了說道理,最重要的是帶他一起下去撿回來,有時候被人撿走了就找不到了,總之後果要承擔。

絲瓜媽媽說新聞裏危險,每天都在發生,看着別人的故事,我們心裏慶幸身邊的人一切安好。我不想做個時刻憂患的神經質媽媽,但身爲媽媽,誰沒點兒神經質的特質,安全措施做好,安全教育不可少,孩子的安全永遠不能放假。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