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孩子有沒有撒謊,要看你是不是太較真

孩子有沒有撒謊,要看你是不是太較真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9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小果凍吃過晚飯,便忙着把玩新夥伴彈弓。嗖,趁媽媽不注意,一發炮彈射在媽媽腿上。媽媽故意問小果凍,誰射的。小果凍笑着向沙發上的奶奶努了努嘴。媽媽笑笑,你可不準這麼幹哦。小果凍搖着頭像個撥浪鼓,不會的不會的。其實孩子有沒有撒謊,要看你是不是太較真。

媽媽起身收拾碗筷,小果凍冒出一句,現在我要向奶奶發射了。媽媽沒想到,小傢伙卻朝着自己,又中一彈。奶奶沙發上笑彎了腰,哎呀,小果凍還會調虎離山呢。媽媽看着三歲小鬼頭,哭笑不得。到底當他童言無忌,還是要教導他不要撒謊呢?

孩子開始撒謊,好多媽媽都會有點擔心。今天呢,薇薇安老師會從大腦″認知偏差″的角度,告訴你怎樣變得淡定一些。

給孩子讀個繪本,他東張西望,是不是注意力有問題;走到哪兒,那就一片亂,一點都不愛收拾,該如何是好;做作業,馬馬虎虎,總是漏題,是不是故意撒謊。

孩子的一舉一動,總是觸動着你每一根神經。就拿孩子撒謊這件事來說,其實孩子撒謊本身就說明心智越來越成熟,你應該感到高興纔對。而你現在的擔心,其實只是個主觀視角,你眼中的孩子和真實的孩子,很多時候並不是同一個人。孩子行爲背後的真正原因,有時會埋在你的″認知偏差″下。

孩子一定在撒謊嗎?

有個媽媽抱怨孩子撒謊,說老師佈置作業十道題,孩子總是抄八道。肯定是不想做作業,孩子品格有問題。

估計有媽媽看到這裏笑了,我們在幹嘛,我們在腦補,還沒搞清楚,就給孩子安上原因。在心理學上,我們稱之爲″歸因″。

孩子有沒有撒謊,要看你是不是太較真

就是懶纔不寫作業、能力太弱了跟不上節奏等,這屬於″內在歸因″,把問題總結爲孩子個人因素。

老師給的時間少、同桌太容易打擾孩子等,這屬於″外在歸因″,把問題總結爲孩子所處的環境因素。

你看看,我們是不是總是先挑孩子的毛病,後注意到或者根本忽略了其它原因。心理學對這個也有研究,心理學家羅斯稱之爲″基本歸因錯誤″:

我們常常把他人的行爲歸因爲內在因素,而低估了外在因素的影響。

開頭這位媽媽,可能就犯了″內在歸因″這個錯兒。直接把孩子漏抄作業題當成撒謊了。

退後一步試試看

當然,你也許會反駁,如果偶爾漏抄,也可以理解,可我都逮到好幾次了!這不是故意騙人嗎?

咱先不要急,你看你正在爲你之前的判斷找證據。心理學家偷偷一笑,你可能又犯了第二種認知偏差 ——″確認偏誤″:

當人們在腦海裏已經形成一個假設的時候,往往會蒐集證據去證明自己的假設,或是選擇性回憶對自己的假設有利的事件,並忽略其他對自己假設不利的信息。

認定孩子爲了逃避作業故意騙人,不過是你心裏的假設。一旦你深信不疑,就能找到無數例證。想想談戀愛時,要是認定前女友給男朋友發條短信就是舊情復燃,你是不是能找到太多證據了。

其實孩子漏抄作業可能有無數種原因。孩子每天都要抄作業,把作業抄完整的次數是多於漏抄次數的。如果父母后退一步,把視野放寬,就會發現孩子漏抄作業的行爲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頻繁。

這就跟拍照一樣,如果我們把焦距拉近到孩子的問題行爲上,那麼就看不到全景了。一旦把焦距再拉遠,才能清晰地看到孩子的真實面貌。

莫把問題極端化

有些父母發現孩子漏抄作業後,可能會訓斥或者打孩子。但通常打罵後呢?還是不見效,孩子還是老問題重犯,你依舊會焦慮。

所以,這就陷入一個新的認知偏差 ——″把問題極端化″。在一些父母眼中,不打罵就等於溺愛,孩子現在說謊不管,那以後會成啥樣,還得了嗎?

其實,不打罵不能和溺愛劃等號,還有其他方法幫助孩子呀。哪怕最後發現孩子就是故意撒謊,逃避作業,也不等於他以後一定會變成一個品格有問題的壞人。

很多時候你可能會忘記,孩子的成長是不斷地在改變,不斷積累經驗。回想你自己的成長過程,不也是如此嗎?

你是糾錯者,還是陪伴者?

孩子的成長軌跡並非線性的。當看到孩子身上有問題時,你通常想到的是去糾正,也就是出了問題纔想去解決問題。慢慢地,養娃似乎變成了一個糾錯的過程。

心理學家 Elliot 和 Covington 把人的動機分爲兩種——″趨近動機″和″迴避動機″:前一個說的是爲了追求正面結果而去做事;後一個說的是爲了逃避負面結果而去做事。

孩子有沒有撒謊,要看你是不是太較真 第2張

剛纔這位媽媽的動機就屬於後一個,她是爲了避免孩子繼續出現漏抄作業,纔給孩子打上″撒謊″的標籤。那爲何不能從培養孩子的學習樂趣和習慣開始呢?

就像日常生活中,你有和孩子一起閱讀的習慣嗎?孩子的提問,你有認真對待嗎?孩子學習到新的知識時,你有爲他感到開心嗎?

孩子不聽你讀繪本,不收拾東西,這些問題都可以換一個更積極的角度去思考:有什麼方法可以增進親子交流?如何幫助孩子養成隨手收拾的習慣?

也就是說,父母與其做一枚″糾錯者″,不如做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陪伴者″,和孩子一起探索他們身上的潛力。″趨近動機″要比″迴避動機″更挑戰些,因爲它要求我們做到高質量的陪伴。但是,如果等到問題出現後再去解決,真的就更容易嗎?

所以,孩子再讓你感到擔心焦慮時,不妨先冷靜一下,是不是自己被大腦給欺騙了。退後一步試試看,你會發現:

一個″胡亂發脾氣″的孩子是累了需要媽媽抱抱;
一個″莫名其妙出手打人″的孩子也許只是不想別人搶他玩具但不會表達;
一個″故意漏抄作業″的孩子也許只是因爲寫字太慢,來不及抄,或是題目經常不會做。

當你不僅僅糾結於孩子的問題,而是能從一個更完整的視覺去看待他時,你會成爲一個優秀的″陪伴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