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中國式禮貌”:其實最傷娃,但卻有很多父母沒當回事兒……

“中國式禮貌”:其實最傷娃,但卻有很多父母沒當回事兒……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5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叫叔叔,快叫叔叔!這孩子沒禮貌!”

寶爸媽都希望自家娃能落落大方,見到親朋好友主動打招呼。

但很多孩子見到不熟悉的人就哭鬧或躲在爸爸媽媽身後,寶爸媽可能認爲孩子害羞或沒禮貌。

其實,成年人面對陌生人和陌生情境時都會保持一定距離,更何況弱小的孩子。

爲什麼不能強迫孩子打招呼?

面對不喜歡打招呼的孩子,寶爸媽爲了挽救尷尬局面可能說:“孩子就是害羞!”或“這孩子真沒禮貌!”

孩子恐懼陌生人是自然反應

嬰兒見到陌生人就哭鬧,大點兒的寶寶見了陌生人就躲起來,這是孩子的自然反應。

寶寶從不能區分所有人到逐漸分清熟悉的人和陌生人,而且開始對陌生人躲避和抗拒,這代表寶寶的成長髮育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強迫孩子沒用,可能有反效果

寶爸媽給孩子貼上了“害羞”或“沒禮貌”的標籤,孩子會本能地認爲自己不夠好,自卑心理從此產生。

如果寶爸媽從負面角度看待孩子的反應,甚至直接強迫孩子叫人,只會給孩子的心理造成壓力,使其更牴觸陌生人。

如果寶寶長期處在恐懼、緊張中,容易產生焦慮,缺乏自信,對身體和心理健康非常不利。

寶寶不打招呼,寶爸媽該怎麼辦?

如果孩子當下不肯打招呼,寶爸媽應該如何挽救尷尬局面,讓對方理解而不至於強迫孩子呢?

接納孩子的個性

有些孩子個性外向,較易接受陌生人;有些孩子個性內向、慢熱,不會一下子就與陌生人混熟。

寶爸媽應該接納孩子的個性和感受,給孩子時間慢慢觀察陌生人,慢慢地放下戒心。

“中國式禮貌”:其實最傷娃,但卻有很多父母沒當回事兒……

家長的示範作用

如果孩子不肯打招呼,寶爸媽可以跟親朋好友說:“我們還沒準備好叫嬸嬸,以後準備好了會叫的。”

寶爸媽可以先自然地與對方交談,當孩子覺得你們的交談是安全、有趣、輕鬆的,他/她自然會放下緊張的心理,開始接納這位陌生人。

寶爸媽應該如何引導孩子?

恐懼是把雙刃劍,它可以讓孩子學會保護自己,遠離危險的場合。

但總有一天孩子需要走向社會,需要通過與人溝通、跟人交往來提升自己。

所以,在教會孩子基本的安全知識以外,寶爸媽需要幫助孩子克服恐懼。

交往禮儀從與家人開始

比如,早上見到爸爸、媽媽時先問好,見到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長輩要打招呼。

寶爸媽先做好榜樣,主動跟孩子、家人及陌生人打招呼,讓孩子模仿學習。

多提供參與社交活動的機會

孩子從小就參加各種社交活動,經常和小夥伴玩耍,見多識廣後便不會害怕接觸陌生人了。

比如,在公園見到小朋友時,寶爸媽可以友善地點點頭或閒聊幾句,讓孩子感受到人與人之間輕鬆、自然的交往。

事前處理,先作預告

當帶孩子見朋友或親友到訪時,寶爸媽可以事先告知孩子,並正面介紹這個陌生人,讓孩子有心理準備,見面時便減少了對這個人的恐懼。

對孩子來說,未知的東西意味着危險,他/她會因爲害怕而保護自己,在對陌生人有一定的認識以後,孩子自然就沒有那麼害怕了。

“中國式禮貌”:其實最傷娃,但卻有很多父母沒當回事兒…… 第2張

不逼迫孩子打招呼

在與陌生人見面時,寶爸媽不要催逼孩子打招呼,只要把孩子介紹給對方認識,並鼓勵孩子點頭或微笑示意。

在不被催逼的情況下,孩子沒有心理壓力和負擔,漸漸地可能就會大方地面對陌生人。

不在陌生人面前過多談論孩子

當帶孩子見到親朋好友時,不要過多地談論孩子,尤其不要談論孩子的缺點。

想讓孩子與對方打招呼,但孩子當着陌生人的面說話緊張,徵求孩子同意後可以採用非語言的方式,比如握手、擁抱等。

一個走路還不太穩的孩子在醫院走廊蹣跚着走路,一位醫生面帶微笑地做出伸開雙臂迎接孩子的動作,孩子主動走到醫生面前讓他抱起來,但表情顯得緊張。

可當醫生溫和地同孩子說話時,孩子馬上就哭着要找媽媽。

在旁邊觀察到這一幕的另一個醫生,在半小時後再次見到這個孩子時,以同樣的方式對待,孩子也再現出與第一次一模一樣的行爲表現。

這說明,孩子在與陌生人交往時,非言語的交往方式會緩解孩子的緊張情緒。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