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幼兒園教育 > 孩子開學半個月還在哭哭啼啼怎麼辦

孩子開學半個月還在哭哭啼啼怎麼辦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孩子開學半個月還在哭哭啼啼怎麼辦?入園焦慮的坎難邁過嗎?如何機智應對孩子入園焦慮?接下來看看下文具體瞭解一下吧。

有的孩子還在適應入園焦慮,每天送孩子上學校,內心深處都無比煎熬,每次孩子哭着說“我想媽媽,我不想去上學”,聽起來都讓人內心糾結、難受。

也有媽媽困惑爲什麼在學校裏看起來還好,但是在家裏卻各種鬧各種作?在家的時候,只要有需求沒有立刻滿足,孩子就會爆發,抱不行,親也不行,怎麼安撫都沒用,甚至會渾身緊繃,手腳全部繃直,聲音哭到嘶啞。

孩子看起來很沒有安全感這件事情,讓人畏懼和煎熬,這個心情我也有過。今天的文章,我想結合這個媽媽的問題,和大家談談上面這些情況的解決方法,我們不妨一起從這篇文章開始,把問題簡化,找到核心源頭,再從本質上改善這個局面吧。

孩子心中的壓力

遠比我們想象中複雜

我們的孩子啊,其實並不像表面看起來那般無憂無慮。

在嬰兒時期,睡眠不足和飢餓會讓他們感到壓力;大一點了,孩子會因爲還沒很好地掌握好身體控制力,感到有壓力;進入幼兒園後,適應新環境又會讓孩子感到害怕。平時在家裏,有時候家人的負面情緒,孩子也會接收進去,雖然孩子自己也搞不清楚這些壓力是從哪裏來的。

壓力其實每個人都有,成人也不例外。工作有一個項目要到截止日期了,要考職稱了,或者每天都想着要快點完成工作專心陪孩子。可是成人可以做到自我調整,能夠把壓力轉化爲動力;如果真的感覺到壓力超載,我們也會找一些減壓的辦法,比如跑步、游泳、甚至打遊戲來讓降低壓力值。

可孩子卻不一樣。在面對壓力時,孩子雖然有着同樣的壓力反應機制,卻因爲自我控制和經驗不足,很難像成人那般,做到自我調整,化壓力爲動力。

大多數時候,我們感覺不到孩子正處在有壓力的狀態,我們能夠感受到的,更多是孩子表現出來的情緒:“孩子感覺到不安”、“對周圍的事物失去興趣”、“很警惕”,這些描述其實都是孩子內心壓力指數的鏡子,我們也可以試着幫助孩子描述出來。

入園過渡期所帶來的壓力有時也會超出孩子能疏導的範圍。當孩子壓力超載的時候,本能反應就是“求助”,但孩子沒有辦法有理有據地告訴身邊的人,他也不知道怎樣合理地表達這份壓力。所以孩子會哭、會崩潰、會用本能來“纏”着媽媽,告訴媽媽,“我有多麼地想你”。

而對於開學半個月還無法適應新環境,或者行爲出現持續反常的孩子,壓力源頭已經很複雜了,大多是同時承受着兩重壓力:

新環境的變化所帶來的適應壓力

想念媽媽所帶來的情感壓力

而孩子的抗壓和應急機制,在這個階段也逐漸失靈,因爲孩子沒有足夠的壓力應對方案,不懂得如何從容渡過。

在壓力當前

首先照顧孩子的情緒

正因爲孩子的情緒是鏈接壓力和動力的唯一橋樑,所以在孩子感到壓力和不安的時候,我們應該首先照顧好孩子的情緒,再着手進行減壓。

壓力通過影響了孩子的情緒,阻斷了孩子習得動力的通道。做任何應對壓力的事情,都需要足夠的專注力和行動力,可當孩子處在情緒的困境中,這部分的專注力也會被奪走。

所以,只有我們先把孩子不安、緊張和煩躁的情緒調整到一個平和、冷靜的狀態,他們才能夠保持足夠的專注力去應對壓力。

這個及時救火的措施,可以是肢體上的安撫和安慰,最簡單的,比如擁抱孩子,拉着孩子的手,讓孩子更有安全感;也可以帶着孩子做一遍深呼吸,慢慢調整自己的呼吸節奏,讓孩子感覺到自己的情緒是在可以在掌控的範圍內,一步一步消化的。

在照顧孩子的情緒過程中,一定要給予孩子足夠的時間。

這段時間開學,Eric同樣也出現了入園焦慮,每次送他到學校門口,他都會拉着我的手,不捨得,希望我可以陪着他。我會在分別前,花一點時間和孩子擁抱一會兒、溝通一會兒、帶孩子看一下週圍的環境;即便最後我們還是會離開,但這些細節都可以幫助孩子安撫和舒緩情緒。

不急,有時纔是最有效的情緒安撫策略。讓孩子感覺到自己的不安和哭泣,爸爸媽媽都看在眼裏,這時,孩子也可以感受到平息的力量。

那對於看起來入園期間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但一回到家卻各種耍賴、哭泣和鬧騰的孩子來說,壓力又該如何化解呢?

我的建議是,我們一定要反覆地告訴孩子,“媽媽也愛你”、“媽媽也想你”。正面迴應孩子內心焦慮不安的想念,讓孩子明白,不管分開了多長時間,這份思念和愛意也一樣在彼此的心間。

幫助孩子把壓力可視化

破解問題壓力網

在情緒調整結束後,我們就可以着手處理壓力問題了。現實中,這一步當然不容易。但不管孩子的壓力是什麼,我們都可以陪着孩子,把問題和處理的過程“可視化”,一起把下面三個步驟做起來:

◇ 引導孩子對問題做出真實的評估

有時候,我們的孩子可能被未知的恐懼、突然地分離等狀況嚇到了,但實際上問題並沒有他們想的那麼嚴重,所以幫助孩子們真實地理解他們所面臨的狀況,對於緩解壓力很有幫助。

對於入園焦慮,我們可以幫助孩子建立日程表,來了解一天的安排。

可以嘗試向孩子介紹幼兒園一天的作息是什麼,讓孩子知道幼兒園每天會有什麼不一樣的活動,這些預見性和可期待性,都會增強孩子對新環境的好奇心和適應力。

孩子開學半個月還在哭哭啼啼怎麼辦


最關鍵的,針對孩子的分離焦慮,一定要和孩子約定好接送時間。

像我家孩子每天2點都會被老師準時送到校門口,那時候全部家長都會守在門口,如果來晚了,孩子就會跟老師坐在校門口的板凳上等家長,這個體驗對孩子來說其實一點都不好。

所以當我們和孩子約定接送的時間時,最好不要失約。想想每次孩子看到在校門口等待着的我們時臉上的笑容,真的能讓我們都融化吧。

在幫助孩子理解真實狀況時,我們也要注意一些用詞的微妙之處。比如,給孩子描述情況時,要儘量做到公平公正,不要爲了讓孩子減少恐懼而把事情講得過分輕鬆,這樣反而會起到反作用。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接送。如果下午我們確實沒有辦法接送孩子,需要換成其他人,那麼可以提前告訴孩子,哪怕告知的當下孩子痛哭流涕,但也需要向孩子坦白,並且接納孩子的這份難過。

對於孩子來說,我們的每一次真實和坦誠,都可以變成孩子內心的最堅固的“相信”,只有毫無保留,才能讓孩子明白,原來不管發生什麼事情,爸爸媽媽始終不會騙我。

◇ 將壓力拆解,讓孩子感知面對的全過程

我們可以給孩子準備好一個“壓力盒”,這是一個幫助孩子緩解長期壓力的好辦法。

“壓力盒”是什麼呢?其實準備起來很簡單,我們可以找一個透明可密封的盒子,比如說保鮮盒。

當孩子覺得難受的時候,可以和他一起打開這個盒子,說出他們無法忍受的事情,把這些事情裝進盒子裏。如果你發現,孩子的入園分離焦慮持續超過20天了,那壓力盒就可以做起來了。

記得要選擇透明的盒子,在心理學上這是一種心理暗示的作用:壓力是可以看到的,可以掌握的。這個過程,可以幫助孩子明白,原來我們可以看見壓力、拆解壓力,一步一步地面對它。

我們還可以引導孩子想想自己在幼兒園裏期待的事情,一件一件的列出來。然後運用“階梯”的圖示,把長期目標變成一系列的短期目標。比如當時我跟孩子設計的階梯是這樣子的:

孩子開學半個月還在哭哭啼啼怎麼辦 第2張

每當孩子完成一個小目標,就可以移動一下箭頭。箭頭可以用便利貼代替。當我們把整座山都“爬完”的時候,就知道原來我們的目標已經達成了。

學齡前的孩子學會拆解目標是很重要的,我們可以通過這個方法讓孩子明白,碰到一些問題的時候,我們不僅可以解決它,還可以分步驟減難度地去完成。

配合這個圖示,我也會告訴孩子,“沒關係,我們可以一步一步慢慢走”。鼓勵孩子先走出第一步,邁出第一個臺階很重要,行動的過程,就是尋找機會的開始。

即便入園焦慮對於孩子來說,有很多不知所措的因素,但一旦孩子有了計劃,那麼這些不確定因素就會被確定下來,孩子也會感覺輕鬆不少。

但這不代表要推着孩子迅速完成任務。孩子需要重新發現新的美好,這對孩子來說,其實是一種學習上的體驗式旅行,蝸牛走得慢沒關係的,但爸爸媽媽一直都陪着孩子去感受整個旅行,這也是我們最終對孩子產生持久影響的關鍵因素。

◇ 用孩子看得到、感受到的方式去重溫過程

可視化的過程,不僅僅適用於處理壓力的當下,每一天我們都可以利用親子時光,幫助孩子鞏固這份抗壓的勇氣。

我們可以通過畫圖的方式,和孩子一起梳理幼兒園一天所發生的事情,如果老師有及時貼幼兒園的照片或者視頻,也可以跟孩子一起回放。

這麼做可以幫助孩子清楚每天幼兒園裏自己所期待的事,並且形成一個鏈接,原來幼兒園的生活,也可以變成“和媽媽之間的話題”。

這也是傳遞思念的好機會。當我們和孩子一起回憶一天所發生的事情,也別忘了告訴孩子,媽媽的想念、牽掛和關注一直都在。

我最喜歡和我家兩個孩子談的事情,是我們都在一起努力。因爲我自己是職場媽媽,所以對我來說,我對孩子牽掛,也會讓我更高效地完成工作,然後在親子時光裏盡情、專注的陪伴孩子,這份力量,也是我在和孩子們分享睡前故事的過程中會傳遞的信號。

我始終相信,孩子一直都在觀察、並且模仿我們。而孩子的效法從來都不是簡單的行爲複製,他們會感受到我們是如何面對生活、如何迎接挑戰的,這份從不割裂的影響力,能讓孩子在需要獨立去成長的時候,飽含力量地前行。

幫助孩子找到確定的目標、學習的動力,讓孩子期待這學校裏的好朋友和喜歡的老師,都會讓孩子重新愛上幼兒園。

與此同時,我們也可以讓孩子明白,我們的想念會如影隨形,他們在學校的生活,所做的努力,我們看得見,即便我們沒有在一起,但彼此都互相牽掛着,這就是緩解入園焦慮最重要的事了吧。

孩子,希望你能學會獨立行走,也能懂得互相牽掛的意義。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