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孩子的音樂智能從小培養

孩子的音樂智能從小培養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1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音樂是一種聆聽的藝術,是指人敏感地感知音調、旋律、節奏和音色的能力。每個人都有可能發展這種智能,音樂智能是從小就可以培養的。

孩子的音樂智能從小培養

我們培養孩子的音樂才能不可能要求每個孩子都成爲音樂家,但是通過音樂才能的培養,陶冶了孩子的美好情操,使得孩子精神愉快,在人生的道路上充滿了樂觀自信,有助於孩子創新思維的發展,有助於在其他領域中的潛能獲得充分的發展。

音樂智能的發展可以分爲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喜歡聽音樂。

第二階段:能夠正確且富有感情地演唱或演奏出旋律。

第三階段:能夠作詞譜曲,以抒發他們的情感。

既然音樂是聆聽的藝術,因此就離不開“聽”。

孩子一出生就具有了聽力,對於小嬰兒,應該去聽大自然中的各種聲音:人聲的沸騰、山林的寂靜、潺潺的小溪流水聲、雷雨的轟鳴、呼嘯而過的列車、鳥語蜂鳴……,有心的家長還可以將這些聲音錄製下來,給孩子播放,並且讓孩子分辨,隨着成長逐漸學會分辨各種聲音的音高、節奏、音強和音色。

另外,還需要有一個音樂的環境。

當孩子吃飯時,可以給孩子播放古典音樂;當孩子游戲玩耍時可以播放歡樂的樂曲;當孩子要睡覺時可以播放搖籃曲或小夜曲(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這些樂曲不能高分貝或者是噪聲,否則對孩子的聽力是有損害的,而且孩子也不可能有聆聽的興趣)。在聆聽各種樂曲時,不妨帶着孩子配合樂曲韻律做有節奏的肢體動作或者有節奏地敲擊一些物體,讓孩子逐漸感知音樂的旋律和節奏。培養孩子的節奏感,有助於提高孩子的音樂感受力和理解力。

當孩子2~3歲時,可以教孩子說有韻律的歌謠,讓孩子學會“吟誦”。

孩子最初的歌唱就是吟誦,逐漸發展了節拍感和對多種韻律持續性的感悟,就會由吟誦發展爲歌唱。吟誦和歌唱不但需要聽覺器官去感受這些美妙的音樂,而且通過自己的嗓子和自己的動作去感受音樂,包括音樂的旋律、語言。孩子到了4~5歲就進入了對聲音和音調敏感性發展的關鍵期。

模仿

是孩子學習的一種方式,有心的家長可根據孩子不同的年齡段,誘導他們去模仿自然界以及各種歌曲和樂器的聲音。鼓勵孩子自編、自唱,家長給予及時的鼓勵,逐漸使孩子對唱歌或樂器產生興趣,進而產生學習音樂的動力。

音樂是情感的藝術,開發孩子的音樂潛能是需要在長時間、潛移默化的過程中進行的。

因此要想讓孩子學習某種樂器,必須要引起孩子的興趣,產生自發的學習的慾望,這樣才能學習得愉快,才能學會這種樂器。但是每個孩子的天賦是有差異的,也不是每個孩子都喜歡學習音樂或學習樂器,強迫讓孩子去學習他不感興趣的東西,把學習音樂看作是一種負擔,這樣不但學習效果不好,而且會產生逆反心理,產生厭惡情緒,那麼也就失去了我們家長的初衷。

因此要求家長在挖掘孩子的音樂天賦時要抱着一種平常的心態,既不要橫向攀比,也不要急功近利。有的孩子雖然不喜歡唱歌或學習樂器,但是由於從小受到音樂的薰陶,養成了聆聽音樂,喜歡在音樂的環境中生活和工作的習慣,同樣也達到了我們培養孩子具有音樂素質的目的。

希望你的寶寶在你的培養下成爲一個有音樂修養的人!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