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學前教案 > 感恩節:怎樣對寶寶進行感恩教育?

感恩節:怎樣對寶寶進行感恩教育?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2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3~6歲對於人一生來說,是個性傾向和道德情感形成的萌芽時期,是培養良好品德行爲的最佳階段,因此在孩子幼小、純潔的心田裏種下“關愛”“感恩”的種子。

感恩節:怎樣對寶寶進行感恩教育?

讓孩子不知不覺間意識到父母及其他成人所做的事情並不是理所當然的,自己不僅要學會關愛他人、更要懂得回報。

讓 “感恩的心”伴隨着孩子的一生健康成長,是家長的責任和義務。

目前隨着獨生子女教育出現問題的增多,很多家長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的重要性,但是,對於怎樣進行感恩教育還是比較茫然的。

結合自己的經驗,我想給家長朋友一些建議。我想,進行感恩教育,必須將它與愛心教育、禮貌教育結合起來,三者水乳交融,缺一不可。從孩子情感的角度來看,禮貌教育和愛心教育是前提和基礎,感恩教育是兩者的深化和昇華。而對孩子進行教育,必須與他們的生活實際相聯繫,空洞的說教沒有任何意義,因此,從孩子的認知社會的第一個窗口——交往對象入手進行教育,教育效果是很理想的。總起來說,就是:感恩教育,禮貌教育、愛心教育三結合,從其主要交往對象入手,由近及遠(即由親人到老師、同伴、再到親人的同事、陌生人等),由具體單獨的個人到團體、集體、社會等,效果很好。具體來說,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努力營造充滿愛心、感恩之心的親情關係

家庭中,家長對孩子的影響最爲持久、深遠。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最真切、最具說服力,孩子的感受也是最深刻的。因此,家長的身體力行勝過一切言語,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孩子的心是敏感的,他能敏銳地感受到成人的情感態度。家庭中,爸爸媽媽之間的情感關係、 爸爸媽媽和孩子之間的情感關係、爸爸媽媽和老人之間的情感關係是孩子感受最爲深刻的情感關係了,這對孩子的一生有着深遠的影響。這決定着孩子能否對親人產生依戀和信任感,也決定着孩子今後以怎樣的情感態度面對各種社會關係,更決定着孩子今後有沒有愛心、有多大程度的愛心、感恩之心。

作爲家長,我們應該自然而然地的建立積極向上的親情關係。比如,爸爸媽媽之間恩恩愛愛、相互理解、相互關心牽掛;家長努力與孩子之間建立寬容而不縱容、關愛而不溺愛、平等民主、嚴慈相濟的親子關係;家長對老人充滿尊敬、關愛與感恩之情。這些情感關係不是說出來的,而是用實際行動體現出來的。在一般的家庭中,尤其是家長對待老人的情感態度和行爲對孩子的愛心、感恩之心的影響最爲直接、最爲深刻。日常生活中,我們自然而然就做的,比如:經常帶着孩子看望老人,還孩子一起給老人買禮物、生活用品等,經常陪老人散散步、給老人捶捶背揉揉肩、給老人洗衣做飯、打掃衛生等。這些細小的事情,孩子很小時,就看在了眼裏;當孩子稍大些時,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就可以鼓勵孩子去做這些事情。在做這些小事的過程中,孩子會逐漸體會到家長對老人的孝敬、關愛之心、感恩之心。也正是在日常生活的影響、薰陶下,孩子那顆感恩的心已悄然萌發了。

  二、以生日爲依託,進行感恩教育

家庭中,老人、父母、孩子,每個人的生日,都有着重要的意義,不論是對家長而言,還是對本人而言。以生日爲依託,讓孩子懂得回報,是進行感恩教育的好機會。

比如,孩子稍小時,家長用自己的語言和行動告訴孩子:孩子的生日正是媽媽的受難日,孩子是在爸爸媽媽的愛河中長大的,自己過生日時要給爸爸媽媽一份驚喜、表達感恩之情。當孩子稍大時,就可以給孩子講講媽媽懷孕的辛苦,生孩子時的感受、感想,還可以和孩子一起觀看寶寶出生的錄象。再如,當自己過生日時,家長特意請老人來,送給老人一份驚喜,說些感恩的話。再請老人講講過去的遇到的困難,過去有趣的事情,家長小時候的 事情等,讓孩子意識到親情的珍貴,當然,孩子會意識到很多問題。當老人過生日的時候,家長和孩子一起給老人過生日,也讓孩子爲老人獻上自己的“禮物”,讓孩子和老人親熱親熱,說說心裏話。家長還可以陪老人玩他們喜歡的娛樂活動或運動項目,也可以幫助老人實現他們未曾實現的願望。當孩子過生日的時候,我們可以爭取孩子的意見,請他想辦法給家長一份驚喜,這份驚喜可以是一個甜甜的吻、一句甜蜜的悄悄話、一次服務如洗腳捶背等、也可以是自己的愛心小製作等等。還可以建議孩子在幼兒園裏,和老師、小朋友一起過個特別的生日。另外,可以在孩子生日那天,和孩子一起獻愛心,給貧困山區的孩子或者殘疾兒童捐款、贈書、贈送玩具等等。這樣,孩子漸漸地就由家庭走向了社會,由對身邊親人的關愛擴展到了對他人的關愛。

  三、以節日爲依託,進行感恩教育

父親節、婦女節、兒童節、老人節、教師節、建軍節、國慶節等節日,都是對孩子進行感恩教育的契機。而且,這些節日活動,能潛移默化地讓孩子由關愛單獨的個人擴展到關愛個人所屬的團體或集體乃至社會。

當孩子還小時,我們可以結合生活事例,講講這些節日的來歷。孩子稍大時,可以給他講一些感恩的故事、一起閱讀此類文學作品、觀看相關的影視資料,以豐富孩子對這些節日的知識、深化他們對節日的瞭解。再和孩子一起回憶生活中點點滴滴的事例,讓孩子切實感受到、體會濃濃的親情、友情、師生情、軍民情等,讓孩子學會珍惜,學會用實際行動來回報,以表達感恩的心。在這些節日之前,家長可以提醒孩子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如美術、畫信、動作、語言等)表達感謝、感激、感恩之情。或者,和孩子商議好怎樣過。這樣,孩子纔不會感到倉促,教育效果會更好。

比如,父親節之前,媽媽先幫助孩子回憶和爸爸在一起時發生的有趣的事情,回想爸爸都爲家庭立了什麼功。然後,再私下裏和孩子一起製作節日賀卡,或者建議孩子用自己僅有的零花錢給爸爸買一份禮物,可以讓孩子給爸爸畫一封信,想說的話可以讓媽媽代寫,也可以讓孩子送信時講給爸爸聽。孩子一定會對爸爸有個更深刻的認識,必定會爲爸爸的節日積極做準備。這些對爸爸而言,絕對是特大的驚喜,對孩子而言,也總是難以忘懷的。

老人節時,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通過故事圖畫書、網絡影視資料瞭解老年人的生活狀況。有條件的可以帶孩子去老年公寓看望老人,幫老人幹些力所能及的活。當然,家長也可以建議孩子所在的班級,一起去老年公寓看望老人,相信這樣的活動會讓孩子受益特別大。這時候,孩子對人、對人生、對社會就會產生許許多多的問題和看法,但是,孩子的關愛之心只能有增無減。

教師節、兒童節時,我們可以建議孩子表達其感恩之情和節日的祝福。比如,和小夥伴互贈小禮物、爲福利院的兒童獻愛心,給老師說句親熱的話或給老師捶捶背、端杯水、送上自制的小花、節日賀卡等等。建軍節時,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觀看相關的電視節目,給孩子講戰爭的故事,讓孩子感受生活的來之不易,意識到“前人栽樹,後人乘涼”,進而產生愛黨之心、感恩之心。國慶節時,可以帶孩子去北京天安門,看莊嚴的升旗儀式,參觀博物館,登長城等等,讓孩子瞭解祖國的歷史,滲透愛國思想。

  四、以生活事件爲依託,隨機進行禮貌教育和感恩教育

日常生活中,同事、親戚朋友及其子女、甚至陌生人也是孩子交往的對象。家長在待人接物時的言行舉止都影響着孩子。家長要鼓勵孩子有禮貌地與人交往,對其友好、幫助、關愛表示感謝,給別人添了麻煩時,要表示道歉等等。再如,醫院裏給孩子看病的醫生、給孩子打針的護士,經常看到的交警,馬路上的清潔工,還有在外吃飯時的服務員,在商場裏買東西時打交道的銷售人員等等,雖然他們都是陌生人,但是,也應該讓孩子認識到他們工作的重要性,並讓孩子學會運用常用的禮貌用語。對於孩子不禮貌的行爲,家長應及時糾正。在這種情況下,進行隨機教育,效果最好。

另外,生活中發生的國家大事,我們同樣應該加以關注,比如,我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被炸,日本教科書事件,我國“神舟五號”“ 神舟六號”載人飛船的成功發射,國家領導人的換屆、出訪,沙塵暴、海嘯現象等等,都可以在平時看報紙、看電視新聞的時候,就可隨時豐富孩子各方面的知識,歷史知識、環保等,幫助孩子理解現在發生的事情,從小就培養孩子愛國、愛護環境等等。

由此可見,感恩教育就蘊藏在生活中,就蘊藏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關鍵是,我們家長要做個有心人,從自身做起,抓住教育契機,以榜樣的力量影響孩子。任何心靈教育、育人教育都不是一躕而就的事情,而是持之以恆進行薰陶、教育的自然結果,感恩教育也不例外。

其實,幼兒時期的教育,尤其是感恩教育,就要做到“潤物細無聲”,達到“水到渠成”這麼理想的教育效果,自然應該是在真實的生活環境中,而家庭正是一個最爲理想的教育環境,家長千萬不能錯過。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