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Time Out真的有用嗎?如果把孩子關進房間那就錯了

Time Out真的有用嗎?如果把孩子關進房間那就錯了

來源:寶貝周    閱讀: 4.1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Time Out真的有用嗎?很多家長以爲只是把孩子關進房間那就錯了。懲罰孩子用Time Out管用嗎?很多家長懲罰孩子存在着誤區,下面我們看看這篇文章吧。

前段時間在去朋友參加一個小型的媽媽聚會,到場的孩子都和我女兒差不多大,在兩歲到三歲之間。我和其中的一個媽媽並不熟,她家的女兒叫小A,剛兩歲。

吃下午茶的時候,因爲小朋友們都很喜歡吃西瓜,結果就發生了一些爭搶,小A把整個西瓜盤子都扔在了地上,結果她媽媽二話不說,把小A鎖進了朋友家的客臥。

小A在裏面哭得驚天動地,還撞門。東主朋友很尷尬,主要原因是那個客臥從來沒人用過,裏面滿滿的雜物,她覺得隱私受到了侵犯,也擔心小A的安全。我也覺得很尷尬,但教育孩子是人家的私事,只能勸,我們不能真的動手把小A解救出來。

孩子在裏面大哭的同時,小A的媽媽還在對我們說“這孩子最近吃飯總扔盤子,怎麼說都沒用,只有time out最管用,每次關完出來以後,立刻就自己去收拾了,一會兒你們看!”

Time Out真的有用嗎?如果把孩子關進房間那就錯了

我一點也不想看。

我初中時住的那個小區,樓和樓之間的距離比較近,那時候的陽臺都是半封閉的,所以很容易就看見對面樓低樓層的陽臺。我記得是一個寒冬的早上,安靜的小區裏響徹小孩子的哭聲,我走到陽臺上看,有一個還在爬的孩子,正被家長鎖在陽臺上關禁閉。

我遠遠看着那個小嬰兒在陽臺上爬來爬去,一眼都不敢離開。伴隨着他淒厲的哭聲,天知道我當時多害怕那個孩子爬到什麼東西上,從陽臺掉下去!這件事在當時簡直成爲了我噩夢。要知道,越是被關,越是想逃脫;越是被關,情緒越崩潰。

幾十年過去了,因爲“關禁閉”換了個英文名字,變成time out,它就成爲了教育真經?

我甚至還聽說過time out的規章制度——1歲的孩子關1分鐘,2歲的孩子關2分鐘,以此類推。除了鎖到房間裏,還有其它衍生作法比如坐懲罰椅,站牆角面壁,如果孩子受不了呆不住,就再增加時間。更有甚者,還有磚家給父母們洗腦:“不管孩子如何哭鬧求饒,千萬不要心軟!要不然就前功盡棄,孩子從此就學會了挑戰父母權威!”

對,這些方法短時間內可能是有用的。小A被關了幾分鐘放出來以後,立刻就去擦地了。但是在那天接下里的聚會時光裏,她真的非常不高興,看得出來是被嚇壞了,一直黏在媽媽的身邊。

以兩三歲孩子的角度看,父母的身高几乎比自己高了快一倍。如果一個三米五比你高一倍的巨人把你像拎小雞仔一樣扔到一個你從來沒去過的雜物間裏,鎖起來。我想問,你怕不怕?你會不會屈服?那些被體力和武力制服的孩子,就算非常乖順了,我也依然爲他感到心疼。

Time Out真的有用嗎?如果把孩子關進房間那就錯了 第2張

Time out這種做法的確在國外很流行。這是因爲在很多歐美國家,打孩子是犯法的,一些父母就選擇用這種“短平快”的方法來管教孩子。但是,也有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time out無法達成家長們想要的效果:

美國心理健康研究所一項研究發現,time out對幼兒的聽話合作只起暫時的效果。而且經過time out懲罰的孩子會比沒有經歷過time out的孩子更容易產生過激反彈行爲。哪怕是在家長在事後跟孩子們進行過交談。

Michael Chapman 和Carolyn Zahn-Wexler 是這項研究的作者,他們總結說,當孩子們感到“愛被收回”,就會用更多的錯誤行爲來反饋。在該研究中,經歷了“愛被收回”的孩子們顯示出更多的不當行爲,更差的心理健康和更欠缺的道德感。

這些結果並不令人吃驚,因爲孩子們需要感受到父母無條件的愛,這讓他們感到安全。當他們失去安全感的時候,所有的失當行爲其實都是可以料想到的。Alfie Kohn 在他的《無條件的養育》一書中,也研究表明了time out和“愛被收回”對孩子心理的發展有嚴重的負面影響。

Time Out真的有用嗎?如果把孩子關進房間那就錯了 第3張

我反對time out嗎?不完全是。我反對的是這種簡單粗暴、冷漠的time out。

很多時候,我覺得需要time out的是大人。在很累、很煩、壓力很大的時候,我很喜歡找個舒服的角落放空一段時間,回回血。我也經常在回家之前,一個人靜靜地在車裏待一會兒,什麼都不做,在工作、家務、帶孩子之外,偷一點自己的時光,調整好心情和笑容,再投入下一輪戰鬥。

推己及人,在孩子在行爲失當、情緒失控的時候,他最最需要的是安撫、擁抱,以及“暫停”。

在這一點上給我啓發最大的,是妞妞的幼兒園。

妞妞的幼兒園班裏(2~3歲班)有一片由很多彩色抱枕構成的休息區,這個區域距離面向院子的玻璃門很近,光線很好,是老師特別選擇的陽光最好的位置,而且在這裏還能看見戶內戶外所有孩子的動向。偶爾有孩子磕了、病了,老師就會在這個區域一對一地陪伴照顧孩子。但更多的時候,老師會用這片抱枕區域來讓孩子“time out”。

妞妞剛入園的那個月,適應得不太好,哭得很多,甚至會發脾氣推開老師,不要幫助。每當這個時候,她最熟悉的那個老師,就會把妞妞抱到這個抱枕區,讓她離開剛纔引發哭鬧的場所。妞就靜靜地趴在老師腿上,有時候一兩分鐘,有時候半小時,就能自願起來,加入到其它的孩子玩耍的隊列中。

這個幼兒園的老師其實還是挺嚴厲的,我曾見過他們在戶外活動之前告誡孩子,不要推不要搶。不管能不能聽懂,孩子們都老老實實地站成一橫排,仰着小臉聽老師講規矩。但老師也坦陳,2~3歲的孩子互相推互相搶太正常了,他們會立即阻止動手的孩子,給孩子講道理,在勸誡無效的情況下,就會實行“time out”。

具體做法是,當孩子在集體活動中行爲失當或情緒低落,老師會主動詢問孩子:“要不要和我在一起,去抱枕那坐坐。”通常幾分鐘以後,等孩子的情緒冷靜下來,老師就會詢問他是否願意繼續去玩。或者,他會自願地重新加入集體活動。

總結一下,原則就是:

固定一個安全、舒適的地點;

引導孩子自願開始,自願結束;

這個區域不帶“處罰”的色彩。

這種time out,其實更像是正面管教法則中的“積極暫停”。它引導孩子的情緒從失控到平和,就像大人在孩子睡着後刷一會兒手機,這種“暫停法”,讓孩子從激烈混雜無法掌控的亂局中,找回平靜。在平靜的心情下,孩子的自控力纔會更好。

長遠來看,安全感十足、情緒平穩的孩子,也會更懂事、更容易管教。

幼兒健康
幼兒營養
幼兒教育
幼兒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