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高情商的孩子,大多出自這樣的家庭!

高情商的孩子,大多出自這樣的家庭!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0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 01 -

親戚家的孩子智商高情商低是出了名的。情商怎麼個低法呢?說話、做事沒忌諱。有次聚會,飯桌上,一個阿姨自豪地說起自己女兒去國外打工,兩年裏存了五十多萬。他聽了,壓低聲音,挨着他媽的耳邊說:“那麼多錢,光打工就能賺到?我不信。肯定是幹了些見不得人的事吧?”不料這話還是被阿姨聽到,站起來白了他一眼,摔筷而走。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聽說他因爲顏值問題不喜歡班上幾個女生,跟老師直說編座位不能靠近他,因爲會影響他學習……

就在今年高考前一天,晚自習回家路上,他被人拖到小樹林揍了一頓,鼻青臉腫的,第二天的高考就這麼掛了。被打的原因現在不得而知,打的那幫人至今也沒找到,父母心裏很着急,但明眼人可能都知道,這孩子情商,出事也是早晚的事。雖然是孩子,但孩子之間也是個小社會,說話做事也要考慮到別人的感受。

我對這孩子很無語,但也心疼他。他父母在十多年前,房地產興旺時,開了裝修公司。夫妻倆吃苦打拼,短短几年生意做得有聲有色。後來錢有了,變着法子在物質上滿足孩子,縱他。

一直記得小時候一次聚餐,這孩子爬上桌,像飛輪一樣拼命轉動菜臺,什麼好吃就往自己嘴裏搶,別人根本沒法伸筷子。他父母也不管,一個勁只讓他慢點吃;等把飯吃飽了,就開始滿場瘋跑,然後扔紙團玩,把紙團丟到菜裏、火鍋裏、別人的碗裏,從來不用說道歉,他父母也只是乾笑,像在看什麼熱鬧似的……這樣放任的後果是,讓孩子成了今天這樣。

幾年前第一次聽說“愛無能”一詞,是因爲張炘煬。張炘煬是個數學天才,16歲成了北航的博士生。央視有期白巖鬆主持的新聞節目,說這個青春期的孩子,用大吵大鬧的極端方式,要求父母給他在北京買房……雖是個數學天才,卻也是個十足的愛盲,跟色盲一樣,對於愛、情感、人際互動患有盲症,張炘煬就是一個典型的愛無能者。

張炘煬和親戚家的小孩很像,超高的智商指數下有着超低的情商係數。其實他們也委屈,因爲他們變成這樣子並不是自己意願中的結果,只是父母早期嬌縱的愛讓他們習慣了被愛,不懂去愛,情感反饋變得遲緩而冷漠……沒有接觸愛的觸角,體會不到世界的美好,也就表達不出對這個世界的友好。如今,在孤傲、冷漠的面具下,我相信他們內心一定是空泛、苦澀、無味的。

高情商的孩子,大多出自這樣的家庭!

- 02 -

這幾年“情商”一詞特流行,誰都想成爲一個高情商的人。確實,情商有時比智商更重要,更能決定人生的命運。於是,市面那些暢銷書的架子上,教育培訓機構裏,忽然就冒出了很多提高情商的寶典、課程。它們教你如何瞭解他人和自己,如何與別人進行互動。

沒錯,方法是可以被學習,但一個人是否具有良好的品質,這纔是高情商的本質和關鍵,否則,會像于丹所言:沒有對的出發點,再高的情商都不過是場虛假的表演,會有露出破綻的一天。那這個對的出發點到底是什麼?拿何炅的話說,是愛的能力。

前段時間《嚮往的生活》播出後,有網友說了番話:想吃黃老師做的飯,想聽大華唱的歌,但最想做的就是愛上何老師這個人。節目裏,不管是洗碗掃地,還是餵羊遛狗,何炅總是默默幹活的那個;節目外,他也是個“神”一樣的存在,尊重前輩,關愛同輩,提攜後輩……電視上,不知看過多少何炅高情商的表現,驚歎於他說話的智慧,折服於他爲人的親切。

記得某大型頒獎晚會上,大屏幕沒顯示獲獎人名字,臺上陷入尷尬境地,這時,何炅平靜走到嘉賓身邊,遞上獲獎人名字的卡片,說了句:“我們有最高端的科技,也有最原始的手段。”一個舉動,破解了臺上的困境,更替主辦方的技術遺漏圓了場。

其實,何炅每次高情商的表現,與其說是種做人的教養,不如說是他設身處地爲他人着想的結果,是因其心裏善良、心底有愛。多年前,看魯豫參訪何炅的一輯節目,魯豫說何炅是凍齡少年,問他是怎麼保養的。何炅答:“因爲父母、朋友給了我很多愛,有愛的人情緒會保持在一個較穩定的狀態,能永葆青春。”

我不知這是不是何炅又一次高情商的對答,但在很多場合,我都發現,那些高情商的人的確很能理解人,很會爲他人着想,心裏超級有愛。這種愛的富有、愛的能力,大多與父母的培養、一個家庭的薰陶有關。

社區一位阿姨,說從孩子很小就讓他每週給帶他的奶奶寫一封“感謝信”,剛上小學就寫,剛開始孩子寫的是一兩句話“奶奶做的菜好吃極了,謝謝她”“奶奶鼓勵我,我很開心”,後來是一段、一頁……十多年過去,感謝信已裝滿一個箱子。如今,這孩子已考上北大,據說他在大學的公益創業項目做得很是風生水起,賺了自己人生很大的第一桶金。

馬雲說這個世界最厲害商人都是“情商”,這說法我贊成,所謂的商道,無非是爲人之道。大贏靠德,仁愛有德之人有大見識、大胸懷、大格局,往往在商界都是些最狠的角色。

高情商的孩子,大多出自這樣的家庭! 第2張

- 03 -

早幾天,一位小年輕跟我說,自己的情商差到家了,不懂理解別人的愛,也不知如何表達自己的愛。我問:你爸媽以前是怎樣表達愛的?她想了很久,說好像沒什麼印象……平日遇到這樣的人很多,你會發現他們的情商培養是零基礎。他們覺得跟人表達愛是件不好意思的事。爲什麼?因爲他們父母不說愛,他們父母的父母也不說愛。

說起來,很多家庭都這樣。我們極少聽到爸媽間說過愛之類的話,極少聽父母說過喜歡自己的話,同樣,我們也從未表達過對父母的愛。

一個朋友說自己長那麼大,從沒給父母過過生日。他說小時候有次他爸生日,他拿零花錢買了盒巧克力,放在他爸的牀頭,他爸發現後,不但沒誇他,反而訓了他一頓,說他亂花錢……於是在後來很多年,他再沒爲父母準備過生日禮物。

身邊這樣的孩子很多,他們開始其實很懂得關心父母,可每次關心完,得到的卻是父母消極的對待。比如,父母病了孩子想去醫院看望,卻被責問作業做完沒有;孩子給父母倒水,卻被呵斥水杯沒洗乾淨;孩子主動承擔一些家務,父母會嫌棄孩子做的不好……這樣的感覺,會讓孩子從此不願再這樣做。

事實上,在不說愛的家庭,孩子的情商都低,等他們長大,也不懂表達愛,不懂理解別人的愛。身邊有些朋友成家後,把日子過得四分五裂,夫妻吵架、打罵是常有的事,這樣給下一代詮釋的,依舊是不懂愛、不會愛。而子女在未來的婚姻裏又重新走上父母的老路,也就不讓人意外了。

楊瀾說:別把勁都使在孩子身上,如果自己充實、快樂、有責任感、有情緒管理能力……孩子自然會模仿你。家庭教育中,孩子所呈現的一切,往往都是父母深度參與的結果。所以,黃磊才說:“窮養富養,都不如愛養。”如果能讓孩子常看到父母是如何相愛,他自然能學會這種“愛”的方式;如果當孩子對於“愛人”有了朦朧的認識,開始懂得體恤關心他人時,父母能愉快接受他的愛心,給他一個擁抱,說聲謝謝,誇他做得好,這樣的反饋,自然也會叫他對自己的愛心更堅定……

亞米契斯說:教育是愛的教育。願每個家長都能相信愛,不吝教孩子學會愛,使孩子不斷由“被愛”向“施愛”轉化,形成孝敬父母、關愛他人的好人格、高情商,這樣的孩子才能建立起充滿和諧友善的人際關係,締造一個成功的精彩人生。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