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孩子忽然“變壞”了

孩子忽然“變壞”了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4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濤濤3歲了,媽媽最近忽然發現孩子產生了“變壞”的苗頭:偷東西、撒謊、說髒話、頂嘴、打人……種種不良行爲接踵而來,媽媽在應接不暇之餘,不免感到傷心氣餒:爲什麼我家寶寶現在會變成這樣?原先那個乖巧懂事的孩子去哪兒了?  媽媽也曾強壓內心的怒氣,苦口婆心地耐心教育孩子;也曾令行禁止,嚴厲懲罰孩子的“叛逆行爲”,可濤濤這次認錯了,下次依然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錯。

孩子忽然“變壞”了

濤濤3歲了,媽媽最近忽然發現孩子產生了“變壞”的苗頭:偷東西、撒謊、說髒話、頂嘴、打人……種種不良行爲接踵而來,媽媽在應接不暇之餘,不免感到傷心氣餒:爲什麼我家寶寶現在會變成這樣?原先那個乖巧懂事的孩子去哪兒了?

媽媽也曾強壓內心的怒氣,苦口婆心地耐心教育孩子;也曾令行禁止,嚴厲懲罰孩子的“叛逆行爲”,可濤濤這次認錯了,下次依然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錯。

媽媽該如何摸清濤濤“變壞”的原因呢?孩子遇上“叛逆期”該如何應對呢?

天使箏箏:   濤濤的這些行爲並不是“變壞”,而是到了第一逆反期,只要家長花點心思,一定能幫孩子順利度過。

要讓逆反期的孩子健康成長,特別要注意以下三個方面:1、孩子發生逆反行爲時要充分理解他的感受,不要和孩子正面衝突,等孩子平靜下來之後再找機會交流。

2、孩子也有自尊心,家長要避免批評、嘲笑孩子,不要強化孩子的錯誤。

3、要形成良好的親子關係,經常像朋友一樣與孩子談心聊天,這樣孩子遇到困難纔會主動找我們訴說,我們也才能早日幫助孩子走出“逆反期”。

愛華09:   3歲左右的孩子完成了從嬰兒到幼兒的過渡,開始有了自我意識、尋求獨立、堅持自己的想法,外在的表現就是孩子爲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和需求,往往會做出許多不考慮後果的行爲。

家長切不可把這些行爲簡單的視爲“變壞”的苗頭,也不可粗暴地藉助於家長的權威去壓制,或者乾脆走向另一個極端——放縱嬌慣,滿足孩子的一切需求。

家長應採用靈活的策略,比如將孩子身上出現的“變壞”現象編成有趣的故事,晚上睡前講給孩子聽,讓他自己判斷應該怎樣做纔是正確的。只要耐心引導,孩子慢慢就會明白哪些行爲是不好的、不應該做的。

跳跳媽:   面對孩子的“叛逆期”,我們首先要樹立良好的榜樣,孩子模仿的第一對象便是家長,如果我們自己有說髒話、撒謊、動粗等壞習慣,孩子耳濡目染也會跟着學的。

其次,對待孩子的各種具體不良行爲,家長要根據其性質分別對待。有些行爲是一定要制止的,比如打人、偷東西,應該通過說教的方式告訴他這種行爲的嚴重性;有的行爲則可以通過“冷處理”的方式來糾正,比如孩子說髒話、頂嘴等。

再次,少讓孩子接觸不良媒體信息,在給孩子選擇書籍和電視節目時,應該選擇有益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好書、好節目,讓孩子健康地度過“叛逆期”。

收收媽:   大部分孩子會爲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而嘗試一下偷、撒謊、說髒話、頂嘴、打人等行爲,看看大人的反應。

這時最好不要用懲罰代替教育,懲罰是一種短視行爲,在短時間內或許能起到作用,但孩子並未真正明白道理,相反只是記住了哪些事情會受到懲罰,於是刻意避免此類事情的發生,甚至用謊言來掩蓋事實。

久而久之,雖然表面上他變乖了,但無形中卻養成說謊的習慣。至於頂嘴,有時候說明他有自己的主張,在無大礙的情況下,不如讓他自己做一回主人。

一則可以培養他獨立思考的習慣,讓他感覺自己是個大人了,與大人有同等的話語權,二則可以保持孩子與大人間良性溝通。

編輯點評:   家長們對於孩子“第一反抗期”的瞭解遠遠超出編輯的意外,從家長們的家教心得中,足以看出當代父母對科學育兒的重視,過去“管教式”、“溺愛式”、“權威式”的家教關係已經漸漸淡化了。

家教育兒其實沒有固定的法寶準則,當孩子出現任何問題時,解決方法無非觀察、傾聽、學習,最後以孩子能夠接受的方式解決。只要家長們對孩子尊重、關懷,一定能陪伴孩子度過令人頭疼的“第一反抗期”。

幼兒健康
幼兒營養
幼兒教育
幼兒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