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學前教案 > 不要總是糾正孩子的錯誤!很多父母悔不當初

不要總是糾正孩子的錯誤!很多父母悔不當初

來源:寶貝周    閱讀: 5.0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孩子越大,父母們會在孩子身上發現越多需要糾正的錯誤、缺點。這一趨向,涉及到孩子的“學習”相關問題時,尤其得到突出的呈現。

我有一個朋友,她算是很不錯的媽媽了。情緒平穩,民主,花了很多心思去陪伴孩子成長。然而,近來,她在親子閱讀這件事上,卻遇到了一些障礙。

不要總是糾正孩子的錯誤!很多父母悔不當初

她說:“有些書我擔心她讀不懂,讀不透,所以我會邊讀邊跟她溝通。可她好像很不耐煩。這陣子甚至都不太願意看書了。”

我問:“你說的“溝通”,具體是怎麼進行的?”

她回答:“我就是會問,你覺得這句話表達的是什麼意思?她會講她的看法。如果她說的不錯我就表揚。如果不對呢,我就會去提醒她。”

我明白了。

這對母女的親子閱讀,似乎遇到了很多親子間會遇到的問題,那就是,父母都很喜歡詢問。他們認爲,在自己的引導下,孩子的學習效果會更好。

面對父母的詢問,孩子的內心經歷着什麼呢?

對孩子來說,父母的所謂詢問和引導,更像是種監督和檢查。這樣的督查,很輕易地將孩子置於這般境地:如果他去回答了那個問詢了,就會感覺自己做錯了事,犯了錯。這讓孩子很不舒服。根據人“趨利避害”的本能,孩子自然想要逃離這種糟糕的體驗。

這就是爲什麼,我的那位朋友的女兒,要抗拒讀書。

我看到過太多父母,他們看起來溫柔和善。的確也是出於好心,他們希望去幫助孩子更好地進步。然而,我同時也能觀察到,一旦這些父母有這樣去幫助、引導、糾正孩子錯誤的時候,很多孩子就立刻變得緊張起來。小心翼翼,一臉不安的神色。

在這些父母眼裏,也許孩子就是得靠大人時時鞭撻才能健康成長的懵懂無知小兒。但是,你若肯蹲下來,會看到一個內心世界無比豐富且敏感的孩子。

知道嗎?你的孩子很清楚自己懂得的事情很少,能做的事情更少。這個真相隨時會讓他感到丟臉、挫敗,甚至痛苦。所以,做父母的如果反覆在提醒孩子、試圖引導孩子,甚至爲孩子糾錯,其實就是在不斷地、強制性地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弱點和無能。

所以,對孩子來說,一個太聰明的父母可不是什麼好事兒。不少孩子因爲有一個過於優秀的父母而感到深深的無望,因爲他們再如何努力,如何嘗試,都無法超過父母,或者讓父母真正滿意。

也有些孩子並不會陷入這般的挫敗和沮喪當中。面對父母的過多詢問,他們不會過於緊張,或者急於自我防衛,但他們會走入另外一個誤區,那就是,他們會以爲,最快樂的事情,不是探索和獨立思考本身,而是給出一個答案,讓大人高興。時間久了,這同樣會剝奪孩子自主學習和思考的機會。

上述這些父母,他們最缺的,是對孩子的信任。

他們不知道,其實孩子有自己的成長方式。給孩子合適的環境、探索素材,他們絕大多數情況下,都能依靠自己的能力掌握要領。

比如,讀一本繪本,孩子一開始並不能理解多少內涵。但是,對於畫面和故事所傳遞的那個味道,他卻能獲得很多不確定的直覺。

如果我們給孩子足夠的時間,讓孩子在放鬆的、不怕被糾正、不擔心被幹擾的環境下去探索、去學習,那麼,孩子就有機會去檢驗、確定、加強自己的直覺,並使這些直覺成爲他們真正的認知體系的一部分。

孩子的認知就是這樣在反覆探索和試錯中發展的。

反之,如果我們不斷去向孩子提問:這句話是什麼意思?那句話是什麼意思?你看看是不是還有更多細節你沒看出來?

這些問題會給孩子的直覺施加過多壓力,並干擾這些直覺,直到使之消失。時間長了,要麼孩子會反抗,就像我那位朋友的女兒一樣。要麼孩子就順從了父母的引導,並且得到一個認識:我無法獨立理解任何東西,我的所有知識都必要依靠我的爸爸媽媽才行。

這樣的結果,一定不是父母們真正想要的。

孩子從一個柔弱的小嬰兒,成長爲一個強有力的成年人,這過程中,要學習多少東西。走路、說話、閱讀、獨立生活、人際交往,興趣愛好,工作技能,等等。如果你都去引導、都去糾錯,忙得過來嗎?

現實告訴我們,沒有父母的糾正,絕大多數孩子都靠着自己一路過關斬將闖過來了。

他們會去嘗試,去犯錯誤,然後再親手去糾正自己所犯的錯。

即使一個父母再擅長去引導孩子、糾正孩子,孩子自己糾正的錯誤,還是要比大人幫忙指出來的,多得多。

說到這裏,我想提的一個很典型的例子,就是孩子口吃。

在孩子語言學習期,一般在3、4歲前後,特別容易結巴。因爲他們的智力在快速發展,但是語言、詞彙儲備還跟不上。尤其男孩,說話磕巴是常有的事。我兒子這個年齡就是如此。當時親戚朋友就會來勸我,說,你孩子說話這樣子,你得別一別(糾正)他啊。

好在,我瞭解我孩子的情況。很快,我跟身邊的人達成一致:聽他講,不做任何評論。

半年後,我的孩子,他就能完全流利地表達自己了。

完全靠的他自己。

所以,下一次,當你看到孩子唸錯了一個字,答錯了一個題目,做錯了某個操作步驟,請一定緩一緩,別急着去提醒,去糾正。

我們的孩子,正在通過自己獨特的角度看世界。一切對他們而言,都是不確定的。他們需要這個探索、嘗試和犯錯的過程。

如果我們的引導太多,詢問太多,糾錯太多,甚至太過於嚴厲,那麼很可能會給孩子幫了倒忙。因爲我們的“幫助”只能傳遞出一種質疑和不信任,會暗示給孩子:他們的直覺和判斷是不可靠的,是需要被監督和校準的。這很容易損傷孩子的理解和判斷能力,而不是像我們想當然認爲的,會對孩子有所助益。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