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孩子的啓蒙教育父母應該怎麼做

孩子的啓蒙教育父母應該怎麼做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3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做好這兩件事,輕鬆搞定孩子的啓蒙教育。跟閨蜜一起吃飯,一不小心就扯到了孩子身上,當了媽的女人啊,滿腦子都是孩子。

孩子的啓蒙教育父母應該怎麼做

閨蜜的孩子剛剛一歲,她開始焦慮了,想着要不要給孩子報個早教班,人家都說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可市面上的早教班動輒好幾萬,她和老公一個月就那點工資,真是有點吃不消呢,所以特別糾結。

許多父母都像我閨蜜這樣,讓孩子上早教吧,真有點承擔不起,不上吧,又不放心,生怕孩子落下了。

經常在網上看到好多人問,孩子的啓蒙教育到底應該怎麼做呢?從什麼時候開始呢?難道除了去早教班就沒有別的選擇了嗎?

還真不是,除了去早教機構,在家也一樣能給孩子做啓蒙教育,效果還真的不錯。

啓蒙教育的黃金

啓蒙教育也稱爲早期教育,指的是按照嬰幼兒運動、智能和情緒發育的規律,採取一定的遊戲和活動方式,目的是讓孩子的潛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爲孩子以後的人生髮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哈佛大學研究發現,0-3歲是孩子神經連接的關鍵期,大腦中神經連接的形成速度爲每秒新增100萬個。

這個時期是嬰幼兒心理髮展最迅速的時期,也是啓蒙教育的黃金期。

當然,錯過了黃金期也不是說孩子就一事無成了,後面的十多年,同樣也是啓蒙教育的關鍵期。

如果在這個時期,父母能夠特別重視孩子的啓蒙教育,那孩子以後的學習就會更順暢。可以說,這個時候,父母付出得越多,以後也就會更輕鬆。

啓蒙教育包括什麼

孩子的啓蒙教育主要有兩個方面,一個是智力啓蒙,一個是情感啓蒙。

那具體怎麼做呢?

要進行智力啓蒙,最好的方法是語言輸入。要對孩子進行語言輸入,你需要做好兩件事:多和孩子說話、多給孩子讀書。和孩子說話應該自孩子出生就開始了,你餵奶的時候、換尿布的時候,都要告訴孩子,雖然他不會用語言迴應你,但他能聽得懂。你說的越多,越會刺激他的大腦,就越能激發他的語言潛力。

曾經去看過一個剛生完孩子的親戚,她跟孩子就是全程沒有一點兒互動,孩子哭了,她抱過去,給她吃口奶就完了,然後把孩子一放,孩子就自己躺在那兒看着天花板,而她在這個過程中,沒跟孩子說一句話,甚至連個笑容都沒有。可以說,她跟孩子之間沒有愛的流動,沒有情感鏈接,所以,如果早教班的老師也這麼對待孩子,那這個早教就沒有什麼作用了,說不定還有反作用。

給孩子讀書也是父母必須要做的事,哪怕孩子一開始把書當玩具撕着玩,哪怕你在念的時候他壓根就不聽,但你還是要念,多念幾次,他就會好奇,會主動要書看。讀的書多了,孩子的識字量就會變大,當然,前提是你別把識字當成個任務,不強迫他。這樣,等孩子到了三四歲,你會發現,他已經認識很多字了。

臺灣教育專家洪蘭曾經舉過一個很有說服力的例子。1995年,人類發展學家Betty Hart 和Todd Risley追蹤了堪薩斯城的42戶有孩子的家庭,他們從孩子9個月開始跟蹤觀察了兩年半,記錄了家庭對話,發現愛跟孩子說話的父母,孩子三歲時已經和孩子說了4800萬字,而惜話如金的父母,他們的孩子才聽到1300萬字,差了3.7倍。

這說明,嬰兒期父母和孩子說話的多少,直接影響到孩子的智力,孩子聽到說話字數的差異就是後來智力的差異。

要進行情感啓蒙,最好的辦法是要多和孩子接觸。多抱孩子、多撫摸孩子,給他足夠的安全感和親密感,而不是打着不能慣壞孩子的旗號,推開他、拒絕他。想想,你能抱孩子的時間也不過那麼幾年,等他大了,自然會離開,不會再貪戀你的懷抱,所以,趁着還能抱,就多抱抱吧。

再就是別把孩子扔給電子保姆。一些父母爲了讓孩子停止哭鬧,會主動把孩子推到電視機前,或把手機塞給孩子,以至於有些孩子兩三歲就會有模有樣地玩手機了,到了五六歲就上癮了,這樣以後很難戒掉。身邊不止一個朋友說,自己的孩子還沒上小學呢,已經離不開手機了,很是苦惱,不知道該怎麼辦。其實孩子之所以離不開電子產品,一方面是父母的不良影響,另一方面就是孩子的生活太單調了,他感受不到生活的樂趣和豐富多彩。如果他的現實生活足夠有趣,他也就不會沉迷於虛擬世界。這就要求父母多豐富孩子的精神世界,多帶孩子出去看看,這樣,孩子慢慢會走出來的。

啓蒙教育的誤區

第一個誤區是把啓蒙教育委託給早教機構。

現在的早教機構可以說是遍地開花,而且收費特別高,比孩子的興趣班貴多了。在早教機構的大力宣傳下,一些父母就變得焦慮了,哪怕自己省吃儉用,也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但父母不知道的是,孩子啓蒙教育最好的場所是家庭,最好的教育人是父母。

愛默生說,孩子最終成爲一個什麼樣的人,主要取決於他從第一個教育者那裏所接受的愛的質量、陪伴和榜樣的示範。

如果只是例行公事地把孩子送去早教機構,回到家卻沒有父母的陪伴,那這樣的教育是大打折扣的。

作爲父母,我們需要記住的是,家庭纔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纔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第二個誤區是啓蒙教育就是提前學習。

這也是許多家長容易犯的錯誤,不是說教育要趁早嗎?那就早點識字,早點算數。於是,父母逼着孩子認字,今天認識了幾個,明天認識了幾個,讓孩子學拼音,學識數。

相比之下,這些都是狹隘的啓蒙,而且效果也不好。

如果你能把識字包含在閱讀中,把識數放在生活中,你會發現有不一樣的效果。

我們需要明白的是,孩子的學習不是孤立的,而是整體聯繫的,是相通的,千萬不能割裂開來。

也有的父母在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就讓他學習一年級二年級的知識,怕孩子到了小學跟不上,這樣的做法有害無益。

許多專家也都認同,孩子提前學習的危害會在三四年級進一步顯現,關於這方面的文章有很多,有興趣的可以找來看看。

當你給孩子打好基礎了,孩子的學習潛力就會得到充分的發揮,或許一年級剛開始學習有點吃力,但孩子很快就會追上來,而且後勁很足。

第三個誤區是迷信一些測試。

像一些智商測試啊、情商測試啊,也有許多父母熱衷,看看自己的孩子究竟是不是個聰明的孩子。

其實,大部分的孩子智力相差無幾,除非存在生理上的缺陷,否則是沒有多大差別的。父母如果太過相信這些,那就是不相信孩子,不相信自己,因爲,孩子是你生的,他遺傳的,是你的基因,是你的智力。

我們不能把孩子的未來寄託在一些莫名其妙的測試上,這對孩子來說,也不公平。

其實,不管是啓蒙教育也好,還是後天的學習也罷,都不是一個孤立的方面,都需要父母的陪伴和關愛。

如果只在乎孩子的成績,而不關注他的心理,那就是失敗的教育,畢竟,我們都不想看到下一個吳謝宇出現。


幼兒健康
幼兒營養
幼兒教育
幼兒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