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行爲心理 > 當孩子喜歡模仿各種人物角色時父母們該怎麼辦

當孩子喜歡模仿各種人物角色時父母們該怎麼辦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8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人類具有很強的模仿性,在我們還小的時候就能夠體現出來。那麼問題來了,當孩子喜歡模仿各種人物角色時父母們該怎麼辦?一起來看看吧。

當孩子喜歡模仿各種人物角色時父母們該怎麼辦

之所以說孩子是父母的鏡子是因爲在模仿是孩子與生俱來的能力,0-6歲這階段被稱爲兒童“兒童模仿敏感期”,因爲在該階段的孩子中樞神經和大腦結構正處於高速發育的階段,所以對外界所聞所見都比較敏感。

特別是在孩子的2歲後,是大腦發育的最佳時期,有敏銳的觀察力和洞悉事物本質的能力,因此在該時期家長一定要多觀察孩子的周圍環境,必須儘自己做大努力給孩子營造一個健康的成長環境,否則孩子很容易就會沾染一些惡習,思想也會有所扭曲,很容易就會做出一些令人意料不到的傻事。

家長們平時一定能注意到自己的孩子有時候會莫名其妙的學各種動物的叫聲,並做出一些奇奇怪怪的動作,而且還樂在其中,拉着自己一起扮演。

其中最爲典型和常見的例子就是孩子都喜歡過家家,扮演父母或者醫生和患者等角色,這些都是孩子耳濡目染的結果,孩子通過觀察自己的父母平時的言行舉止或者電視人物劇情來模仿人物的言行舉止,而且還一板一眼,十分有模有樣,讓人覺得有拿奧斯卡最佳演員獎的潛質。

如果家長髮現孩子有模樣別人的趨勢時,就要注意孩子所接觸的事物是否是利於孩子身心發展,並通過後期的指導來增強孩子的模仿能力,開發孩子的大腦思維和提高孩子思考問題的能力,家長千萬不要忽視孩子這些幼稚的過家家行爲,因爲裏面蘊藏了許多令你們意想不到的大學問!

孩子在模仿中能更好的理解規則

就拿孩子模仿小商販賣東西來講,裏面蘊含了許多經濟問題,即使孩子不是很瞭解,但是在一系列的模仿中,孩子能快速的掌握經濟中的一些規則,知道要怎麼喊纔有什麼買,怎麼賣纔有人要,所以在以後的財商學習中,孩子能更快的掌握和理解相關經濟理論。

孩子在模仿中能更好的理解他人

小孩子很難做到理解他人,即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而模仿能讓孩子清楚的意識到自己的壞毛病,並能立即的改正過來。

就比說在《爸爸去哪兒》中,張亮讓天天扮演村長,而自己飾演愛在村長講話時搗亂的天天,就這簡單的角色扮演,讓天天立馬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並主動的改正過來,正是這簡單的模仿,讓天天學會了推己及人,站在他人的角度理解他人的感受,這其實是一個不斷的自我完善的過程,讓天天變的更加的懂事和善解人意。

孩子在模仿中能學習到許多技能

爲什麼小孩子是學習外語的最佳時期?原因很簡單,就是小孩子的天性就是喜歡模仿,所以在不斷的耳濡目染中,孩子會有意識的去主動學習和模仿外語的發音,因此孩子會在沒有任何人指導的前提下,自主學習到許多技能。

再比如說孩子在看電視劇時,會從中學習到遇到人身危險時打110向警察求助;遇到生命危險時打120求助;不能闖紅燈,一定要綠燈的時候才能過斑馬線等等相關的生活技能,這些技能都是孩子自己通過觀察和模仿發現的,所以會比父母告知記得更清楚。

模仿能讓孩子變的更加的聰明,但這一切都需要家長耐心的引導。家長要時刻注意孩子所接觸的事物,孩子看的電視劇一定不能有暴力、黃色情節出現,要保住孩子所聞所見都是健康的,否則很容易就會造成悲劇,比如有新聞曾爆出十歲的女孩模仿光頭強,用電鋸鋸傷自己的妹妹;

小男孩模仿動畫片人物,認爲自己能飛,從樓上跳下,導致死亡等等一些孩子模仿失敗的案例,其中最大的責任就是在於他們的父母,如果在孩子模仿鼎盛時期,父母沒有加以引導,孩子很容易就會思維扭曲,因判斷不清事情的真僞好壞,會輕易做出一些極端的傻事。

當然最重要的就是父母自己本身了,孩子接觸最多的就是自己的父母,所以說父母自己在平時要多加註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儘量不在孩子面前做出暴力、粗俗的行爲,也不要在孩子面前說一些低俗的話,因爲孩子很容易就會模仿你們的舉止形態,沾染一些你們的惡習,不利於孩子往後的身心發育,對孩子的人生觀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