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你如何看待折磨式教育?樂嘉帶4歲女兒暴走76公里沙漠這樣好嗎

你如何看待折磨式教育?樂嘉帶4歲女兒暴走76公里沙漠這樣好嗎

來源:寶貝周    閱讀: 5.3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於樂嘉帶4歲女兒暴走76公里沙漠,作爲父母的你們有何感想?管子曰:“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大計莫如樹木;終身大計莫如樹人。”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虎爸們的折磨式教育是怎樣的?

管子曰:“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大計莫如樹木;終身大計莫如樹人。”

我是在朋友圈裏看到樂嘉帶着4歲的女兒,連續四天徒步,穿越張掖的沙漠。

你如何看待折磨式教育?樂嘉帶4歲女兒暴走76公里沙漠這樣好嗎

四歲的女兒,期間經歷了風沙大雨,大腿出疹子,腿腳都出水泡,累的直哭,晚上睡不好,外加蚊蟲叮咬等一系列磨礪,最終在自己父親強大的精神牽拉下,獨自走到了終點。

你如何看待折磨式教育?樂嘉帶4歲女兒暴走76公里沙漠這樣好嗎 第2張

從樂嘉自己發出的微博和後面接受採訪的意思流露出來,他決定帶着四歲的女兒在沙漠中走這一成的目的是:

“對我來講,靈兒如果能四天堅持下來,那是她上輩子修來的福分,如果她能堅持下來一天,我會覺得孺子可教;如果一天都堅持不下來,我只能對自己說,那隻能下回再教。但有一絲希望,我會在安全的前提下,讓她明白,作爲一個女孩,她這一生必須要學會獨立和堅持。”

你如何看待折磨式教育?樂嘉帶4歲女兒暴走76公里沙漠這樣好嗎 第3張

從樂嘉微博裏能看得出來,他是一個和女兒非常親密的父親,女兒從言行和心理上對他非常相信和依賴。於是,在整個過程中,他用了各種方式從精神和心理上支持並牽拉着女兒,因爲在一切開始之前,他目的明確:不能放棄。

艱難的4天終於過去了,連看微博的我們,都能感到真的艱難。樂嘉說:“我看到她衝刺到終點的那一幕,失聲痛哭。”

哭是一種通過複雜計算之後情緒宣泄的方式。可是這場情緒到底爲了什麼?

一定有爲了女兒吃的苦,一定更有爲了女兒克服萬難方能做到的感動和欣慰。事實上,如果有一天,他能夠冷靜下來,接受從客觀的角度去看待這個問題,他的失聲痛哭,更多其實是爲了自己。

因爲在這個過程中,女兒的堅持僅僅是一小部分的表象,更大的,更深刻的角鬥來自他本人。是他成功的克服了幾乎不可逾越的天然條件,幫助女兒堅持了下來。

一路走來這些的苦,都是在證明他在實現奇蹟的正確性,如果這算是一場勝利,那麼勝利的是樂嘉本人的價值觀。

一個成年人和一個孩子最大的區別就是,成年人可以通過自己分析來決定自己要什麼,孩子可以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但是孩子最只能通過周圍最親密的成年人的意願,來決定自己要什麼。

兩者之間關係微妙,但是絕對不是同一個東西。全天下的父母,都心知肚明。

由於樂嘉的名人屬性,所以這件事情迅速發酵,引起社會熱論。事實上,樂嘉並不是唯一的以這種另類方式教育孩子的父母,從樂嘉曬出來的照片中,就能看到同行還有其他的孩子,看起來也是年齡偏小。

我們說,帶着4歲孩子是去受折磨,難道5歲就是去娛樂麼?

你如何看待折磨式教育?樂嘉帶4歲女兒暴走76公里沙漠這樣好嗎 第4張

往遠裏說,近些年,我們也常常看到報道,有父母帶着年幼的孩子去四處徒步,騎車進藏,雪地打滾,萬里長奔……

在這個充滿了競爭和焦慮的社會中,狼爸和羊爸並存,虎媽和貓媽同路,父母們慌不擇路的搬出十八般兵器,只想找到那條通往正確的捷徑,把孩子變得出類拔萃的優秀。

關於這件事情的報道,網上紛爭不停。

反對的人指責樂嘉濫用孩子的體力。我覺得,每個孩子的體質、喜好和個性,都相差太多,就旁觀羣衆來說,我們真的無法判斷,樂嘉的女兒到底是否有步行76公里的體力。

譬如我家女兒子覓,春節假期,她也只有四歲半。有一天,她攀上獅子峯,1200級全是臺階走了8.4 公里;她還和我們一起徒步了11公里。不過這兩天不是連續的,每天也沒都有走到20公里,但是就我目測來說,如果可以把徒步,休息,孩子的興趣和注意力,結合起來,四歲一天走20公里是可行。

我反對樂嘉這種做法,原因是我看到樂嘉在評論這件事情的時候說:“只要過了這個坎兒,(她的)自信心也培養起來了。以後她做任何事情,就會告訴自己要堅持。”

這彷彿說出了中國父母普遍的但是錯誤的認知:過了坎兒,一次做到,就是永遠做到。

事實上,教育之所以非常非常的難,那就是因爲教育是一個從量到質的變化,一次兩次偶然的做到,只能證明我們有做到的能力,但是完全不能證明我們會有意識的去做。教育的目的是形成系統和規範,一次接着一次的反覆,一直到條件反射。

所以教育的最重要的是能夠被複制,並且多次被複制!

對於樂嘉四歲的女兒來說,這次徒步一定會給她的人生留下一些印記,但是在她自己長大成爲成人,可以獨自做出判斷之前,沒有人能夠判斷出這些印記是正向的還是反向的。

然而今天能夠肯定的是,絕不是四歲時走了76公里,這個孩子就可以充滿自信,這個76公里只不過是成長的路上的一個單獨的腳印。

爲了走而走,爲了年齡最小徒步到底的挑戰目的而走,或者爲什麼不知道什麼具體意義,只是覺得孩子憑空的吃了幾天苦,就可以變得獨立,自信,堅持並充滿勇氣,這只不過是一場父母本人的春夢,想讓孩子變成一個有自信心,而且人格完整的成年人,那還需要不停不休的走下去。

你如何看待折磨式教育?樂嘉帶4歲女兒暴走76公里沙漠這樣好嗎 第5張

在今天中國的觀念中,教育被分成了兩個層面:應試教育和另類教育,但卻都懷着同樣的目的:快速有效培養精英,進化階級。

應試教育的形式比較常見,就是拼學習,進名校。口號就是爲了分數,我們可以萬劫不復。

另類教育的形式相對少見,大約就是讓孩子接受與衆不同的教育體驗,挑戰孩子的極限,以期望激發孩子們深藏的第六七八九級靈異的能力,就像是樂嘉說的,“孩子的潛能真的是無限的,我也想不到”。

我自認是一個應試教育的受害者,我一直有懷疑應試教育的傾向。我不反對通過教育改變出身和階級的目的,至少這比幾千年來以血緣來決定命運的奴隸和封建社會更公平。

我有循規蹈矩的父母,我從來沒有接受過另類教育。但是我卻是認識一些接受過另類教育的人,成年之後一旦進入社會,散落在人羣中,如果不介紹,真的看不出他們和別人有多大不同。

無論是應試教育,還是另類教育,然而我反對的是:“教育極端化的追求的快速和有效”。

今天中國的教育,根本就是一本萬利的生意,父母是資方金主,需要羅列出一切辦法,找到那個所謂最快速,最有效的捷徑,而且還最好一次定型,才能一勞永逸!

一個正在拼娃的中產階級媽媽跟我推薦過一個專門給孩子上西方藝術史的課程,知名美術學院藝術系主任授課,一次三個小時,每個孩子都要上千。因爲教授會在三個小時內,講一遍西方藝術史最精要的部分,然後再指點一些有價值的觀點。

對於學了這麼多年畫的我來說,三個小時別說西方藝術史,連梵高一個人也講不完啊,另外藝術品鑑最有價值的部分是自己的觀點,而不是人云亦云的去附和別人的觀點!

我開玩笑說:“我讀研究生的時候,專門修過西方藝術史。要不我也開個課,可以講詳細一點,講一年?”

那個媽媽給我甩了一張她8歲女兒的時間表,“藝術史不加分!孩子一天就24小時,她總要吃飯還要睡覺!”

原來三小時的藝術史,根本就是在教孩子裝逼。不過家長們不這麼想,家長們覺得:“錢交了,只要聽了這個課,(她的)藝術感也就培養起來了。以後她在任何場合,就都有藝術品位。”

哎,這話怎麼有點耳熟?

管子曰:“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大計莫如樹木;終身大計莫如樹人。”

在這個功利的世界裏面,就算都可以變得快速、有效,唯一找不到捷徑的就是教育。

文明社會,讓我斗膽篡改一下聖人的原句,管子那句話是不是也可以這樣理解:

下等父母,育兒如谷;中等父母,育兒如樹,上等父母育兒如己出。

在教育中,最貴的其實父母耗費進去的人生,和錢和階級和勢力都沒大有關係。

寫在後面.

樂嘉是我很喜歡的一個明星,當年在非誠勿擾,我就很喜歡他的尖銳與純粹,從他走了之後,我基本就沒有再看過非誠了,孟爺爺一個人捧哏和逗哏,看着有點累。

通過非誠的片言碎語,我大概知道他的複雜而艱苦的人生歷程,能走到今天這一步真的有能力也有毅力。

然而,這一次我卻並不贊同他的做法,他和絕大多數父母一樣,把自身的意願強加在孩子身上。尤其是在他自己記錄的過程中,都能看出來,他在整個過程中,爲了讓孩子達到目的,真的用盡心思,不擇手段。

由此可以看出,他是一個多麼自負和激烈的父親,要知道世界上傷害最小的原生家庭,不是沒有愛,而是不寬容!

附樂嘉最新微博:

你如何看待折磨式教育?樂嘉帶4歲女兒暴走76公里沙漠這樣好嗎 第6張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