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一顆糖竟然可以預測孩子將來是否成功?

一顆糖竟然可以預測孩子將來是否成功?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非常好奇,這麼簡單的一個“棉花糖試驗”是否能夠檢測出孩子真實的自控力呢,什麼因素會影響了孩子們的決定和自控力呢?

棉花糖試驗

“棉花糖測試”,又叫“斯坦福棉花糖實驗”,它是一系列關於延遲滿足的心理學研究,最早是由心理學家WalterMischel在1960年代和1970年代初開始做,後來由斯坦福大學的教授主持。在這些研究中,孩子們被給予一個可以立即兌現的小獎勵,但如果他能抗住對這個獎勵的誘惑,忍耐一會兒(大約15分鐘或更久),就能得到更大的獎勵。實驗用的獎勵有時候是棉花糖,有時候是餅乾,或其他小孩子喜歡的東西。在後來的隨訪中,研究者發現,能夠爲得到更大的獎勵而暫時忍耐的孩子有更加出色的未來,包括更好的學習成績,更高的學歷,更健康的體重,或其他方面的成就。

看到這裏,你可能會想,立馬吃掉糖的小孩是因爲這個行爲符合孩子的天性,而能夠自控獲得延遲滿足的孩子是因爲足夠的理性。那麼先來看看“天性”和“理性”。

天性 vs 理性

想想遠古時期的人類,如果一個原始人類遇到食物,對於他來講,最正確的方法是什麼?

當然是立即吃掉。

要知道,如果當時即使在判斷決定上延遲了零點幾秒種,食物也有可能被搶走,即使沒有競爭者,但也沒有香料、鹽、冰箱用於食物的儲存。所以,對於原始人來說,最理性的做法當然是立馬吃掉,在體內妥妥地轉化爲能量。

在漫長的人類進化史中,這部分理性烙印深深的烙印在基因裏,成爲了我們的天性。所以,即使是成年人,即使在物質和食物已經如此充沛的年代,看到高熱高糖高鹽的這類在原始社會最爲寶貴的食物也會抑制不住衝動大快朵頤,成人都是如此,更何況小孩。

對於人類的小孩來講,不僅理性與規則系統並未充分建立,在剛出生的那一段時間,單從“軟趴趴、不會跳、不能跑”的生理結構來講,也要比起自然界大部分生物的後代都要脆弱的多。因爲人的大腦進化過快,人類擁有自然界最大的頭(腦容量)身比,而人類女性的狹窄產道和其他生理結構並未“同步進化”,所以從某種意義來講,現在的人類都是“早產兒”,無論是大腦還是其他生理結構及功能都未發育完全,比如一些高階的能力“自控和理性”,就還不具備。雖然夭折的機率上升,但是從另外一方面也給後天的養育帶來了更大的機會,讓人類後天可塑性大大增加,這也許是人類能夠統治這個世界的原因之一(參考《人類簡史》一書中的相關觀點)。

因此對於這種“理性”尚在發育中的小野獸,在大人的眼中,他們最難自我管束的,我們很多時候似乎拿他們毫無辦法:在牆上亂塗亂畫,拒絕洗澡,光着屁股滿屋亂竄。但其實,有研究表明,即使年紀很小的孩子,對事物的因果關係也有在當下符合其認識能力判斷 (所以不要簡單地認爲小屁孩都是調皮搗蛋鬼,其實他們是可以被管教的,只要方式正確)。

來看看下面這張圖即可明白其中的道理:

一顆糖竟然可以預測孩子將來是否成功?

人類大腦發育進程圖示

來源:Center on the Developing Child, Harvard University.

大腦發育遵從感知功能(視聽)→語言功能→高階認知功能這個順序,三項功能在胚胎期開始萌芽,但發展高峯期都集中在出生後的頭一年中,包括決策、自控在內等屬於“理性”的高階認知功能在一歲後仍有較大發展直至十四五歲既青春期基本結束,發展速度隨着年齡的增長呈下降趨勢。

這組試驗中的小孩雖然基本都是一羣處於4,5歲階段的“小野獸”,但根據大腦發育進程,無論是立刻吃掉棉花糖或是等了一會等不及或是最終控制住慾望獲得兩塊棉花糖的孩子在進行選擇並且做出決定時,其實都是經過了理性的思考,高階認知功能參與到了這個過程,並且選擇了當下他們認爲的最有利於自身的行動。但每個孩子的“高階認知”能力各有不同,最終這個行動不僅僅是基於孩子認知能力的“深思熟慮”,也會受別的因素影響。

“棉花糖試驗”,並不是關於糖果、零食、獎勵的研究,

而是關於要取得成就會遇到的狀況和影響抉擇的因素的研究。

如果不喜歡吃棉花糖呢?

——棉花糖的象徵意義

如果棉花糖對於不同小孩的誘惑力本身就存在區別呢?比如孩子本身不那麼喜歡棉花糖,或是在家他能經常吃到棉花糖,那基於常識判斷,他也可能通過測試。2011年,貝格雷和莎茨基(Begley, Sharon; Chatzky, Jean)小組在進行另外一個課題研究時,也間接證實了這一點。

實際上在做實驗室時,棉花糖不是唯一的獎勵,實驗者也用其他對孩子們具有誘惑力的東西作爲獎勵。並且“棉花糖”本身也不僅僅是一個糖果,它是一個獎勵。許多孩子都會在通過測試後,一臉驕傲地收起糖果說,媽媽知道他有得到獎勵一定會很高興。孩子得到的是讓人驕傲的獎勵,而不僅僅是糖果。

“棉花糖”在試驗中只是一個具有象徵意義的獎勵,它所象徵的是,期望獲得的成就。你甚至並不需要在意孩子是否通過“棉花糖”測試,因爲試驗所關注的,並不是關於孩子吃不吃棉花糖這個結果。吃不吃棉花糖只是一個呈現出來的現象,而不是試驗的的本質。如果你關注的是怎樣讓孩子通過測試,你便落入了應試教育常犯的錯誤——我們真正追求的不應該是一個好的分數,而是獲得成功的能力。

獲得任何成就,

都需要付出努力,

不能輕易放棄,

如果總是重眼前的利益,

可能輕鬆一時,

終究蹉跎一世。

- 想要看電視,不做作業,就難以取得好成績;

- 害怕辛苦不運動,就難以獲得性感的“人魚線”;

- 無法抗拒金錢的誘惑,又不踏實工作,就鋌而走險去犯罪;

……

自控力對成功的影響,以及什麼因素會影響你的自控力,讓你面對誘惑時不爲所動,能夠爲了更大的目標而堅持不懈,這纔是“棉花糖試驗”真正關注的內容。

環境的可靠性

那麼,除去由基因決定的大腦神經發育進程不同,還有什麼因素造成了孩子們認知的差別呢?

這也是一個相當複雜的問題,但部分答案可能隱藏在孩子曾經的經歷中,其中一個重要的,被很多學者提到的因素便是,環境的可靠性。

如果孩子不信任他能獲得更大的獎勵,或者擔心棉花糖被搶走?她會怎麼做呢?

眼前就有一顆棉花糖,

而未來能否得到兩顆棉花糖卻是個未知數。

斯特大學的研究者重新做了棉花糖試驗,他們決定來測試一下孩子對實驗者的信任對研究結局的影響。在做“棉花糖試驗”之前,他們將孩子們分成了兩組。

一組孩子經歷了一系列“不可靠”的事。比如,研究者給孩子一小盒蠟筆,並承諾給會他更大一盒,但是卻沒有;給孩子一個小的貼紙,說會給他一些更好的,但是也沒有。而讓另一組孩子經歷可靠的經歷,研究者承諾的更好的蠟筆和貼紙孩子們都拿到了。

你可以想象,這些經歷對後來做的棉花糖試驗的影響。那些有過“不可靠經歷”的孩子沒有理由相信研究者會給他第二顆棉花糖,所以理所當然會吃掉眼前的這一顆。

“可靠組”的孩子們的經歷讓他們對抗拒誘惑等待第二顆棉花糖更加樂觀,這是孩子們的小腦袋瓜作出的判斷。每一次研究者作出承諾,並且兌現了承諾,他都在向孩子的大腦傳達一個信息:1)等待是值得的;2)等待是能夠我做得到的事。不出所料,“可靠組”的孩子等待的平均時間是“不可靠組”孩子的大約4倍。

換句話說,讓孩子相信他能夠獲得更大的獎勵,那麼他纔可能被這個獎勵所激勵。這提醒了未來的研究者,需要找孩子們熟悉的、信任的人來做這個實驗。因爲實驗者的身份會影響孩子們的決定,而不是孩子們真實的自控力。

“蠟筆和貼紙”試驗也提示我們,影響孩子們作出選擇的因素除了本身的特質(比如由基因決定的神經發育的特質),還來源於他曾今的經歷和周圍的環境,並且這種影響大到不需要潛移默化,是可以很快就表現出來的。這說明,自控力是可以通過後天的教育培養的,哪怕是短期的“蠟筆和貼紙”的經歷,都足以改變孩子們的決定。

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構建出孩子對這個世界的認知與信念,影響他的決定。作爲父母,我們對孩子的影響力非同小可,我們可以通過信守承諾,無條件的愛,指導孩子設定合理的目標,爲他建立起前後一致的,可預測的環境。這樣做可以不斷對孩子的小腦袋瓜大腦強化這個認識:1)如果我堅持了好行爲,就能獲得回報;2).我可以的!

親子關係是否會影響孩子的自控力?

父母還孩子成長過程中扮演的角色至關重要,那麼與父母的親密程度是否會影響孩子的自控力呢?這也是研究者們常常關注的一個問題。有研究顯示,對一些沒有父親陪伴成長的孩子更傾向於選擇滿足當下,而非自控以獲得更大的獎勵 (Mischel, 1961)。後來的一些研究也發現孩子與父母的依戀關係與“延遲滿足”有關係,但是研究結果是矛盾的,一些研究並沒有發現這種的關聯。不過,研究發現一個有趣的趨勢:通過問卷,讓父母和老師對孩子的氣質類型和個性進行評估,那些被評價爲“不安全和矛盾的”孩子更容易選擇立即兌現獎勵,而那些安全感強烈的孩子更容易選擇“延遲滿足”。

我們可以這麼理解,安全感強烈的孩子更有可能延遲滿足(意味着更好的自控力),而很多研究提示我們,家庭之愛是孩子安全感的來源。

不僅僅是母愛,是愛,給了孩子安全感。

很多時候我們都在強調父母的愛對孩子的心理健康多麼重要,其實不僅僅是父母的愛,其他家庭成員的愛對安全感和應對挫折的“恢復力”的建立也非常重要,特別是在家庭發生變故的時候。

是愛,給了孩子避風的港灣。

如何抗拒誘惑是最困難的部分

是不是足夠理性就可以得到兩顆棉花糖?

如果你認爲信任、安全感、大腦的理性思維,就足以影響一個人的發展,抉擇,未來的走向,是否成功……那麼你的認識太簡單了。

儘管認知能力發展進程不同,但是最終,孩子們都會成長,在面臨很多問題時,大家會有常識性的選擇,比如,沒有人不渴望成功,沒有人不愛漂亮。

當你減肥失敗,是因爲不夠理性嗎?

當你胡亂潦草地完成作業,是因爲這樣可以獲得更好的成績嗎?

當你一次又一次戒菸,是因爲不知道吸菸的危害嗎?

當你用陌生號碼給前任打電話,卻一句話也說不出口,是以爲你們的關係還可以恢復如初嗎?

……

不是的。

理性告訴你不可以,但是行動卻不由自主。

即使孩子足夠信任實驗者,相信他的忍耐可以讓他獲得兩顆棉花糖,也有足夠的安全感,相信他的棉花糖不會被搶走,他怎麼抗拒本能的慾望,剋制自己不去吃掉眼前的棉花糖呢?這其實是棉花糖試驗關注的核心內容:孩子內在的控制力——自控力。

雖然孩子們還很小,但有趣的是,他們已經有很多辦法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去抵抗棉花糖的誘惑了,比如動動腳趾,看自己的鼻尖,唱唱歌,看天花板,和小夥伴聊天……他們已經有一定想象力可以勾勒出那個有兩顆棉花糖的美好未來,有一定自控力可以自我轉移注意力,剋制自己的原始慾望。你有沒有注意到,小嬰兒真的是做不到這些的,他們的需求都很緊急,說餓就餓,一餓就哭,再看看視頻中的那些孩子,他們在糾結,他們在忍耐,他們在遲疑……我們的孩子成長了,是的,他們終究都會成長的。

一顆糖竟然可以預測孩子將來是否成功? 第2張

自控力就像肌肉一樣可鬆可馳

有一些在某方面非常成功的人,在另一方面自控力卻很差,比如美國前總統克林頓。人人都會犯錯,在不同的地方。控制力有時候就像我們的肌肉一樣,你可以收緊它,也可以讓它放鬆。

你的孩子吃掉了棉花糖,是他無法自控嗎?也許他只是改變了注意,無所謂第二顆棉花糖了,他不想自控。這與前文討論的,孩子的理性選擇不同,在這裏,理性思考讓孩子知道兩顆棉花糖更好,他也可以是一個自控力很強的孩子,但是他覺得這個試驗太愚蠢了,棉花糖你自己留着吧,哥不陪你玩了。他可以主動選擇,要不要自控。

情緒管理和自控力

除了內心真實的渴望,還有什麼因素會孩子們爲什麼選擇自控,作出我們期待的行爲?會不會有一些孩子會迫於權威,想吃但是不敢吃?會不會一些孩子爲了取悅大人而不吃,而不是因爲自己內在的驅動力?很小的孩子就已經能夠察言觀色,知道大人們的期望了。所以“棉花糖試驗”也是一個有誘導傾向性的選擇題,好像老婆問老公,我胖不胖?老公知道老婆想要的答案。

人的內心世界就像一張密實的網,如何做到不迎合,不屈就,按照自己真實的意願生活?沒有人希望總是當冤大頭、老好人,而委屈自己。

關於“棉花糖試驗”,我覺得最有趣的不是那些潛在的因果關聯——關係錯中複雜,影響因素太多了,以至於我難以判斷它們孰輕孰重,我們在生活中也很難做到面面俱到。讓我覺得最有趣的,是以它爲基礎,發展出很多很多對自控力的研究,測試我們如何轉移自己的注意力,不貪圖眼前的安逸,或者控制負面情緒,堅持對理想的追求。

剋制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比如失戀時如何控制自己不去想念,如何戒菸。有能力管理好你的情緒,才能理清你內心世界的網,知道自己真正追求的是什麼,從而才能選擇,是否要自控。

“超人可以等待”

——榜樣的力量

也許不是棉花糖,是一個玩具娃娃,一次麥當勞,一次迪斯尼之旅,是媽媽的一個擁抱,一句稱讚……獎勵是一種我們常常用到的激勵方法,但是同樣一個獎勵,激勵的效果會因爲你附加它的意義而變得非常不同。

也是一個關於延遲滿足的研究,爲什麼超人可以等待?這個研究非常有趣,它包含了三個相關的試驗,孩子們被分爲很多組,以不同的程度對孩子們強調超人會怎麼做:戴上超人帽子,告訴他們超人的優秀品質是有耐心、不衝動,給他們看超人的短片,或者並沒有讓超人“出場”。發現有“超人”作爲榜樣激勵的孩子們能夠更久地自控,延遲滿足。

一個好的榜樣,讓孩子更能自控。

別忘了,你是孩子第一位老師,

如果不是最好的,也是孩子最不可或缺的榜樣。

最近和孩子一起去上音樂課,Music Together,這是一套有多年曆史的,非常成熟的早教課程。去之前大致瞭解了一下,它的設計是基於一定研究發現——儘管孩子可以向任何大人學習,比如語言和行爲,但從他們親密的人那裏,可以學得更快、更好。所以在音樂課上,你不需要刻意教孩子如何做,不需要帶着孩子比劃什麼動作,你只需要投入地參與進來,盡情放鬆地唱唱跳跳,你能起到的最好的作用是示範!你是孩子最好的榜樣。

如何培養“自控力”的小苗?

“棉花糖試驗”的相關研究非常多,研究報告告訴我們,延遲滿足,或者說自控力對於成功很重要。那麼,如何培養一個具備這樣特質的孩子呢?

屬於高階認知能力的自控力是在要到青春期才能基本發展定型,

爲何在幾十年後,仍然是那些當初吃到了兩塊棉花糖的孩子更爲成功?

僅僅靠調查問卷或者採訪去了解一個人,很難獲得真實的情況
因爲人們願意告訴你的往往和他們的真實作爲之間有很大差距。
有時候,行動更能說明問題。 如果基於“棉花糖試驗”的結果屬實,

那麼,孩子們在幼年就已經打下了自控力的基礎,

對成年後的自控力有着重大的影響。

培養孩子的自控力,我能想到的有這幾點:

不輕易承諾,不欺騙,不敷衍

從到“吃完飯就給個冰激凌”,到“得到5朵小紅花就可以去迪斯尼”,請遵守對孩子的約定;從“要罵髒話就不要呆在家裏”,到“再玩5分鐘就離開”,懲罰也要言出必行。當你堅持你作出的承諾,不論對她來說是好是壞,你的孩子會學會信任與尊敬你。

當你需要懲罰孩子的不當行爲時,不必大驚小怪,越是就事論事越好。言出必行,有助於孩子感到安心,因爲這建立了一個前後一致與可預測的環境。

正因爲要言出必行,在你干涉孩子在做的任何事情之前,特別是說“不可以” 和要懲罰的時候,問問自己是否真的有必要這樣要求。懲罰和規矩很重要,但只有在確實非常重要的時候才使用懲罰和規矩。

學會傾聽,鼓勵孩子做最真實的自己

情緒管理是培養自控力最重要的一課。人們的所有情緒,無論喜怒還是哀樂,都是在進化中保留下來有利於人類發展的因素。情緒沒有好壞,關鍵在於我們如何駕馭。

當孩子處於傷心、憤怒、焦躁、恐懼等負面情緒時,不是指責,也不是着急撫慰逗笑,而是主動聆聽,站在孩子角度,與孩子“共情”。此時,你和孩子應該是平等的,而不是站在“成人的制高點”試圖對孩子在你看來“幼稚或無端”的情緒加以控制。

認真傾聽,如果可以,把你認爲孩子心中可能的感受幫他們表達出來,有助於他了解和正視自己的情緒,緩和緊張,這也同時讓他們感覺受到尊重和安慰。好比你失戀了找朋友你哭訴,你是希望朋友告訴你“別哭了,咱們去逛街開心開心”,還是“你現在一定很難過,想哭就痛快的哭出來吧”,顯然,人們更願意聽到第二種。

當孩子在情緒管理等“高階認知功能”發展和塑造的階段,家長能夠幫助孩子正視並擁抱自己的情緒,給予理解和無條件的愛,無疑會讓孩子獲得強烈的安全感,並逐漸培養自我情緒調節的能力,增強孩子的“恢復力”。

正如洪水,長遠來看,一定是堵不如疏。

設定合理的目標,從點滴的小事做起

不切實際的目標容易讓人失去動力,因爲太遙遠了,努力也夠不着,不如放棄。如果等15分鐘可以得到第二顆棉花糖,或許可以試一試,如果要等一週,拿着手裏的棉花糖不能吃,去期待一個不確定的結果,你覺得你會怎麼做?

設定合理的目標,讓你可以從點滴的進步中得到持續的鼓勵。有可能通過努力做得到,纔有信心繼續堅持。想想之前在比賽中一直在自我激勵傅園慧吧,她的目標是比之前的自己做的更好一些。

好的價值觀帶來內在驅動力

讓孩子學着去了解什麼纔是他最想要的,成功的意義是什麼。內源的驅動力要遠遠比外部獎懲刺激更有效。一個真正成功的人往往是源於內心對成就、榮譽的渴望。如果你想帶孩子去海洋公園,就不要說,“你本週表現好,我就帶你去海洋公園”,這種蠢話。小朋友很快就聰明到知道她無論做什麼,你都會帶她去的。不要動不動就讓孩子“延遲滿足”,比如,明明今天可以給孩子買這個玩具,卻因爲想鍛鍊孩子的忍耐力,非要一週以後纔買給他。如果你當下覺得孩子的要求是合理的,你也願意滿足這個要求,那就滿足他吧。分清楚你想要給孩子的是什麼,孩子努力付出後真正收穫的什麼?努力是爲了得到媽媽的獎勵嗎,是爲了得到媽媽的愛嗎?不,這些都是媽媽願意爲孩子付出的。

一個真正善良正直的人,會發自內心地去幫助他人,不做傷害他人的事。如果總是靠獎品來驅動孩子去做出好的行爲,靠懲罰來壓抑不做壞事,你可能培養出一個投機者(沒有獎勵就不做好事)或者虛僞的人(不被人知道就做壞事)。

有一些事是孩子自己應該爲自己而做的,而不是爲父母,比如一定的家務是孩子應該做的,就不應該給獎勵,不過你們仍然可以以某種方式慶祝一下。 對孩子合理的需求進行積極的迴應,對基本需求之外的慾望加以引導,養育一個完整的,高尚的人。

做孩子的榜樣

孩子會通過觀察你來了解在他應該有怎樣的行爲舉止,你是孩子最早的老師,是他的榜樣。所以,如果你希望孩子做出好的行爲,就要以身作則。你是怎麼做的,往往比你怎麼說,更有教育意義。如果你想要你的孩子說“請”,那麼 你自己也要這樣說;如果你不希望你的孩子大聲說話,那麼你自己說話也要輕聲細語;如果你想要孩子有耐心,你自己也要控制自己的急躁;如果你希望孩子誠實地表達自己的感受,不論是悲傷還是憤怒,你也要誠實地告訴他,他的行爲會如何影響到你。當你在秒速你的感受時,也能幫助他體會他自己的感受,就像一面鏡子,這叫做“同理心”。到三歲時,孩子已經能夠表現出真正的同理心。所以你可以說“我生氣了,因爲你一直吵,我沒辦法打電話。” 當你說話用“我”開頭時,可以讓你的孩子有機會從你的角度去看事情。

總之,父母可以在很多方面做孩子的榜樣,包括情緒管理,自控力。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