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孩子的成長需要怎樣的教育?

孩子的成長需要怎樣的教育?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9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每個家庭成長出來的孩子都不一樣,有些家庭成長的孩子很懂事,相反有些就很叛逆,那麼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應該怎樣教育呢?一起來看看吧!

孩子的成長,需要怎樣的教育?

記得有一次,我到一家餐廳吃飯,人山人海。一個小女孩站在餐椅上舞蹈,媽媽坐椅子上刷手機。因爲桌子與桌子間捱得很密,相鄰桌子間的椅子也是靠一起的。小女孩胡亂揮手時,好幾次抓到旁邊大媽的頭髮,最後大媽大聲呵斥:“沒家教的孩子!”小女孩的媽媽擡頭:“到底誰沒家教?你連放養教育都不懂?沒看見小孩在跳舞嗎?”衆人紛紛側目。兩人吵着吵着,小女孩也加入了媽媽,說大媽是“老東西”……突然,小女孩腳下一滑,重重地摔在地方。最終,那位媽媽臉色灰黑地牽着大哭的小女孩離開了。

孩子的成長需要怎樣的教育?

我經常聽一些父母說:“我家孩子放養教育,我把孩子當朋友。”

他們任由小朋友玩沙,沙子撒進別人的眼睛裏;

他們任由小朋友玩手機,覺得手機對孩子也有好處;

他們任由小朋友搶別人的玩具,認爲懂得爭搶也是一種素質;

他們甚至任由小朋友看電視不學習,他們不認同傳統的學習……

雖然放養教育有某些值得讚賞的地方,比如放任孩子的天性,但這種放任,會不會讓孩子某些人性中的小毛病變成大惡魔?追求舒適、貪婪、八卦、懶惰、利己……我一直質疑放養教育的做法。即使是成年人,自我放任,最終也會變得缺乏自律和碌碌無爲,比如有些人會沒日沒夜地泡劇,正經事一直拖延;還有人大吃大喝,把自己喂成“大笨象”而後悔不已。

我想起了蔡美兒。

蔡美兒是耶魯大學法學院終身教授,她的兩個女兒非常優秀,索菲亞畢業於哈佛本科和耶魯碩士,露露也從哈佛大學畢業。兩個已經長大的孩子坦言,雖然小時候對媽媽有不少的怨言,可是如今非常感激媽媽的教育。真的是應了蔡美兒當初那句“她們未來會感激我的”。兩個女兒幼時,蔡美兒有十大禁止家規,比如她禁止女兒不練琴,禁止女兒經常看電視和玩電子遊戲,禁止女兒任何功課低於“A”……她把孩子養得很自律,堅持爲夢想而努力。

可是,西方有一些家庭把她視爲“惡魔”,她會因爲女兒彈不好琴撕掉樂譜而威脅女兒:“如果明天還彈不好,我會捐掉你喜愛的玩具”,她還會強迫已經獲得數學競賽二等獎的女兒每晚做2000道題……可是,她的女兒因爲琴彈得好而獲得了巨大的自信,也因爲數學競賽衝上一等獎而獲得巨大的成就感。

在家庭的教養類型中,有三類,權威型、獨裁型和放任式。連心理學家黛安娜·鮑姆林德也對“放任式”持否定態度,她說“放任式的孩子會失敗”。而蔡美兒的教育跟獨裁型的最接近,她有權威,可是她的方式近乎無情。她的孩子未來會不會是不近人情的人呢?

相比之下,我更認同“權威型”。

什麼是權威型?父母們有堅定的規矩和教育理念,卻又不缺乏溫暖:

當你想讓孩子待人友好,可你的孩子總愛搶玩具,你要告訴孩子正確的人際相處之道,當孩子待人友好,媽媽還可以通過親吻一下孩子的方式表達鼓勵;

當你想讓孩子誠實,可你的孩子卻偷東西,你要教會他們尊重他人的物權,不要再犯這類道德不良的事情,當孩子改正了,要認可孩子知錯能改;

當你希望孩子認真學習,可你的孩子卻只愛看電視,晚上還愛玩電子遊戲,你要教會孩子懂得,世上有更多比電視和電子遊戲更有趣的事情,比如運動、音樂、旅遊,你要引導孩子培養更多的愛好;

當你的孩子因爲考試分數低而備受挫折、拒絕學習,你要教會孩子“拒絕繼續學習是失敗者”的行爲,並且停止學習會讓成長停滯,那麼你需要幫助孩子學會如何學習,幫助他們從學習中獲得成就感。在這些過程,你需要鼓勵和讚揚孩子的每一次小進步……

爲什麼孩子真正需要的,是權威型父母?

幼兒說經常說,小朋友就是一羣“不守信用的小豬”,他們答應了不搶玩具,可一轉頭,他們就開始搶;他們答應了閱讀繪本,可讀了一會就說想吃零食;他們答應了不再看電視,可是爸媽不在時,電視又被打開了……

小朋友的學習能力很強,但另一方面,他們的大腦不成熟,所以自控力普遍很弱,他們的一切行爲往往是缺乏思考的下意識的反應。在孩子們這樣的大腦和心智特徵下,父母的放任式教育就是溺愛,對孩子的成長毫無好處,孩子也將沒有在真實世界獲得成就和自信的能力。到他們長大後,在貧困的生活中孤寂落魄,他們或許會抱怨“我小時候很從聰明,都是父母當初沒有好好教育我,他們是不負責任的父母”……

所以,一個孩子的成長,被勒得太緊會失去生氣,放得太鬆會變成人性的奴隸,不緊不鬆,才能幫助孩子成長爲內心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