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行爲心理 > 孩子過度依賴手機怎麼辦

孩子過度依賴手機怎麼辦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0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現在很多孩子在小學的時候已經具備一臺高科技手機,甚至擁有其他電子產品。很多青少年都成爲了電腦迷和患上網癮,屏幕依賴症等。我們一起來看看這種情況的嚴重性。

孩子過度依賴手機怎麼辦

近日,一份調查引發熱議:全國約1億未成年人使用手機上網,超六成10歲以前"觸網"。同時,另一則新聞讓不少中國家長心有慼慼:英國年齡最小的平板電腦成癮症患者,僅僅4歲。看到自己的孩子也正與平板電腦和手機打得火熱,家長們憂心忡忡…

“網癮”、“屏幕依賴”,這些在信息時代出現的副作用越來越明顯。生理危害的可能、心理封閉的風險,讓家長們不得不絞盡腦汁與屏幕鬥法。鬥法如何得法,控制如何有度,這是擺在中國家長面前的新難題。

  九成以上未成年人使用互聯網

剛剛21個月的柚子寶寶,已不知不覺迷上了玩智能手機與平板電腦。“最開始是偶然當玩具給她抓着玩,不知怎麼就被她摸到竅門了,裏面有幾個小遊戲都會打開,還會自己點動畫片看。”柚子的媽媽有點苦惱,“這對視力發育肯定不好。”

類似的糾結,有大約1億左右的家長感同身受近日在滬舉辦的“機遇與困惑:全媒體時代的教育”公益論壇上,一份《中國青少年上網行爲調查報告》引發熱議。根據該《報告》,我國九成以上未成年人使用互聯網,超六成10歲以前“觸網”,全國約1億未成年人使用手機上網……

智能手機,已成爲未成年網民上網最重要的終端。可以預見,隨着移動互聯網的進一步發展和低齡人羣手機持有比例的提升,手機上網還將加速向低齡羣體滲透,其便捷性、隱蔽性使得家長對孩子的上網管理更加困難,對孩子的學習、生活造成的影響顯而易見。

  未成年人“觸網”年齡提前

專家分析,未成年“手機網民”的泛濫,家長需要負重要責任。

“很多家長爲了安撫吵鬧的孩子、打發時間,習慣性地將智能手機、平板電腦遞給孩子……”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心理學系副教授吳國宏坦言。

客觀來看,青少年長期使用多媒體終端,的確存在隱患。吳國宏直言,青少年自我控制能力相對較弱,容易沉溺其中,對網絡信息特別是不良信息缺乏判斷力。更重要的是,人與機器的互動多了,與社會的互動勢必減少,“越來越多的宅男宅女,需要把眼睛從屏幕上擡起來,多看看周圍的人和生活”。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兒童研究所所長孫宏豔曾在調研後公開表示,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觸摸屏更便於低齡兒童操作,大大提前了未成年人“觸網”和“觸屏”的年齡。

吳國宏分析:“這些電子產品激發了孩子的探索欲,又能滿足他們想要掌控的心理需求,實現一個孩子在現實生活中做不到的對周圍世界的操縱。”正因如此,很少有孩子經得住誘惑。

  緩解屏幕依賴不能靠“堵”

當然,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用手機上網,對未成年人而言,也未必就是“洪水猛獸”。

“任何東西都需要適度。”吳國宏認爲,只要把握好度,類似的多媒體終端反而可以“促進兒童在特定階段的感知發展、動作發展以及認知發展”。

進入全媒體時代,學生的學習方式悄悄地發生變化。上海市教委基礎教育處處長倪閩景就舉例說,自己的女兒現在讀高一,對心理學非常感興趣。課餘時間,女兒在網上扮演一位心理醫生的角色,傾聽網友煩惱,並在網絡上搜索、整合有效的疏導辦法,吸引了很多粉絲。“如今,多媒體也成爲教育資源的一部分”。

“"堵"是堵不住的。但科學技術永遠是中性的,關鍵看怎麼用。”技術進步勢不可擋,是專家們一致的觀點。

“如今的家長,不像現在的孩子一樣從小接觸這麼多高新技術產品,這是一個教育的新課題。客觀來講,我們的經驗還不足以應對技術的飛速發展,因此,這一代家長肯定會焦慮。”吳國宏提出,最理想的態度是“不要焦慮,不要把這種負面的情緒繼續傳染給下一代”。

而專家們提出的對策也殊途同歸,那便是“立規則”。如吳國宏便認爲:“家長可以放輕鬆,但有根弦一定要繃緊,那就是決不能沒有監控地讓孩子隨便玩,最好是把它變爲親子互動的一種,將其作爲教育的有益補充,以平常心替代"矯枉過正"。”

  專家提醒

上海市兒童醫院兒保科副主任陳津津表示,許多3歲以內的幼兒已經開始接觸電子產品。這些孩子還沒上幼兒園,平時在家,家長就會扔個iPad給他們玩,而幼兒的眼軸比較短,視覺系統發育還不成熟,如果在6到7歲以前常常用眼疲勞,極易讓孩子發生近視、散光、弱視或者斜視。臨牀上醫生經常遇到家長帶着喜歡“眯眼”“揉眼睛”的幼兒前來就診,大多數是因爲看電視、玩iPad時間過長引起。因此兒保專家建議,二三歲的孩子儘量不要接觸iPad之類的電子產品,大一些的孩子要限定時間,每次半小時,每天不超過1小時。

有些孩子經常一玩就是個把小時,有的趴在桌子上,有的窩在沙發裏,坐立姿勢不正確,長時間像大人那樣低頭“伏案工作”,容易導致脊椎、頸椎負擔加重,使得手部肌腱受損,關節部位血液循環速度降低,進而影響幼兒的生長髮育。陳津津指出,玩iPhone、iPad等電子產品的時間不宜過長,而且家長要及時提醒孩子保持良好的坐姿。

長時間沉浸在電子產品的世界裏,孩子們大部分都處在靜坐狀態下,體育活動的機會少,可能導致他們的身體免疫力下降,影響身心健康發展。

  損害渴望交流的天性

亮麗的圖案、吸引人的動畫、豐富的早教遊戲……幾乎沒有孩子不被光怪陸離的電子產品所吸引。用手機或電腦哄孩子,成爲許多年輕父母的“殺手鐗”。有的家長覺得,孩子沒有用iPad玩遊戲,裏面都是學習資料,例如兒歌、英語、成語故事等,“我是用在正途上啊”。

其實,這些高科技產品未必會讓孩子們更聰明,接觸更多知識,反而可能讓孩子過早遭遇交流障礙。陳津津從兒童保健的角度分析,3歲以前過早接觸電子媒體,會對嬰幼兒大腦發育有一定影響。“因爲,電子產品上信息變換太快,觸屏操作也很快,孩子往往還來不及想,就進入了下一個畫面,超過了幼兒的接受能力,而且沒有互動,長此以往,孩子會懶得去思考問題。”

“孩子面對的iPad是一個沒有任何生機、冷冰冰的屏幕。他玩得高興,他歡笑,有迴應嗎?沒有。他有些小想法、小心思,想和人分享,有迴應嗎?沒有。孩子的交往能力需要與人互動才能發展出來。”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兒保科主任徐秀明確指出,根據研究並綜合國內報道可以看出,iPad等電子產品給嬰幼兒帶來的弊遠大於利。

目前氾濫的電子產品,對孩子的影響不僅僅是生理健康方面的,更損害了孩子們渴望交流、與人溝通的天性。假如一個2歲的孩子每天花三四個小時與電子產品打交道,不是看電視就是玩iPad,即使活潑開朗的遺傳基因再強大,發展社會交往能力的“弱環境”也足以將與生俱來的能力剝奪殆盡。

最好用紙質材料促進嬰幼兒的智力開發,嬰幼兒翻書的時候,同時是在進行理解、記憶,在腦子中整合,而電子產品是一種被動的理解。國外研究表明,長期使用電子產品會對腦結構產生不利影響,因爲信息的傳遞需要在腦部分泌某種化學物質,而電子產品會對化學物質的分泌產生不良影響。

  關注早期交往“里程碑”

會不會走路,能不能坐,吃的夠不夠、好不好?對於3歲以前的孩子,家長們更多關注的是成長髮育“關鍵詞”。殊不知,孩子們的社交溝通能力也是在這個時期生根發芽。這些社會行爲和溝通能力包括:個人生活自理能力、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能力,認識自己(自我意識)、適應環境以及對他人或集體有利的建設性行爲,如:關心、分享、合作等。

徐秀指出,兒童早期社會行爲和溝通能力的發展,是奠定今後社交能力的一個決定性因素。很多人以爲社會行爲溝通能力跟孩子尤其是3歲以前的嬰幼兒關係不大,因爲他們許多話都說不清楚。實際上,嬰幼兒發育過程中,社會交往能力不僅僅通過語言,更多依賴其他方式如肢體、目光、情緒、撫觸等來交流。這些社交行爲和溝通能力,在兒童生長髮育的早期就開始孕育了。

過多使用電子產品,會讓孩子缺少語言交流。特別是低幼年齡階段的孩子,1歲半正是語言能力的爆發期,電子產品會剝奪他們的語言環境,造成語言發展遲緩,同時帶來社交能力、溝通能力上的障礙。就像人不是生下來就會走,而是要經歷擡頭、支撐、坐和站,最後纔在1歲左右走起來一樣,一個人日後擁有的良好社交溝通能力,也是從生命之初就“一步一個腳印”,並隨年齡增長而逐步放大。從嬰兒出生開始,家長如果像關注孩子每一步成長一樣,密切注意孩子社會交往能力的“里程碑”,將有助於孩子社交能力的健康發展。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