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行爲心理 > 這些日常行爲讓孩子更孤僻

這些日常行爲讓孩子更孤僻

來源:寶貝周    閱讀: 4.4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這些日常行爲讓孩子更孤僻
  調查顯示,寫日記、網聊成爲中小學生最常用的傾訴方式。  寫日記、網聊、沒人時自言自語,是中小學生最常用的傾訴方式;75%以上的中小學生想說心裏話時,首選傾訴對象不是父母;一半以上的中小學生最想向父母傾訴學習上的收穫或困惑……  近日,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知心姐姐”教育服務中心,對全國20870名中小學生進行了以“傾聽孩子心聲”爲主題的問卷調查。針對上述調查結果,專家表示,雖然現在家長十分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但家庭教育主要集中在孩子的學習成績上,而忽視了親子間心靈的交流,這對孩子成長的影響遠大於學習成績。  說教+嘮叨——  孩子不願主動與父母交流  派派是某小學五年級學生,在父母的要求下,他每天放學後要上奧數、劍橋少兒英語等各種培訓班,週末還要練鋼琴、學畫畫。“我太累了,而且培訓班太沒意思了。”派派最喜歡製作輪船模型,可父母卻認爲這是“玩物喪志”,每次上培訓班用派派自己的話來說“就像上刑場一樣”,“一點兒效果也沒有”。  當問派派爲什麼不把自己心裏的想法告訴父母時,派派說:“唉,他們理解不了我的想法,我說了也白說,反而會被他們借題發揮訓我一頓。”  派派的例子並非個案。“傾聽孩子心聲”問卷調查結果顯示,2萬多名中小學生中,只有26.73%的人表示自己有了心裏話最想告訴的人是父母,同時49.56%的中小學生最想對關係好的同學、好朋友說心裏話。此外,有13.84%的中小學生選擇把心裏話埋在心裏,5.61%的孩子選擇跟網友傾訴。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扮演着重要的教育與社會化的角色。在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首席教育專家、“知心姐姐”盧勤看來,當孩子在成長中遇到困難或者有困惑時,最先想到的傾訴對象肯定是父母。如果家庭缺少交流,孩子的心裏話沒有渠道傾訴,長期如此容易導致親子間的隔閡。“因此,父母應該平時多關心孩子的情緒和狀態,積極主動地與孩子交流溝通。”  調查還顯示,在傾訴方式上,面對面聊天、寫日記、網聊、沒人時自言自語是中小學生最常用的4種方式。“隨着互聯網的日益普及,網上聊天、寫網絡日誌、在博客空間留言等,都是孩子們常用的交流方式。這也在客觀上造成了孩子有了心裏話會首選同學、好朋友的現狀。”盧勤表示。  父母的居高臨下式的說教和嘮叨,是孩子不願和父母交流的主要原因。調查顯示,近九成中小學生願意對別人說出自己的心裏話。其中58.47%的孩子願意說心裏話並能找到人說,31.75%的孩子願意說但找不到合適的人。  簡單+粗暴——  家庭關係中缺乏平等寬鬆的環境  當孩子有機會向父母傾訴心聲時,他們通常會選擇什麼樣的話題來傾訴呢?調查顯示,超半數中小學生最想向家長傾訴“在學習上的困惑或收穫”。排在第二位至第五位的分別是:對爸爸媽媽提出意見或建議、人際交往中的經歷、對未來人生的困惑及對身體發育和生理問題上的疑問。與此同時,另一份在家長中開展的調查顯示,近九成的父母表示,自己最想聽到孩子傾訴在學習上的心得或困惑。  “學習壓力過重、家長對學習關心程度過高、關注方式不當是造成半數孩子最想傾訴學習話題的主要原因。”知心姐姐教育服務中心主任祝薇表示,學習之所以成爲孩子最願意跟父母傾訴的話題,並不是因爲孩子對學習“情有獨鍾”,而是在就業壓力嚴峻、競爭激烈的社會大背景下,學校、父母、孩子自身都在承受着巨大的學習壓力。只要這樣的現實環境不改變,學習就永遠是父母和孩子之間繞不開的最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話題。  同時,父母對孩子學習的過度關注和不當關注,又會造成對孩子其他成長問題上的忽視甚至漠視。“這折射出在部分家庭中,孩子與父母之間缺乏一種對等的、寬鬆的、暢通的傾訴環境。”祝薇說。  在調查中排名第二的傾訴話題恰恰是“想對爸爸媽媽提意見或建議”。從中也可以看出,一些孩子對父母在家中的所作所爲有着不同的意見和看法想表達。祝薇說:“在這些孩子看來,先改變父母的觀念和言行方式,接下來纔有可能真正敞開心扉,向父母傾訴其他心事。”  吸蓄+引導——  家長要成爲吸納孩子心裏話的“海綿體”  “現在的孩子真是越來越難養了!”在親子間如何溝通的問題上,家長也有話要說。家住西安市高新區的高女士,女兒今年上初三。她告訴記者:“只要我們問得稍微多一點,孩子立刻就是一臉的不耐煩。有時看到孩子情緒低落,我們也不敢問,生怕哪句話問不對了,刺激了孩子,影響她中考。”  對此,祝薇認爲:“每一個家長都是最愛自己孩子的。家長不是不願意與孩子溝通,只是家庭缺乏溝通氛圍,某些家長也缺乏與孩子溝通的技能。父母要使自己成爲吸納孩子心裏話的‘海綿體’,既能吸蓄,又能過濾引導,這纔是一種有價值的愛。”  “現在你的主要任務就是好好學習,別老想着玩”;“我們上班掙錢多不容易,你要好好學習纔對得起父母”;“你看看人家某某,這次數學又考了100分”……這些是許多父母經常“教育”孩子的話。  “面對孩子,許多父母常常會不自覺地變成或居高臨下或苦口婆心的說教者,心裏話也變成了對孩子的各種要求。這樣的話說出來,就算再語重心長、情真意切,孩子又能真正體會多少呢?”盧勤認爲,其實家長換一種教育方式,效果可能會更好。  盧勤說:“老師是除家長外孩子最熟悉的人,應該充分發揮教師在家庭教育中的指導作用。舉辦家長學校,不能僅僅是在口頭上‘教育’家長,而應是向家長傳授系統、科學的家庭教育觀念和方法,幫助家長根據孩子的心理、生理特點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案,正確處理與子女的關係,避免家庭教育走入誤區。”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