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生命教育的第一課

生命教育的第一課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8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多數時候死亡現象都會帶給孩子一種對長久分離的焦慮和恐懼,需要給以更多的情緒上的安撫。父母與寶寶溝通時要具備怎樣的技巧呢?

必備技巧

必備技巧1 感同身受

大人應理清問題,抱着同情心去體會和理解孩子的感受。感同身受地去理解寶寶生死提問背後所表現出的對生命現象的好奇、驚訝、焦慮和恐懼,使他能在情緒上得以暫時疏解,情緒的認同感常常是交流的第一步。

必備技巧2 直面情感

大人要拋開對死亡問題含糊其詞不敢直面的膽怯心理,也不能認爲死亡這些終極問題與日常生活無關而回避它,而要鄭重地重新面對這些自己幼年時也提過的哲學大問題了。最能體現你對交流的真誠態度莫過於你也關注着寶寶關注的問題。在直面問題時,作爲教育者,你也許會做科學知識的準備以便應對他的好奇;也應該做好思索態度的準備,從繁雜的日常事物中抽身而出,體驗和思考這些生與死的人生大問題。

必備技巧3 平等交流

要與寶寶推心置腹地進行真誠而平等的談話。生命的成長和發展是有階段的,在初生、成長、壯年、老年、死亡的5個生命階段,你和寶寶明顯處於不同的階段,就算你在人生路上已是一匹“老馬”,也不能否認一個成長中的寶寶對生命問題的體驗和思考。要知道,個體的生命體驗永遠是個別化的,一個幼年健康的母親永遠也無法感受身體孱弱的寶寶的生命體驗,你們最好的關係是如“忘年交”一般平等地交流。在交流中,作爲“識途老馬”的你所能給予的就是自己曾有過的體驗和思考,而不是直接以“教育者”的身份將你的人生教訓、科學知識灌輸給他,你不能勉強他走你規劃的人生之路,或接受你對生命的認識及諸多複雜抽象的科學和世俗的知識。這在你幫助寶寶認識死亡時也適用。

必備技巧4 暫時解決

生與死、人生的意義、生命的奧祕等哲學大問題永遠只有暫時的、階段性的答案,用自己的生命體驗作爲案例的交流過程也許不能直接解決孩子的生命困惑,但你對生命的尊重和真誠的態度對他肯定有所影響。寶寶會從你和故事中人物的身上看到生命的成長和延續,看到成長必然會經歷的困難和解脫,看到生命中痛苦和幸福的交替,看到生命意義和價值的多元,看到還有那麼多空白在未來等着自己去一一描繪。所以,雖然死亡的問題只能得到暫時的解決,但有過這樣的探究過程,必定會激發寶寶對生命現象的關注熱情。尊重生命的前提就是對生命的敏感和關注,也是對生命的一種同情心和同理心。

小情景

情景1

外公去世那年外孫才2歲,有一天夜裏,他突然想起外公,深深懷念。媽媽便坐下來,聽聽孩子對外公的回憶。漸漸地,她由驚訝,驚喜轉而和孩子同樣想念外公。他們想念外公的鬍子,想念外公的眼睛,更想念外公懷抱的味道……

在此情景中,媽媽非常清楚孩子的悲傷情緒,並讓孩子表達出自己的感受,讓自己也重新面對親人死亡這個已經過去了的事實,重新體驗這種悲傷的情緒。無疑,她和孩子站在了同一個情感的平臺上,這是最真誠的親子態度。

情景2 女兒經常思念因先天性心臟病過世的弟弟,每次媽媽給她糖果點心,她總想留一份給弟弟,就像以前弟弟在時那樣。可是媽媽一看到女兒這個舉動,便哀痛不經,悲傷難抑。

寶寶宣泄悲傷情緒的方式與大人不盡相同。在和他談論死亡時,一定要尊重他的情感內容和表達方式。這時,媽媽應容許女孩在形式上思念弟弟,不需要在孩子面前掩飾情緒,媽媽可以對女兒說:“我就是太想念弟弟才哭,不是你做錯了什麼,我們來寫封信給弟弟,告訴他,我1門好想念他。”

情景3 小女孩丹丹得了惡性腫瘤,病情一天天惡化,媽媽決定將丹丹抱回家,讓她與家人共度更多的時光。小女孩問媽媽,自己是不是快要死了?

媽媽輕輕抱着丹丹,跟她講了小紅帽的故事,接着說:“還記得生病的外婆嗎?你現在要去天上看外婆了。記得,路上可能會出現大野狼,你不要怕,外婆會保護你,把你接到天堂,好好照顧你。”之後,丹丹的表哥表姐各帶了一份禮物送她,兩三天後,小女孩帶着笑容,走了。

跨越“語言障礙”的交流

在與寶寶交流時,語言的障礙是難免的。你需要儘量通過談話瞭解寶寶對死亡問題的現有認識和他生活的具體情境,從而尋找一種恰當的途徑來表達自己對這些問題的思考。

比如,在告訴寶寶誰死了的真相時,要說得簡潔清晰,不要說過多細節,使用適合該年齡寶寶可接受的語言和概念。寶寶的年紀愈小,解釋愈要簡單。簡潔通俗的科學解釋可以解惑,而不恰當的類比和撒謊常會引起寶寶新的恐慌和疑惑。

你可以這樣說:“爸爸死了,他的心臟停止跳動,不會再呼吸。如果一個人死掉,就不會再吃東西、上廁所。死掉跟睡着不一樣,如果睡着,心臟仍會跳動,人仍會做夢、呼吸。如果死了,所有的器官就不再運作,只剩下身體而已,身體就像沒有花生的花生殼。”

在和寶寶進行生命教育的交流時,應貫穿始終地給他傳達一種尊重生命、善待生命的態度和信念,不是什麼具體的教條。這樣的交流,將更多地對孩子的人格產生影響,在各種有關生命的活動中讓寶寶懂得死亡是生命本質的一部分。

生命教育的第一課
點擊進入精彩育兒頻道!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