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請放過那個內向的孩子!

請放過那個內向的孩子!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6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我們的文化中,“內向”一直是被當做性格上的缺點。

如果你是一個內向的人,那麼這樣的話你肯定不會陌生:

小時候:“你這孩子真沒出息,你看看別人家孩子多大方!”

上學時:“你幹嘛總是一個人呆着,太不合羣了!”

工作後:“你性格太內向了,怎麼在職場混!”

大多數人都對內向的人充滿了偏見。

父母也是一樣,我們總是希望孩子性格開朗,覺得外向的孩子未來纔會在社會上吃得開。

一旦孩子內向和害羞,我們就開始止不住的擔心和焦慮:“我的孩子好安靜,是不是有問題?”、“我家孩子怕生不愛叫人怎麼辦”、“孩子喜歡悶在家裏,怎麼辦?”

作家蘇珊·凱恩曾經在演講中說:“對於那些喜歡獨處,或是樂於自己一個人鑽研的孩子,常常被視爲局外人,甚至是問題兒童。”

似乎天生內向的孩子,就是錯的。

請放過那個內向的孩子!

1內向的孩子一定要變得更外向嗎?

內向的孩子有什麼問題嗎?

其實沒有。

一個學生曾對我說,父母經常嫌棄他呆呆的,像悶葫蘆一樣,因爲他喜歡獨處,不喜歡家裏來客人,也不喜歡走親訪友。

實際上這個學生並不是他父母所說”悶葫蘆”,反而十分有主見,喜歡鑽研,做事情也很有條理。

性格內向,並不是一個毛病或問題,它只是一個沒有褒貶描述性詞語。對內向的孩子來說,快樂不一定非要在嘈雜的人聲中,相反,安靜和獨處就是他們的生活方式。

每個人的性格和氣質從出生的那天起就不盡相同。內向是孩子性格的一部分,是他的特質,不僅如此,有時候內向也能成爲一種優勢。

內向的孩子,更能專注於內心世界,喜歡深入思考;

內向的孩子,善於冷靜地觀察,經常能注意到別人注意不到的細節;

內向的孩子,不愛閒聊,更加懂得傾聽,擁有獨處的能力,懂得自省;

愛因斯坦、周星馳、林肯、喬丹......他們都具有內向的品質,但並不影響他們的成功。一個孩子有沒有出息,和外向內向真沒多大關係。

內向的孩子,也可以很棒。我們不一定非得逼着內向的孩子變得更外向。

2標籤化的語言最傷孩子

很多內向的孩子都覺得自己性格不好,就像網上有人說:“很多內向者的通病:自卑,最怕麻煩別人,喜歡獨來獨往,容易依賴一個人,特別害怕失去,戀舊。”

對自己內向的性格自卑,很大程度上,是因爲小時候被貼上了“壞標籤”。

前些日子去朋友家,朋友讓孩子跟客人打招呼,但孩子一下子躲到了媽媽的背後,一開始朋友還會鼓勵孩子勇敢點,一兩次之後,朋友就開始不耐煩:“你這孩子太內向,見人也不知道問好,真不懂禮貌!”

看,一個不愛打招呼的孩子就這樣被父母強化出來了。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內向就是沒出息、內向就是沒用、內向就是膽小懦弱.......

類似這樣的標籤都會給孩子非常強的心理暗示作用,孩子的表現會隨着這些負面標籤出現認知偏差,久而久之,孩子可能會直接給自己下定義,認爲“我就是膽小內向,不願意和人打交道”。

一個壞的標籤,只是一瞬間的事情,但可能伴隨孩子一生。

3給內向的孩子多點耐心

《孩子,你慢慢來》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五歲的孩子正在給新買的一束花系蝴蝶結,由於手小,花枝又多,他嘗試了好幾次都未能系成功。孩子的老祖母對此顯得十分粗暴,又是罵又是催,還不耐煩地推了孩子一把。

很多時候,我們都像故事中的老人一樣,希望孩子能按大人的方式和節奏生活,卻忽略了每個孩子都是需要尊重的個體,有自己的節奏和性格。

人們常說,爲人父母者要給孩子無條件的愛,其中就包括無條件接納孩子的性格,接受他們本來的樣子。

不管是內向還是外向,只要每個孩子能順應自己的特點,都能發揮出自己的潛能。

不擅長社交沒關係,喜歡獨處也沒關係,不妨耐心等等孩子,等他慢慢的熟悉陌生人,慢慢的表達。

願每個內向的孩子都能被溫柔地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