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美國家長管教法:不發脾氣的“Time Out”

美國家長管教法:不發脾氣的“Time Out”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7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記憶中,如果小朋友不聽話或耍小脾氣,再甚者違抗爸爸媽媽的指令。都會被批評或捱打,這也是“棍棒之下出孝子”的中國式教育傳統。

但在美國,這種方法不但不可取,而且很多時候,家長還會因此而被貫上“虐童”的罪名,情節嚴重的可能還會觸犯相關法律。

美國家長如何管教孩子?

美國的家長們以何種方式來管教孩子?

看過美國電影、電視劇、動畫片的家長,都見過這一幕:孩子淘氣、不講理、發脾氣,父母常對他們說“現在,回你的房間去!”。

孩子聽到這句話,就算再不甘心、懊惱、氣憤,也會終止自己的不良行爲,去自己的房間裏待着。

美國家長管教法:不發脾氣的“Time Out”

看到這裏,我們的家長可能不會理解:孩子犯了錯,不懲罰,不教育,讓他回自己的房間有什麼用?

美國的小孩,爲什麼聽到“回你的房間去”這句話,不管多生氣,都會乖乖照做?

這就是美國家長“計時隔離(Time Out)”教育方式的獨到之處。

一般來說,90%以上的美國家庭都會採取Time-Out的方法。

當孩子出現不良行爲,比如發脾氣、罵人、搶東西,家長會要求他暫停手上的活動,獨自一人冷靜一會兒,再尋找解決方案。

在家庭裏,父母會說“回你的房間去”。在學校裏場地有限,老師就在教室裏佈置個角落,做爲孩子們“計時隔離”的場所。

這讓孩子有時間冷靜思考,也不會因大人的脾氣感到恐懼。

“Time Out”方法詳解

◆讓孩子冷靜而非懲罰

Time-Out(計時隔離),看似是孤立孩子、站牆角的一種懲罰方式,但實際上Time-Out的真含義並不是懲罰。

而是利用這個機會讓正在頑皮或耍脾氣的小朋友冷靜一下。

計時隔離雖說不是懲罰,但也是讓孩子站牆角的一種方式,這關於牆角的選擇,還是有一定學問的。

一定是要在一個安靜無聊的角落(沒有電視、沒有音樂),而且又要在爸爸或媽媽的視線範圍之內。

並不是傳統意義的關黑屋,或將孩子置於一個陌生的角落。

美國家長管教法:不發脾氣的“Time Out” 第2張

因爲這樣做的結果會使孩子產生恐懼的心理和情緒,不但不利於他們冷靜下來,而且對於日後的身心發展都會造成一定的不良影響。

◆時間並不是越長越好

計時隔離並不是時間越長越好,而是根據孩子年齡不同、內心冷靜和平靜下來需要的時間長短不同。

一般來說,幾歲的孩子就隔離幾分鐘。

比如,小朋友現在滿兩週歲了,那麼對其的隔離就最好不要超過兩分鐘,當然也不要短於一分鐘,否則是起不到效果的。

◆“罰站”前先提出警告

作爲家長,在孩子“罰站”前一定要先對其提出警告,而且一定要告訴其爲什麼要“罰站”。

比如說有一次小朋友哭哭鬧鬧地不想吃飯只想玩,而且還不讓爸爸吃飯,於是媽媽便告訴孩子:“你自己不吃飯可以,但爸爸媽媽要吃飯,你如果再不讓爸爸吃飯,媽媽就要罰站啦!”

這是對於孩子的一種警告,別說,不願意“受罰”的小朋友還真聽話,立馬乖乖地自己一邊玩去了。

事先提出警告可以起到兩個作用:1.可以讓孩子明白自己行爲的後果將是什麼;2.也可以制止孩子行爲的繼續進行。

美國家長管教法:不發脾氣的“Time Out” 第3張

◆結束隔離後再講道理

如前文所說到計時隔離是一種“讓孩子冷靜而非懲罰”的方式,因此先冷靜下來,下一步家長需要做的就是對其講道理。

告訴孩子爲什麼自己的行爲是錯誤的,今後應該如何改正。

如果不給孩子先冷靜下來的機會,這講道理完全是白費功夫,他們是根本聽不進去的。

◆家長心態語氣要平和

不管是“罰站”前還是“罰站”後,家長的態度一定要平和,而不要對孩子大叫大嚷。

因爲家長的大叫大嚷會給孩子一種錯覺,讓他們認爲這纔是解決問題的方法,而本末倒置地認爲計時隔離只是一種輔助手段。

對於大一點的孩子來說,計時隔離時間一到,即使孩子不認錯,也應該結束。

而且如果孩子表現好,主動認錯,那麼家長還應該給予一定的口頭表揚或肯定,畢竟這計時隔離也不是對孩子的懲罰嘛!

◆頻繁使用效果並不佳

有的家長認爲,計時隔離的效果如此之好,那麼孩子犯錯誤或不聽話,就可以採取此方法,那就大錯特錯了。

任何一種“懲罰”方式,如果對孩子頻繁使用的話,都會使孩子產生一種習以爲常的感覺

而且有些孩子甚至還會有如此想法,“不就是Time-Out嘛,有什麼大不了的”。

美國家長管教法:不發脾氣的“Time Out” 第4張

因此頻繁使用的效果並不好,家長一定要視情況而定地採取計時隔離,讓孩子真正明白和理解自己犯了錯誤或做了不應該做的事情。

◆堅持同一人開始結束

有的媽媽可能會有這樣的想法,我正在氣頭上呢,孩子罰站,我不願意理他,時間到了讓爸爸去結束,這也是一種錯誤的做法。

在此用“一人做事一人當”應該不爲過,如果是媽媽開始的計時隔離,那麼一定要媽媽告訴孩子“時間到了,計時隔離結束了”。

而不是中途換人,請爸爸來善後。總而言之一句話,就是堅持同一人開始、同一人結束、中途不要換人。

“TimeOut”教育方法的效果如何?

這種”TimeOut”的教育方法,到底效果如何?它有沒有值得我們借鑑學習的地方?

一位在美國生活過多年的中國媽媽,被“計時隔離”的神奇效果震驚,聽聽她怎麼說這種教育方法的好處↓

◆孩子打架時

有一段時間我經常帶寬寬到好友梅麗莎家裏玩,梅麗莎有三個孩子,分別是4歲、2歲半和1歲。

2歲半的女兒漢娜正處於第一階段的叛逆期,在美國被稱爲“Terrible Two(糟糕的兩歲)”,常常會大發脾氣亂扔東西,或者在爭搶玩具時咬人。

有一次大家一起玩的時候,漢娜把過來一起玩的妹妹推到了,還狠狠地在妹妹的手臂上咬了一口,妹妹痛得哇哇大哭。

梅麗莎聞訊從廚房出來,一看漢娜咬了妹妹,二話沒說把她抱起來,把她放到樓梯上去並說:“You need to time out!(你得獨處了)”

漢娜在樓梯上坐着,也哇哇大哭。其實她可以自己下來繼續玩,但她並沒有那樣做,而是一直坐在那裏哭。

而梅麗莎則繼續在廚房忙碌,並沒有理會大哭的漢娜。

哭了約十分鐘,漢娜終於不哭了,這時候梅麗莎才走過來,問漢娜知不知道自己什麼事做錯了。

漢娜點點頭說不應該咬妹妹,梅麗莎表揚她勇於承認錯誤,然後給她講了一通道理。

把她從樓梯上抱下來親吻了一下,漢娜便又歡天喜地地跟妹妹玩去了。

美國家長管教法:不發脾氣的“Time Out” 第5張

◆孩子不遵守諾言時

鄰居家有一個10歲的男孩凱德,長得不但俊俏,且彬彬有禮十分懂事,對比他小的孩子也十分照顧,常常牽着寬寬的手帶着寬寬玩。

有時凱德想把寬寬抱起來,他會先跑過來問我是否允許他抱寬寬,徵得我的同意後纔去抱寬寬玩各種遊戲。

我非常喜歡凱德,一直想知道他的父母是如何把他教育得這麼好的。

有一次去小區游泳池游泳,剛好凱德的父母也在,我向凱德的媽媽徵詢她是如何培養凱德的,她說她對孩子向來是說一不二。

其時正好凱德在與朋友玩水,興奮起來他直接就從不允許跳水的區域往水裏插進去。

凱德的媽媽看見了,提醒了他一句,結果沒幾分鐘凱德又犯了同樣的錯誤。凱德的媽媽把臉一黑,讓凱德馬上上岸來。

凱德上岸後,媽媽指着旁邊的一棵樹,要求他坐在樹下10分鐘不允許再到水裏去。

凱德雖有不快,但也乖乖地坐在樹下,等10分鐘過去後,媽媽才允許他重新到水裏去,且凱德也從此不再犯同樣的錯誤了。

◆孩子貪玩不回家時

在小區的兒童遊樂場常有這樣的現象,孩子們常常會玩得很高興,該到回家的時間了也不願意回家,無論家長怎樣催促也不肯離開。

美國媽媽大多不會不斷地嘮叨催促,而是直接跟孩子們說:“孩子們,再玩五分鐘就回家!”

通常這時孩子們會趕緊找自己喜歡的項目玩,五分鐘過後,媽媽一聲令下,大家便都乖乖跟着回家了。

我開始覺得很驚訝,想知道這些媽媽是如何做到讓孩子這麼聽話的,因爲有時我讓寬寬回家,他也會要求繼續玩而不願意離開。

後來我也會跟寬寬商量說“再玩5分鐘就回家好嗎?”寬寬沒有時間觀念,通常會滿口答應。但等5分鐘過後,他就會耍賴說“還要玩”。

我想要讓孩子說話算數首先得自己說話算數,於是不管他如何哭鬧扯着他就走,即便他亂踢亂蹬哭成淚人也不理會。

結果就這樣兩三次後,以後我每次給寬寬做什麼事情限時。

如洗澡玩水限時,該去睡覺限時等,他都會乖乖地在我限定的時間內完成,並從此不再用哭鬧跟我對抗了。

◆家長做到說話算數

玩是孩子最熱愛的事,剝奪玩的權利來作爲懲罰手段,的確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孩子下次也容易吸取教訓。

但要做到這點並不容易,因爲孩子總是會跟大人對抗的,且孩子總是很會察言觀色。

如果他一直哭鬧家長就心軟下來,或者嫌煩而滿足孩子的要求。

又或者因爲孩子不理會自己的斥責而作罷,破壞了自己訂立的規則,那孩子下次遇事就會用同樣的手段來對付家長。

要有效做到“Time out”和“Time Limit”,必須要從嬰兒期做起。

美國很多媽媽一人撐起照顧孩子和家務事的重任,很多家庭還常常是有幾個孩子,但看起來美國媽媽似乎帶孩子比中國人更輕鬆。

把孩子往玩具房一放,便可以安心做家務;把孩子往牀上一放,孩子便乖乖睡到大天亮;把孩子往高椅上一放,孩子便乖乖自己吃飯……

有很多中國媽媽常常感嘆家裏幾代同堂,五六個大人照顧一個孩子卻都會累趴下。

晚上需要抱着搖着睡覺,出門需要輪流抱着,吃飯需要追着喂,做作業需要陪着做……

這種差別就在於孩子從小規則的制定與執行力度是否強硬。

有一個朋友的兒子沉迷於網絡遊戲,常常一玩起來幾小時都不停歇,父母常常爲此而罵罵咧咧孩子卻當做耳邊風。

有一次我到他們家作客,他的兒子對客人視若無睹,所有精力都集中在電腦屏幕上。

他的媽媽說:“你已經玩了很久了,再玩15分鐘不要玩了。”孩子沒吭聲。15分鐘過去後,媽媽並沒有任何說法,幾乎是把這事給忘了。

等到差不多又過去了30分鐘,媽媽做好飯端出來,看孩子還在玩遊戲,她開始大喊:“你這眼睛還想不想要啊,都玩一上午了!快來吃飯啦!”

孩子還是沒有反應,媽媽端了一碗湯放到兒子的電腦桌旁,說:“喝掉!”然後開始向書房裏的爸爸吼叫:“你就不能管管你這兒子,都玩一上午了!”

爸爸應聲出來,摸着兒子的頭說:“不玩啦,吃完飯我們去遊樂場玩怎樣?”兒子聞說,哦了一聲咕嚕嚕把湯喝掉,眼睛仍然死死盯着電腦屏幕。

然後又趕命似地玩了幾分鐘,纔不情願地跑到餐桌上來吃飯。

這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可以看出其母親從小並沒有爲兒子訂立一些規則,或者是自己沒有按照訂立的規則嚴格執行,致使孩子鑽了空子。

其父親則是沒有采取任何懲罰手段,而只是以滿足孩子其它的願望,來中止孩子的一些錯誤行爲。

這樣反而容易導致孩子霸道無禮,只會一味放縱自己並認爲父母爲他所做的一切都理所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