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你是“討人嫌”的父母嗎?

你是“討人嫌”的父母嗎?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5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這個故事你一定聽過:一個惡行累累的竊賊被國王判處死刑後,國王賜予他一個願望,竊賊說:我想見我的母親最後一面,國王准許了。本以爲竊賊會與母親深情告別,不曾想最後一刻他卻一口將母親的耳朵咬了下來,並大聲控訴到:“爲何在我第一次偷竊的時候你沒有制止我!我一輩子不會原諒你!”

愛是貫穿我們一生的重大事件:愛愛人,愛孩子,愛家人,愛朋友。人不可能離開愛而存在,愛像引力一樣無處不在。所以愛的錯誤觀念,對人的影響也特別大,有時候能毀掉人的一生。

今天童姐跟大家分享3個反面教材,與君共勉,希望我們不要成爲我們最討厭的人!

討人嫌類型一:過分愧疚型

德國父母爲教孩子嚴謹與擔當,會讓孩子去體驗挫折的感覺,常常會說:“你得先對自己的行爲負責!”

中國的一些家長,在放手讓孩子自由成長時,則充滿焦慮,容易愧疚自責。

《媽媽是超人》節目中馬雅舒的表現可以看出她一直都是個焦慮、對孩子過分保護、嬌慣孩子的媽媽。被媽媽過分保護的3歲女兒米雅還不會自己吃飯、上衛生間,第一天上幼兒園就尿褲子。因爲孩子太小了,馬雅舒覺得外面太危險,所以要把家裏搞成一個樂園,甚至客廳裏什麼也不放…

你是“討人嫌”的父母嗎?

有人說這是不是太誇張了,事實上類似的場景在生活中經常遇到——明明是孩子忘帶某樣東西,卻毫無擔當地埋怨媽媽:“都怪你,忘了給我帶上,害我被老師罵!”而媽媽此時只是連聲道歉:“對不起,媽媽一着急就忘了,下不爲例。”忙於瑣事陪孩子時間少,媽媽會愧疚;偶爾對孩子發了次脾氣,媽媽會愧疚……你是否對孩子這樣疼愛到極端,而感到身心俱疲?這種付出,長此以往很難得到回報,當孩子碰到解決不了的難題,只會養成怪別人、找客觀理由的品性,無法找出問題的根本原因,更沒辦法進步。

討人嫌類型二:控制慾極強型

《虎媽貓爸》想必大家都看過,這種類型的媽媽常把“聽話”當作評判孩子好壞的標準。在這些媽媽的眼裏,孩子沒有按照自己的規劃走,反之卻隨心所欲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做自己的決定,常常被稱之爲“叛逆”。

這類父母有一個很自私的行爲——特別樂意把自己未實現的願望強加於孩子身上。一些家長甚至把自己後半生的精力全部投入到望子成龍的拼搏中,就是爲了讓孩子成爲自己認爲的“厲害的人”,反之,卻對孩子生理、心理狀況置若罔聞。

常言道,教育的核心是“疏則通,堵則盈”。孩子若沒有自己的想法跟計劃,只能按照父母的想法去做,一旦脫離父母便失去了方向,對孩子長遠的發展並無絲毫好處。父母最重要的,是要引導孩子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以及良好的爲人處世學習習慣,方可讓孩子健康成長,成爲一個有用的人。

討人嫌類型三:熱衷攀比型

大到孩子工作/找對象/結婚生子,小到上何補習班,穿何鞋子,媽媽之間攀比的現象可是隨處可見。孩子正處學習時,成績便成了很多媽媽們攀比的重點對象。

隔壁孩子去了英語補習班,我們也要去!對門孩子報了鋼琴課,咱們也要去!樓下孩子考了班級第三名,就要求自家孩子下次趕超他!可謂是事事操碎了心,也不管自己孩子喜歡與否,反正就是學的要比別人多,成績要比別人好才心裏舒坦。不知不覺中孩子成爲別人的參照物,成了自己攀比的砝碼!

長此以往,耳濡目染中,孩子也只把眼睛盯着分數,不知爲何學,不懂學以致用!這纔是壞了大事呀!

這三種“討人嫌”的父母中有你的影子嗎?有一種父母叫“別人家的父母”,以前,作爲孩子的我們會對父母有種種吐槽,現在,榮升父母,這些槽點是否慢慢出現在了你的身上?陪伴孩子的成長,也是父母的一次修行,讓我們共同學習,共同交流,共同成長。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