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孩子孤僻不合羣怎麼辦

孩子孤僻不合羣怎麼辦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4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孩子孤僻不合羣怎麼辦?爲什麼孩子會孤僻不合羣,家長理解嗎?作爲家長來說,誰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天生活潑開朗,善於交際,這樣的孩子也許更討人喜歡。

實際上在現實中,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個體差異存在,有活潑開朗的孩子,也有內向收斂的孩子,有的孩子喜歡獨來獨往不喜歡跟別人相處,其實這只是孩子性格的一種表現。

家長要理解孩子的“不合羣”

知乎上看到一個問題:你的孩子不合羣怎麼辦?這顯然是一個家長的焦慮,想要在網上找尋答案,原本以爲會有很多父母給出自己養育孩子的意見,沒想到在下面看到一個“孩子”給出這樣一段回答:我打小便是不合羣的小孩。自幼起,便吃了不少不合羣的苦,更是聽遍了「長大後你這樣要吃虧」的話,我曾信以爲真,在初入大學時,爲了合羣,成爲「討好型人格」,後來,沒人跟我做朋友。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幾度人際關係受挫後,我乾脆放飛自我,成爲最不合羣的那個人。

所以,傳聞中畢業後整宿舍人抱頭痛哭的畫面我沒體驗過,我在大四時,忍受不了宿舍的惡劣環境,拿到一筆稿費,毫不猶豫搬了出去,幾個月後畢業,我提前飛去了上海面試,畢業酒會和畢業典禮都沒參加。刻意煽情的場合,只會讓我不自在,不會讓我感動。

孩子孤僻不合羣怎麼辦

21世紀的今天,“人際交往”技能已被列爲孩子的基本情商之一,假如孩子孤僻、不願意跟他人交往,很多父母就會很緊張,再加上有對比心理:“別人家孩子都那麼活潑可愛,我們家孩子怎麼就不行呢?”這樣一來父母就會越來越焦慮,有時候會說出一些極端的言辭或者做出一些極端的事情,想以此來“刺激”孩子,改變孩子性格。

比如有的家長會怒斥自己孩子“你怎麼這麼沒用?”“你看別人家孩子都那麼合羣,你要向別人學習。”等等之類的言語。還有一些家長就如開頭所說的那位朋友一樣,強迫孩子去跟別的孩子一起玩。可是,家長往往越強迫,孩子越退縮。

實際上,天生具有內向、孤單氣質的孩子,內心的情感是極爲敏感和細膩的,在獨處的世界裏,他們往往很享受這種自得其樂、不被外界打擾的狀態。所以作爲家長,首先我們要接納孩子的這種狀態,以正確的眼光來看待每個孩子的個體差異。

同時我們要知道,一個人能否適應社會,取決於是否具備健康的人格,它建立在正確的自我認同感之上,而這些都來自於最直接的養育者和身邊的人對自己的評價。

孩子每天被父母嘮叨“不合羣”、“沒朋友”,被強迫“主動找別的小朋友玩”,孩子就會認爲自己就是這樣的人,在心理負擔加劇的同時,自信心也逐漸崩塌。

與其強迫孩子改變,不如接納,發現這樣性格孩子特有的優點,如洞察力強、專注、執着、心思縝密、有想象力等等,發揮他們自身的獨特優勢,另闢蹊徑,以他最舒服、最適合的方式融入集體和社會。

正確的引導有助於孩子的人際交往

很多孩子剛上幼兒園時,都都經歷分離焦慮期,在此期間孩子會出現情緒不穩、不願與人交往甚至反覆生病等狀況,這都是正常的。

從兒童發展心理學的角度,4,5歲後孩子會以合作遊戲或協同遊戲爲主,如果等孩子到了這個年齡階段,已經過了分離焦慮期,孩子依然拒絕與人交往,那麼家長就要重視起來了,是否是你或者老師忽略了孩子的情感需求。

1964年,美國華盛頓大學兒童心理學家K. Eileen Allen曾經有過一項經典的研究。研究對象也是一位就讀幼兒園的小女孩。

老師們反應說小女孩幾乎從不和其他小朋友玩耍,大多數時間跟老師待一起。Allen決定通過一種“正強化”的方式來糾正小女孩不合羣的行爲。

即當小女孩偶爾跟其他小朋友接觸時,老師們會對小女孩這一行爲表示認可和贊同;相反,爲了減弱小女孩對老師的關注,當小女孩表現出對老師的親近行爲時,老師採取了不關注的態度。在老師們這兩種態度下,小女孩表現出跟其他小朋友接觸的次數上升。

爲了檢驗小女孩的行爲是否因爲正強化作用的結果,所以Allen在第二階段撤銷了正強化,即當小女孩跟其他小朋友交往時,老師們沒有表揚,這階段從實驗人員記錄的數據顯示,小女孩跟其他小朋友交往的次數有所回落;第三階段,實驗人員繼續對小女孩進行正強化,結果小女孩跟人交往的次數再次上升……小女孩不合羣行爲最終得到了糾正,她也習慣了跟其他小朋友玩在一起了,並且也較少黏老師了。

有的家長看似在鼓勵孩子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可是真正等孩子跟別人接觸的時候,又害怕自己的孩子受傷,或者害怕別的小朋友欺負自己的孩子,又或者從事玩沙子之類易弄髒衣服的活動,害怕孩子弄髒衣服讓孩子強行中止。家長過於保護孩子,其實也是造成孩子的性格孤僻原因之一。

家人應儘量放手讓孩子跟人接觸,並在接觸的過程中刻意忽略對孩子的關注,比如家裏來了小客人,讓孩子當小主人來招待對方,自己不要事事招呼周全;再或者帶孩子去參加一些集體活動,讓孩子獨自去體驗人際互助的樂趣,自己不要干預。

如何應對孩子的不合羣

在“自閉症”這個詞語被大張旗鼓地宣傳的年代,性格內向一點的孩子很容易被不明所以的人對號入座。所以,當孩子不合羣的時候,作爲家長要做的就是搞清楚孩子不合羣的原因,而不是輕易根據風向潮流給孩子貼標籤。

家長應該多瞭解孩子,多跟孩子溝通,在理解和包容孩子的同時,有效地運用智慧幫助孩子克服性格中的不足,下面就給父母們推薦幾種方法:

家長要主動親近孩子,多跟孩子交流

孩子的說話能力是交際能力的核心,因爲人與人交往,最直接的形式就是說話。如果孩子會說,說得好,那麼孩子就會比較有信心,與人交際成功的機率也會變大。因此,父母平時要多引導孩子說話,有意識地跟孩子交流,訓練孩子的說話能力。

現代生活節奏快,父母都比較忙,可能沒有多餘的時間跟孩子溝通和交流,那麼這種情況下,就餐時或者睡覺前都是親子溝通的好時機。

父母可以在吃飯的時候跟孩子聊一聊自己的想法、最近的規劃,問一問孩子的意見,有意識地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意願。也可以在睡前問一問孩子今天幼兒園有什麼新鮮事,今天在學校做了什麼。

有的家長爲了顯示自己作爲父母的權威,不允許孩子頂嘴或者反駁自己。其實,孩子在反駁家長的時候,也是需要通過大腦思考加工的,這對孩子來說是一個邏輯性培養的過程。所以,一般愛頂嘴的孩子邏輯性都不錯,思維更敏捷。

多給孩子提供同他人接觸的機會

父母可以多做讓孩子與外界接觸的事情,比如讓他到鄰居家借東西、送東西等,孩子過生日時,也可以讓孩子邀請一些小朋友到家裏來玩,或者給孩子準備禮物讓孩子到幼兒園跟其他小朋友分享等等。

節假日也可帶孩子去公園或親朋好友家走走,積極創造條件讓孩子與小夥伴一起玩耍。開始時父母可陪伴在旁與他們一起做遊戲,當熟悉之後可讓他們自己玩。每次遊戲後父母都應比較誇張地表揚孩子玩得好、玩得有趣,使孩子在玩樂中感受到小夥伴的可愛以及集體的歡快。

給孩子創造當衆發言的機會

我記得自己上大學的時候,一度不敢與人交往,其實是我極度不自信的表現。有一次我們市場營銷老師要找一個同學上講臺模擬推銷一個杯子,就點到了我的名字。

當時聽到老師點我名字的時候,我非常窘迫,站起來臉紅到脖子根不敢上臺,市場營銷老師鼓勵我說:“沒關係的,今天不管你推銷得如何,只要你勇於突破自己,走上這個講臺,你就成功了。”

聽到這個話,我努力克服自己,走上了講臺,得到了同學們一陣熱烈的掌聲。從那以後我就克服了不敢與人交往的現象,變得自信大膽起來。

其實,幫助孩子克服社交難題,最立竿見影的方法,就是鼓勵孩子當衆發言。不可否認孩子第一次當衆發言時,會感到害怕和膽怯,但只要努力克服了第一次的心理難關,孩子就會漸漸忘記害怕,會主動與別人接觸起來。

孩子的社交障礙,大多與家庭和父母對他的態度有直接關係,所以我們作爲父母,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一定要用自己的耐心來尋找合適的方法,幫助孩子去克服性格中的缺點,這樣他才能成長爲一個心理健康的孩子。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