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孩子間的差距,就是這樣拉開的!

孩子間的差距,就是這樣拉開的!

來源:寶貝周    閱讀: 8.0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孩子在成長早期,大腦在飛速發育着,各種敏感期接踵而至。父母若能抓住關鍵期進行引導,那將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昨天吃完桔子的涵涵對桔子核特別感興趣,她說自己收集到了5個。我問她:“媽媽有4個,爸爸有1個,你有5個,這一共是幾個呀?”

涵同學聽完問題後,伸出自己的小手,嘴裏唸唸有詞地說:“媽媽4個,爸爸1個,我5個,噢,一共是10個!”

雖然知道她最後肯定能答出來,但沒想到這麼快。看着4歲的她,很快算出了1+4+5=10,我還是蠻欣慰的。因爲想當年我的第一份數學試卷的分數可是29分呀。

爲啥我會記得這麼清楚呢?因爲當時考完試後,我跟着姑姑一起去吃酒席,大家問到了考試分數,然後姑姑說:“她數學只考了29分,平時還老說她聰明,哎!”

從此之後我就在數學學渣的道路上越走越遠,高中三年,每天吃完飯就是進教室做數學題,結果還是事倍功半。到了大學學習微積分的時候,也不知是不是因爲沒有考試的壓力了,反而數學出奇地好,滿分100分的數學考試,總是能拿個八九十分。

孩子間的差距,就是這樣拉開的!

於是,我就在想,看來不是我沒有學好數學的能力。如果不是因爲從心底恐懼數學,或許我也不會成爲數學渣。

我對數學恐懼到了什麼程度呢?陪涵涵一起走迷宮我會害怕,給涵涵講數學繪本我會頭大。起初我還害怕我的這種恐懼傳染給她,沒想到卻成了她“臭屁”的機會,時不時地取笑我。

孩子在一歲左右的時候,就會出現數數敏感期。到幼兒園的時候又會出現數學敏感期。這個時候交給她一些具體的知識,倒不如訓練孩子的思維更重要。

不是常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麼,填鴨式的教育難以給孩子帶來學習的興趣,連興趣都沒有的話,孩子是學不好的,也不會把學習當初一件愉快的事。

無論是卡爾·威特的“小賣部遊戲法”學數學,還是給孩子讀數學繪本,通過故事和遊戲達到掌握知識的目的。這些都要比死記硬背,逼着孩子學要有效的多。

孩子間的差距,就是這樣拉開的! 第2張

之前我上高中時,我們班有個同學數學特別好,特別是她的運算等基礎能力,好到令我咋舌。後來才知道她的整個小學階段,因爲無聊,常常做數學題。

她父母都是我們那邊山區的教師,每天5點起來,就要去叫村裏的孩子上學,甚至還要把一些年齡小的孩子背到學校。父母都起來了,她自然就跟着起牀了,一個人待着無聊,就做數學題,做着做着就有特長了。

其實,無論數學、還是英語,又或者是語文,啓蒙都非常關鍵。

孩子間的差距,就是這樣拉開的! 第3張

我們家人,從我爺爺那一輩開始就嚴重偏科,倒不是我們家沒有數學基因,我的太爺爺,可是能夠雙手同時打算盤,還打的飛快的會計。那爲什麼自我爺爺開始我們的數學都不好了呢?

因爲家庭氛圍的原因吧。他們喜歡語文,癡迷於語文,於是我從小就覺得語文是個好東西,也發瘋似地愛上了。

當別的小朋友還在認字的時候,我已經聽過很多故事,會背很多詩,學會了很多成語了。當他們在看《新白娘子傳奇》 時,我已經開始讀《紅樓夢》和《三國演義》了。

也許,差距就是這樣拉開的吧!在不知不覺中,在每天比別人多一點點的積累裏,總會有量變達到質變的那一天。於是你就成了在某一領域具有特長的人。

婆婆昨天過來,看着我們家到處都是書,結果快遞又打電話,讓我下樓去拿書。她老人家嘆氣着說:“哎,你整天買這麼多書給涵涵看,娃多累啊!”

孩子間的差距,就是這樣拉開的! 第4張

哈哈,其實她一點都不知道涵涵不覺得累,反而是一種樂趣呢。因爲小丫頭的腦子裏整天充滿着好奇,活脫脫的一個行走版的“十萬個爲什麼”,“媽媽,火山是怎麼噴發的呢?”,“媽媽,爲什麼熊貓不是每個動物園都有呢?”,“媽媽,爲什麼你說兔子最愛吃的不是胡蘿蔔呢?”

小孩子對這個世界充滿着好奇,他們有着強烈的求知慾,我們要想盡一切辦法去滿足,或者通過讀書,或者通過網絡,無論何種方式,我們都不能抹殺了孩子的求知慾和好奇心。

也許你會說這些知識遲早會學到啊?那麼思維能力呢?是不是越早培養越好,畢竟孩子的成長存在着關鍵期啊,關鍵期過了最好的施教期也會過。就像被人類從大山裏或者荒島上救回的那些“狼孩”,再也學不會真正的說話一樣,因爲掌握語言的敏感期過了。

你教會了孩子一種思維能力,他以後學習起真正的知識來,會比別人快。多出來的那些時間,他可以玩耍,不必整天埋頭苦學,還可以繼續探索更多更深的知識。

所以,關鍵期把握好了,不僅能夠使孩子的潛能得到最大的開發,還能使得孩子在以後的學習中更輕鬆。

也許孩子之間存在差距的真正原因就在於:被錯過的關鍵期裏,以及那每天一點點的積累裏!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