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學前教案 > 你真的理解你的孩子嗎?

你真的理解你的孩子嗎?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4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孩子的性格情緒比行爲能力重要

我和太太很關注孩子的情緒。小孩子的性格需從小打基礎,小時候的烙印,比如安全感,會影響他一生的性格。因此無論發生什麼事情,我們都會先處理孩子的情緒,再處理孩子的行爲。比如兩個孩子打架了,我不會先跟他講打人是不對的這些說教式的東西,而是先問發生了什麼事?是不是讓你有什麼情緒?你是感到悲傷,還是生氣、害怕?先要讓孩子把情緒表達出來,讓孩子理解自己的情緒,然後再教他如何去處理這種情緒,最後再回到剛纔發生的打架這件事情,探索打架背後的原因,應該怎麼做,給他一些行爲的引導。

我對新教育的瞭解也是通過太太,她是一名大學教師,自從有了孩子後,她就很喜歡研究孩子的心理髮展和教育。她也會跟我做一些分享和交流,比如跟孩子父母的關係,孩子和其他同伴之間的關係等等。

你真的理解你的孩子嗎?

愛,自由和邊界教會我們如何與孩子相處

其實新教育有很多流派,但主旨都是尊重孩子的意志和獨立人格,激發他們的潛能,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等等。但每個不同流派還是有一些自己獨特的地方。

蒙特梭利教育是以兒童爲中心,反對以成人爲本位的教學觀點,視兒童爲有別於成人的獨立個體。它採用的是混齡教學,不同年齡孩子會相互模仿、學習,養成兒童樂於助人的良好社會行爲。在教學過程中會採用豐富的教材與教具。

瑞吉歐意大利,強調情緒和社會實踐,核心理念是關係(relationships),即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與身邊事物的關係,它強調孩子一直在尋找意義(searching meanings),關於自身,關於身邊的人事物,鼓勵教育者創造機會讓孩子去構建自己的語言(build dialogue)與身邊的人或事物進行交流。

華德福教育倡導和培養靈活的思考,藝術的活動,實踐的能力,以及對人類心靈的呵護和理解。藝術,音樂和園藝是它的主要課程。它經常把幼兒園建在農村,沒有電,也沒有IPAD,就用花瓣樹葉來做教具。

你真的理解你的孩子嗎? 第2張

在中國,上海和北京的新教育做得比較好。北京的孫瑞雪是蒙特梭利流派,她的兩本奠基之作《愛和自由》和《捕捉孩子的敏感期》可以幫助我們更加了解自己的孩子。而我最欣賞的是李躍兒,已經60多歲了。她傾向於瑞吉歐流派,新教育做了20多年。她尊重每一個人,重視孩子精神心靈上的指引,和行爲習慣的指導。她是美術教育家,對美的要求很高。微信上可以搜到她的公衆號——芭學園,裏面有很多很優美的音樂,孩子都非常喜歡。另外還有上海的童年匯,創始人叫大陸,是一個腦科學博士,她在幼兒的腦力開發有很多研究,帶領小孩探索科學和世界,重視培養孩子的空間感和對自然的熱愛等等。

你真的理解你的孩子嗎? 第3張

雖然捱打,但童年還是很幸福

小時候我特別調皮,父母是雙職工要去上班,放暑假的時候就把我一個人反鎖在家裏,因爲太無聊嘛,我就幹壞事。那時在學刻窗花,我就拿着一把小小的美工刀把家裏唯一一套的皮沙發全都劃花了,差點沒被家人打死。

我六年級的時候就會打麻將,初一開始打撲克,但成績還挺好的,所以我爸還經常買遊戲機跟我一起玩。從小到大我都生活在一個很自由的環境裏,對很多新東西都願意嘗試,因爲我不害怕。有些人不願意嘗試,是因爲害怕,做錯了會被打。我雖不會因爲做錯事被打,但會因爲幹壞事被打,我太搗蛋了。比如小學一年級的時候,老師讓我用被字造句,我說,我被抓去坐牢。老師就蒙了,後來回來就被揍了。

我老爸特別能玩,他是個孩子王,經常都陪我們玩。那時候家附近幾棟樓的小朋友們都會跑來我們家玩,老爸會陪我們一起打牌,下棋,玩遊戲。老爸以前是個裁縫,手很巧,會做手工。他跟我女兒前兩年玩得比較開心,最近相對少陪她了,因爲迷上手機了(哈哈哈)。

我認爲我的童年還算比較幸福的,安全感還是很足的,沒什麼陰影。

你真的理解你的孩子嗎? 第4張

教育孩子一定不能偷懶

雖然被打沒有留下什麼陰影,自己做壞事,也確實該被打。每個孩子都有自我修復能力,捱打的心理傷害沒有那麼嚴重啦。

但現在有的家長爲什麼會打罵孩子呢,其實是家長在偷懶。他不願意犧牲自己的時間,就採用簡單粗暴,表面上看起來最快速最有效的方法,而懶得跟孩子講道理。孩子經常會胡攪蠻纏,這很正常,TA們的發育還沒到能完全控制自己情緒的時候,就算一直跟TA講道理,有時候TA氣不順怎麼都講不通。那這時就需花很多時間給他疏導。很多家長是不樂意的,因爲這會佔用他大量的時間。比如我正在看電視,孩子在旁邊吵,一種選擇是我過去打他兩巴掌,他害怕了就安靜了,另一種選擇就是我先不看電視,去跟孩子講道理,講了半小時回來發現比賽已經結束了,我就很鬱悶。

我們經常認爲孩子不懂事,但是經過研究證明,孩子在兩歲的時候已經完全可以講道理了,他只是比較難控制自己的情緒,並不是聽不懂你說的道理。不要把他當成小孩,而是真的要把他當成大人,跟他去聊天溝通。這樣是能實現你想要的效果,而且對孩子和父母來說都是一種正能量的加強。孩子也有安全感,大人也會修煉地更平和,更有耐心和溝通力。

你真的理解你的孩子嗎? 第5張

無理解,不教育

小孩子大吵大鬧都是有理由的,很多家長會認爲這是孩子不乖的表現,但其實不是,根源都在父母身上,你並沒有很好地理解孩子。

舉個例子,大人回到家,把門啪的關上,孩子就突然開始大哭大鬧,大人也搞不懂爲什麼。耐心跟孩子溝通後,就會發現孩子只是因爲這個門一定要由他來關,你不能幫他關。有的大人就會覺得孩子不可理喻、不講道理,但如果瞭解孩子心理教育的,就會知道孩子此時正在經歷秩序的敏感期,他在建立整個社會邏輯和秩序的時候,你打亂了他的秩序感。

若是遇到這種情況,你對孩子大聲吼,說你不能哭,再哭就揍你。確實有用,孩子就不敢哭了。但這時他的情緒就被壓下去了,他想表達的意願就被壓抑了。慢慢地,他就不想跟你溝通了。孩子會想,我連哭都沒有用,你都不理我,那我還跟你說什麼呢?

我老爸有時會抱怨說孩子很不乖,經常叫他抱。但我覺得不會啊,孩子沒有經常叫我抱,有時他叫我抱我不理她,她就自己走啦。那爲什麼孩子會挑人抱呢?其實根源還是在家長自己身上。孩子就像一面鏡子,模仿的是大人的行爲,折射的是大人的問題。後來我觀察了一下,有一次我們一家人一起出去玩,我躲在背後。出電梯走不到200米,我女兒就說哎呀,我腳痠走不動了,我爸立馬一把就抱起來了。之前孩子三歲的時候我帶她去泰國,全程走下來一點問題沒有啊,怎麼可能走這麼一點就腳痠呢?我爸就說都走這麼久肯定酸了。這其實就是大人要抱,而不是孩子吵着要抱的。慢慢孩子就產生這樣的印象,跟爺爺出去就一定要抱。

應對“隔代教育“,對老人多一些理解

以前覺得跟父母混合教育孩子會有矛盾,覺得自己帶肯定會更好,父母老一套方法會寵壞孩子。最開始我們會指出他們的問題,然後就會發生衝突,弄得大家都很不愉快。後來,其實換個角度想,我們自己做不到全職帶孩子,那老人家願意幫我們帶,我們是很感恩的。我們用我們的方式帶,老人家帶的時候用他們的方式帶,帶得高興就好了啊,我們也不說什麼了。但免不了有時候還會有點衝突啦。

有個很好玩的例子。我媽很喜歡給孩子餵飯,她覺得這樣比較快。但我們是要求孩子自己吃的。一天早上,我媽在一樓喂孩子吃飯,喂到一半的時候,孩子聽到二樓媽媽要下樓的腳步聲,就立馬把碗搶過來,自己吃。媽媽走下來,孩子就說,媽媽,我自己在吃飯哦。

現在我們覺得,老人家都是愛孩子的,他因爲很愛孩子,纔會造成他一些行爲和表現。如果我們指責他的行爲,那其實是在漠視和抹殺他背後愛孩子的那顆心。孩子是很敏感的,他對於情緒的體察是遠勝於成人的,他很擅長用心去感受周圍的環境。

當我們當着孩子的面指責老人家的行爲時,一方面會對孩子造成困惑,另一方面老人家會不知所措,他不知道該怎麼帶了,我們很多育兒方法他是做不到的。他沒有經過這方面的訓練和學習,他不知道怎麼有效和孩子溝通。這樣慢慢就會讓他愛孩子的心變得小心謹慎,而不敢去充分釋放他心中的那種愛。當你在束縛老人家的時候,孩子也能感受到你在束縛老人家。對孩子來說,是會影響到孩子的安全感,以及對世界的認知和信任。

其實,孩子的行爲都可以慢慢改變,但是性格是不可以改變的,除非發生人生鉅變。家長應當更多的關注孩子的性格和情緒,而不能捨本逐末,太過於關注行爲,而抹殺掉孩子的性格。保護老人對孩子的這顆心,也是愛孩子的方式。

你真的理解你的孩子嗎? 第6張

每個孩子都是天使,純淨我們的靈魂

有另外一種家長是我很不贊同的,把孩子丟給老人家,樂得清閒,你愛怎麼帶去怎麼帶,帶成怎麼樣我反正無所謂。這樣我很舒服,我今天可以去看電影啊,旅遊啊,日子過得很逍遙,老人家愛帶就讓他們帶咯。

帶孩子確實很累,但也很有收穫。孩子不僅僅從我們這裏獲取了關愛和照顧,他也施與了我們很多能量和愛。與其說我們教孩子,不如說孩子教會我們很多道理。透過孩子明亮的眼睛,你會發現自己纔是那個無知者。這個世界本來很簡單,是我們把它過得複雜了。孩子讓我們重新審視生命的意義,也賦予我們第二次成長的機會。爲了TA,我們變得更有耐心;觀察TA,我們瞭解人之初的本真模樣;愛TA,讓我們成爲最棒的自己。

刀爸說

多木是一個非常愛玩的爸爸,小時候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調皮大王,這和他的“孩子王”爸爸不無關係。一個父親,若是在孩子幼年時給予了充分的陪伴與關心,他就是一個成功的男人。

● 小時間 ●

現在的多木,是一個對家庭有擔當的男人,他坦言,“我是把家庭放在工作之上的。” 如此坦然地說出自己真實想法並引以爲豪,這在處處以標榜拼搏事業的中國男人中並不多見。因工作關係,和家人相隔兩地,每到週末,就心急火燎地趕回漳州帶女兒。這樣的男人,真心希望咱中國多一些,再多一些。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