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育兒先育己,才能營造激勵孩子成長的環境

育兒先育己,才能營造激勵孩子成長的環境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4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人生大事,結婚生子。大事前者,暫不累述。今天談談後者——如何培育一代勝過一代的子女。引用李嘉誠老先生的話:“任何成功都無法彌補在子女教育上的失敗。”所以幫助下一代走向成功就是一生的事業。

人生起點,環境決定

世上有一個民族,全球最富有企業家佔一半,20世紀諾貝爾獎拿了1/5,全美一流的文學、戲劇、音樂作家佔一半,而人口僅佔全球0.3%,他們是猶太人。

猶太人的小朋友很小就會知道書籍的重要性,會被帶着一起到父母的公司,身處父母工作的環境中耳濡目染,3歲know money,4歲learn count,5歲make deal,8歲go to work,9歲do plan,12歲try to invest。強大的基因加上不設限的環境,創造出無可限量的成就。

所以,我認爲,他們能培養出優秀下一代的關鍵,在於環境。

我家有1歲男寶叫Able,我希望他也擁有無限可能。我發現剛滿1歲的他,模仿能力很強,我們說的話,做的動作他都能很快模仿。他平時由外公外婆帶着,但我們在家時候,就由我們陪伴。

我和老婆希望他會英文,於是約定儘量用英文和他說話,當然普通話還是佔多數,給他讀繪本,給他語言環境,現在他能發出兩個音,“daddy”的雙音節發音已經很不錯了。

我和老婆希望他爬得更快,走路更早,於是晚上陪他圍着牀玩捉迷藏,給他運動環境。現在他會扶着牀站起來,走過來逗我們,讓我們去追他,他爬行我們也跟着爬,現在他能健“爬”如飛了。

我和老婆希望他早點自主進食,於是準備餐椅,堅持他自己選擇食物,我們只提供食物,並明確我們的父母不能參與他的輔食,前幾天小Able已經能自己拿個燉好的雞爪子,“吧嗒吧嗒”的啃,我甚感欣慰。

我和老婆希望他喜歡洗澡,不懼怕水,就由我每天給他洗澡,陪他一起玩,方便他有性別意識了之後的教育。現在和他提到“小JJ”,他就高興的去指自己那裏,很有意思。

如果把獅子放進籠子養,就是貓。我們親身體驗了減少限制、增加鼓勵對孩子帶來的好處,並努力營造這種家庭環境,不用各種條框把他關起來。

育兒先育己,才能營造激勵孩子成長的環境

改變環境,先變自己

身爲家庭環境一員,我認爲與另一半互相配合,給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是需要付出的。要改變環境,先改變自己。

爲了他,我拾起多年不用的英文,try to sing picture book songs; try to talk to foreigners because if I can’t,who will make it become true?

爲了他,我儘量去戒掉拖延,問題未出現之前提前思考,制定計劃;出現問題立即着手解決,減少抱怨;儘量去做兒子的榜樣,去做父母的榜樣(雖然他們不一定認可一些方式)。

爲了他,我努力學習解決問題的方法,如目標管理法,事情按重要緊急程度劃分;家庭溝通法,減少指責,增加行動力;夫妻溝通法,換位思考,相互體諒等等。

有了孩子之後我覺得需要對自己進行二次塑造,因爲想給他的很多東西自己都沒有,過程有些痛苦,但我相信,能獲得一個更好的自己,進而能獲得下一代的認可。

以身作則,影響環境

“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可是,生活中不可避免會遇到“ZHU”隊友(在此聲明,我無貶義),所以我認爲應該影響他們,改變他們,至少減少他們對孩子的影響。

老婆預產期前一個月,就要求我提前準備好入院時寶寶、寶媽所需的全部物品,清單列之,逐一落實,到時候只可能少,不可能多,我沒太在意。後來老婆在深夜12點發作,當時我正準備俯身數胎動,寶寶就迫不及待踢破羊水,我頓時愣住了,和丈母孃手忙腳亂護好老婆,提好準備的東西衝下樓開車往醫院跑,快到醫院發現,沒帶錢包!!OMG,當時就傻了,真是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呀!

幸好老婆在準備的時候,放了一張平時不用的卡在打包的東西里面。現在回頭想想,以前自己確實有拖延症,把重要而不緊急的事變成了重要而緊急的,事後老婆沒責怪,但我會一直記得。

育兒先育己,才能營造激勵孩子成長的環境 第2張

對於隔代育兒,我覺得如何與父母溝通,要他們按我們的要求和方式去帶孩子就像那 “蜀道”一般。所以我和老婆約定相互提醒,要給他們演示我們是如何做,面對質疑要耐心解釋,並儘量減少指責(但隔代育兒的矛盾確實很難解決)。

避免爭執,至少避免當着孩子面爭執。我們家由於育兒觀念不同,開始添加輔食時圍繞Able如何吃飯曾展開激烈對抗,老婆是堅定的改革派,父母是頑固的保守派,我一開始是想由父母包辦,在老婆的抗議和育兒書籍的輪番轟炸下深思熟慮(繳械投降),還是覺得應該堅持採取我們的方式,由我們負責Able的輔食,父母只是負責烹飪部分食物和收拾Able餐後不忍直視的地板,這完全不符合他們想象中抱着孩子,一勺一勺喂嘴裏的傳統方法。

Able吃輔食喜歡 “捏捏捏”(手欲期),看着不爽或捏着不爽的食物就順手扔出餐盤,於是父母就不高興了,一開始說我們浪費糧食,不珍惜勞動成果,然後說地板每天收拾起來累,還有衣服容易弄髒要洗……

後來有一次,揹着我和老婆給孩子喂輔食還不承認,徹底挑戰了我們的“紅線”,終於爆發了關於輔食的爭論,爭論的結果,就是他們不管Able輔食了。現在,小Able對雞爪、豬蹄、排骨之類燉得比較軟的肉類都很有興趣,父母看到了也露出開心的笑容。真慶幸堅持了我們的方法,換做以前也許我就妥協了。

育兒先育己,才能營造激勵孩子成長的環境 第3張

現在我們全家也都有一種默契,由於意識不同,矛盾不可避免,但可以簡化,進而解決,而不是把問題擴大化。

最後,我認爲每個家庭都有各自價值觀,由此所帶來的育兒目的和方式也不盡相同。但不論怎樣,明確目的,才能轉變觀念,改變自己,才能形成合力,創造出激勵孩子成長的環境,才能培養出一代勝過一代的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