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學前教案 > 媽媽,我不歡迎客人來我們家!

媽媽,我不歡迎客人來我們家!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5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以前孩子奶奶和我們同住時還好,老人家勤快,沒事就跟在孩子後面歸置各種玩具書本。這兩年奶奶回老家了,我家務纏身,又忙又懶,加上倆娃總在搞破壞,所以家裏一向不夠整潔。

所以我常跟親戚朋友說:歡迎來我們家玩,但是一定要提前給我打電話,讓我收拾收拾屋子,不可以搞突然襲擊。

媽媽,我不歡迎客人來我們家!

於是,每當有親戚或朋友要來家裏做客,我都要提前“大掃除”,把那些從各個櫃子抽屜裏跑到桌子和茶几上的雜物,一樣一樣送回“老家”去。

把那些躺在掃地機夠不着的角落裏的小垃圾和灰塵,全部送到垃圾桶裏去,給花澆澆水,把白色的沙發擦乾淨... ... 做這些事情時,我總喜歡叫兩個孩子一起幫忙,如果諾曦爸爸在家的話,當然也要被抓壯丁,大家按照工種分類,或承包一個小區域。 我挺喜歡這種一起勞動的感覺,一家人爲着同一個目標努力,熱火朝天,幹勁十足,平時還真很少有這樣的機會。 通過幫忙收拾屋子,鼓勵孩子做家務,鍛鍊孩子的同時能順便把家裏打掃乾淨,並讓孩子對家庭事務有參與感,還能讓孩子體會到對客人的尊重。 想起我小時候,每次家裏有客人來,父母都是隆而重之:提前收拾好房子,儘可能地準備豐盛的飯菜,並提醒我們姐弟一會兒誰誰會來,要怎麼稱呼,讓我們要懂禮貌守規矩,別慢待了客人。 偶爾去親戚家做客,也有很多的規矩要遵守,媽媽會在我們出發前耳提面命,叮呤囑咐。

總之,在我的心裏,做客和招待客人,都是一件隆重的事情。

媽媽,我不歡迎客人來我們家! 第2張

因爲房子比較大,所以節日親戚團聚或假日朋友碰頭,常把我們家作爲據點。因此,我們比以前更經常地進行“大掃除”。 前不久有老家的親戚來上海出差,順便來家裏玩,我照例招呼小曦和小諾一起收拾,給她們指派不同的任務。 我看見小曦慢吞吞地整理沙發,就忍不住催促她:“你動作要快一點,客人一會兒就來了。” 誰知小曦一本正經地跟我說:“媽媽,我不喜歡有客人來我們家。” 聽到這句話我很詫異,我一直以爲兩個孩子在我的培養下,應該跟我一樣是很好客的呢,所以很納悶地問她:“爲什麼呀?”

小曦略帶不滿地說:“因爲每次有客人來,我們就要不停地打掃衛生,收拾房間。爲什麼要這樣呢?你不覺得這樣很假嗎?我覺得家裏本來也不亂啊,不可以讓客人直接來嗎?”

孩子的話引起了我的深思,是啊,爲什麼客人來一定要打掃屋子呢?其實客人根本不會注意到客廳的角落是否乾淨,窗臺上有無落灰。 再者說,有兩個孩子的家庭,即使髒亂一點客人也是可以理解的吧。

其實,就我自己的經驗來說,過於整潔的環境會讓我拘束(當然我們家即使打掃過,也達不到這個程度),同樣,過於隆重的禮節,過於熱情的主人,都會讓我束手束腳,望而生畏,下次再也不想去做客了。

媽媽,我不歡迎客人來我們家! 第3張

我的本意,是想通過身體力行讓孩子明白“掃榻相迎”的意思,讓她們懂得一些待客之道。

卻沒想到過猶不及,孩子只體會到了客人來之前的緊張準備,以及媽媽的催促叮囑,感受不到客人來有什麼樂趣與“好處”。

因此不僅沒有讓孩子變得好客,反倒讓她不歡迎客人的到來,真是事與願違啊!
仔細想想,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類似的“過猶不及”導致事與願違的事情呢。 比如有些爸媽常不顧孩子的意願,強迫孩子分享他的玩具或零食,本意是通過這樣的“示範”,讓孩子學會並習慣分享。

卻沒有想到這樣做,只會讓孩子體會到分享的“痛苦”,完全感覺不到分享的樂趣,結果導致孩子越來越不願意分享。

媽媽,我不歡迎客人來我們家! 第4張

有的父母希望孩子有禮貌,總是要求孩子見人就打招呼:阿姨好,叔叔早,爺爺再見,奶奶慢走。如果孩子不願意打招呼,則會遭到父母的批評。 殊不知那些我們認識的人,對孩子來說可能是完全的陌生人,不願意向陌生人打招呼,不是人之常情麼?勉強孩子只能招致他的反感。 再比如孩子寫作業拖拉磨蹭,父母不做深層次的分析和培養,只是口頭上反覆催促,讓孩子不勝其煩,併產生“寫作業是爸媽的事情”這樣的錯覺。 想到這些,我跟小曦停下了打掃工作,開始心平氣和地討論,最後我們商定:今後減少迎接客人的打掃工作,家裏稍稍收拾就行了。

從那以後,我只告訴即將來做客的親朋好友:家裏比較髒亂,要有心理準備哦!

事實證明,他們並沒有因此覺得我們不好客。

而另一方面,客人來了後,小曦沒有怨言,會比以前更主動地幫着洗點水果,倒杯茶水等,也是巨大的進步哦!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