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一哭就抱會寵壞孩子?!白擔心了那麼多年!

一哭就抱會寵壞孩子?!白擔心了那麼多年!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2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有一種觀點認爲:如果寶寶一哭就抱的話會寵壞他,要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就不能多抱。理由是抱多了就會產生過強的依賴心理,導致孩子不獨立;抱多了的孩子不會自己玩,會放不下,讓家長很辛苦。

然而聽到寶寶的哭聲,媽媽的本能反應就會感到不安,會自然而然地想抱起寶寶進行安撫。然而,很多媽媽不敢順從自己的內心去抱寶寶,原因是有人曾告誡她“一哭就抱”會把寶寶寵壞,是在縱容寶寶的“壞”習慣。

我不認同抱寶寶會寵壞他的觀點。親密的擁抱和愛撫不僅是寶寶,也是媽媽與生俱來的心理需求。

觀點一 觸覺是人體發育得最早,也是衰退得最晚的感覺

8周大的胎兒就已經有了觸覺,到32周時幾乎身體的各個部分都能感覺到如髮絲般的輕微觸摸。而嗅覺則要從第11周纔開始發育,味覺則要再晚於嗅覺3周左右,16周大的胎兒才能對聲音做出反應,26周的時候胎兒的眼瞼才能打開。

而人體衰老的時候順序這剛好反過來,最先是老眼昏花,接下來是耳聾耳背,味覺、嗅覺的遲鈍則要晚很多。而觸覺的敏銳度則幾乎可以一直保持伴隨我們一生,其重要性可想而知。

觀點二 呵護寶貝的“初感肌”,是建立母嬰感情的第一步

在孩子剛出生的時候,視覺發育不完善,也聽不懂大人的話,但是他們卻可以很好地通過皮膚來感知周遭環境。對新生嬰兒而言,皮膚是他是認識事物,獲得經驗,建立情感聯繫的第一個重要媒介。因此,新生寶寶的肌膚也被稱爲“初感肌”。

親膚接觸是新生寶寶開啓世界大門的第一把鑰匙,寶寶通過媽媽的擁抱與撫摸感知自己的存在,通過皮膚認識事物、獲得經驗、建立情感聯繫並逐步成長。對於寶寶皮膚的撫觸可以幫助促進大腦的發育,同時有益於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

觀點三 生後儘早肌膚接觸能大大地提高母乳餵養成功率

不少家長都會擔心媽媽的母乳是否充足,會不會餓着寶寶。其實,乳房最早在懷孕16周就能做好準備,只要嬰兒一出生就可以開始供應足夠的乳汁。

一哭就抱會寵壞孩子?!白擔心了那麼多年!

兒科醫生會特別強調,在寶寶分娩後儘早進行母嬰肌膚接觸,除非有特殊的醫學原因,否則應該儘量讓孩子在出生後30分鐘內和母親進行直接的肌膚接觸。讓初生的嬰兒趴在母親胸前,他便會本能地尋找到媽媽的乳房並吃奶。儘早進行母嬰肌膚接觸,有助於建立良好的母乳餵養模式,因爲剛出生的寶寶反應靈敏,精力十足,而再晚一點的話(生後超過1小時),寶寶就可能打瞌睡而對吃奶沒那麼積極了。

觀點四 對寶寶越抱越喜歡是有科學道理的

寶寶吃奶的時候,吸吮的動作會刺激乳頭並促使腦垂體釋放一種名爲“後葉催產素”的荷爾蒙。催產素一方面能促進子宮收縮有利於產後恢復,另一方面還能促進乳腺管周圍的小肌肉收縮,擠壓乳腺管,讓乳汁更快流出,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奶陣”。

催產素還可以給身體帶來很多奇妙的變化。研究發現催產素還能給人帶來愉悅感,增進母子感情。當媽媽懷抱寶寶時,親膚接觸和哺乳都能促進催產素的分泌。當催產素水平更高時,母親變會對寶寶萌生更多的愛意——這也許就是“越抱越喜歡”的醫學解釋吧。

觀點五 及時響應孩子哭鬧,不會寵壞他

對孩子哭鬧的及時響應,不但不會寵壞孩子,相反還更容易讓母嬰之間建立起親密信任的依戀關係。

對小嬰兒而言,哭鬧是他在生理需要沒能得到滿足時,尋求的幫助的唯一方式。當寶寶的哭鬧等得到及時響應,生理需要能得到及時滿足,那就能讓嬰兒感受到關愛、建立起對周遭環境的信心,也就能變得更獨立更勇敢。

《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一書中也有這樣的文字:“在嬰兒剛出生的幾個月內,解決他哭鬧問題的最好辦法是迅速回應”,“父母越早學會對孩子獨特性格做出適當迴應,那接下來的生活就越平靜、越好控制”。

所以,多抱寶寶,不但不會把他寵壞,反而對他的早期發展大有裨益;同時,親膚接觸對於媽媽的產後恢復,情緒穩定也有着巨大的幫助。

需要提醒爸爸媽媽的是,寶寶哭的時候,抱起來安撫自然是對他哭鬧的響應。然而,我們更應該認真理解其背後的原因。如果寶寶餓了,應該及時餵奶;如果寶寶困了,應該及時安排他睡覺;如果是寶寶無聊想有人陪伴,則應該安排一些有趣的親子活動......不同的原因,對應不同的應對方法。讀懂孩子哭鬧的原因,纔是及時響應孩子需求的核心要點。

也許您會擔心,每天專門給寶寶做撫觸需要花太多時間或者寶寶不接受,其實撫觸的形式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我們在接觸孩子時傾注的關懷和愛意。

在給孩子換紙尿褲時輕柔的愛撫,在給寶寶穿衣時舒緩的微笑,在給寶寶洗澡時細緻的按摩等等,這些都將是您和孩子最難忘的親子時光

親愛的新手爸爸媽媽,別再糾結該不該抱寶寶,建立親密親子關係,從呵護寶寶初感肌開始吧。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