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中國家庭教育缺什麼?

中國家庭教育缺什麼?

來源:寶貝周    閱讀: 7.5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有關教育之議,已經令人不勝煩擾。然而,不論我們如何不堪其擾,不管我們心中是否存乎教育的明哲之道,二千年來不斷積澱下的種種議論、態度,案例甚至爭吵,對於當下的中國教育,特別是家庭教育,仍然有着鮮明的現時意義。而歷史中存留的觀點,更是直接影響着中國教育的方方面面。


  有關教育之議,已經令人不勝煩擾。

然而,不論我們如何不堪其擾,不管我們心中是否存乎教育的明哲之道,二千年來不斷積澱下的種種議論、態度,案例甚至爭吵,對於當下的中國教育,特別是家庭教育,仍然有着鮮明的現時意義。而歷史中存留的觀點,更是直接影響着中國教育的方方面面。

中國家庭教育缺什麼?

言多而失,倒不在於這些言論中有多少存着謬誤,而是話說多了,就足以令人無所適從,把本來清楚的事情拉進迷局。

關於教育該由誰來充當主角的問題,本來是一件義理明晰的事情,而當各種觀點彙集在一起的時候,本不該錯位的職責便悄悄地模糊不清了。

常言道世事如棋,教育也不能脫身其外,那麼,假如把孩子的教育看成一盤棋,那麼到底該由誰來執棋呢?

回答這個問題的關鍵,在於誰能把這盤棋下得更好。

觀高手行棋,弈棋佈勢,務相接連。自始至終,着着求先。臨局離爭,靜謐獨觀,毫釐不差,其中妙訣就是在行雲流水之際,胸中已有甲兵十萬。說白了,不受外界叨擾,安心下好自己的棋而已。

街頭巷尾也有棋迷,棋局一開,衆人圍聚、你曰出車,他說跳馬,衆說紛紜,莫衷一是。這樣的棋不是棋手在下,而是一項集體娛樂活動,如此想要將棋下好,反倒更加艱難了。

這樣得棋,贏了功歸旁人,輸了怨天尤人,又何嘗有一絲下棋的樂趣?

由此來看,棋還是自己下的好。

自古萬事如出一轍,懂得了這個道理,有關教育的問題也就不難解了。

俗話講先入爲主,這樣看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所謂的培養、所謂的教育,說起來不過是一句話——子女之教,在於家庭。

對棋而言,佈局的棋手是棋魂所在,其中的精妙玄機,只有他一個人知道,也只有他一個人處理得好;對孩子而言,家庭是人生第一站,一生的成長、影響,都在於家庭的教育,父母的薰陶。

染蒼則蒼,染黃則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棋局的好與壞,都在於棋手的素質高下,孩子的好與壞,都在於家庭的教育如何。

說完了棋理與育人之道,就輪到一個龐大的命題:

究竟如何將家庭教育做好?

或者說,中國現時的家庭教育,究竟哪裏做得不好?

好的地方,人人心中有一本賬,我們也世代相傳了千年之久,不好的地方,恐怕便不是一兩句說的清了。

於缺處補益,於短處補長,將短少之處分門別類,辨別出是哪一條讓孩子先天不足,哪一條令孩子後天失調,哪一條助子成功,哪一條引子失敗;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在家庭教育這盤棋中游刃有餘。

更緊要的是,棋可以重來,教育卻不可能覆盤,成功固然好,失敗卻是無可挽救的,沒有一個家庭有資格試驗,更沒有一個家庭輸得起這樣的棋。

基於此,我在讀《中國家庭教育缺什麼》一書後,也不禁有所感,這本書拋開陳腐的老套路,拂去空洞說教,直指中國家庭教育所缺所欠,以鮮明案例爲資本,以細緻考量爲手段,爲中國家庭教育查缺補漏,爲中國萬千孩子,更爲兩倍於孩子的家長打造一本萬世不易的教子典籍。

在這本凝結了智慧與心血的書中,我們所要關注的不僅是孩子的現狀,更是孩子的未來。

所謂的關注未來,也就是爲孩子的一生奠基,《中國家庭教育缺什麼》這本書讀起來都是細緻入微的小道理,小感悟、小故事、小竅門,但是正是這種近似於工筆的考量,描繪了當下中國家庭教育的一種氛圍,使我讀後受益匪淺。

或許讀了此書後,未必知道成功的孩子是如何登頂的,但卻可以知道我們所缺乏的東西,在這個閱讀的過程中,有些答案就已經浮於紙上了。

教育其實就是這樣一個東西,許多名宿鴻儒不能爲之的,往往在這本書中一個小道理就講通了,一盤看似繁雜的棋,其實只要由正確的人、按正確的方法堅持到底,也就是所謂的大師了。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