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寶寶呵護 > 寶寶便祕太痛苦?超詳細解決方案來了!

寶寶便祕太痛苦?超詳細解決方案來了!

來源:寶貝周    閱讀: 6.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爲什麼小小年紀就便祕?

寶寶便祕太痛苦?超詳細解決方案來了!

前幾日遇到一個寶媽諮詢:

寶寶隔好幾天排一次大便,而且每次拉粑粑都要使出吃奶的勁兒,拉出來的粑粑又粗又硬。孩子這樣是不是便祕?應該怎樣做來幫助寶寶順利排出便便?

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讓家長們頭疼的便祕究竟是什麼表現?我們應該如何預防和緩解小兒便祕?

一、什麼是便祕?

便祕是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之一,主要表現有排便次數減少、排便困難、大便乾結等。

長期便祕會使小兒恐懼排便,導致反應遲鈍,精神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耐性、喜哭、貪睡及不愛說話等。

臨牀上將便祕分爲兩大類:功能性便祕和繼發性便祕(或症狀性便祕)。

功能性便祕由非器質性原因引起,繼發性便祕或症狀性便祕因器質性病因導致,須治療原發病纔可。功能性便祕佔兒童便祕90%以上,也是兒科門診常見的便祕類型。我們今天只講功能性便祕。

功能性便祕的診斷:

目前我國尚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兒童便祕的診斷一直沿用國外的標準,目前國際上應用最廣泛且最規範的標準是羅馬Ⅳ標準(各位寶媽可以參照對比一下哦):

(一)新生兒/幼兒功能性便祕

①每週排便次數<2次;

②有大便瀦留病史;

③有排便疼痛和排便費力史;

④有糞便粗大病史;

⑤直腸內存在大量糞便團塊;

⑥在自己能控制排便後每週至少有1次大便失禁;

⑦糞便體積巨大,曾阻塞廁所。

4歲以下幼兒具備上述2條以上且持續發作1個月即可診斷。

(二)兒童/青少年功能性便祕

①4歲以上兒童每週排便次數≤2次;

②每週至少有1次大便失禁;

③有大量糞便瀦留或有與糞便瀦留有關病史;

④有排便疼痛或困難病史;

⑤直腸內存在大糞塊;

⑥糞便體積巨大,曾阻塞馬桶。

4歲以上幼兒具備上述2條以上、排除腸易激綜合徵、症狀持續至少1個月且每週至少1次即可診斷。

二、造成功能性便祕的原因?

1、飲食不均衡  牛奶餵養、食物中蛋白質含量太多、膳食纖維攝入過低、飲水不足或脫水等均可使大便乾硬而導致便祕。嬰幼兒期進食太少或進食過多,食物搭配不合理,輔食添加不當,也是影響腸道功能造成排便障礙的原因。

2、腸道功能失常  主要是由於生活不規律及缺乏排便能力的訓練,導致其不能很好地建立正常的排便反射而發生便祕。

3、心理因素  研究顯示兒童的心理行爲異常是導致兒童便祕病因之一:如孤獨症、肥胖、失望、抑鬱、煩悶、肛裂疼痛、公廁恐懼症、生活學習環境改變、考試失敗、父母過度干預等均可導致便祕。

4、運動量不足  導致腸蠕動少,造成便祕。

5、遺傳因素  部分便祕小兒有遺傳因素(注意:這不是絕對的)。

三、常用的治療方法

(一)非藥物治療

1、心理疏導及教育:

97%的患兒有排便痛的恐懼心理,因此家長應鼓勵及調整患兒的心態,切勿責備。

治療便祕是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對於便祕的患兒,父母在治療期間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必須要有足夠的耐心來幫助孩子緩解對排便過度緊張的心理。對於因某些心理因素引起的排便困難,應注意引導孩子,必要時可尋求心理諮詢。

2、飲食結構的調整:

1)飲食品種多樣化,營養均衡,不挑食,不食用垃圾食品,少吃煎、炸食物。世界胃腸病組織指南明確指出預防和治療小兒便祕,高纖維素飲食和足量飲水是第一位。

膳食纖維主要存在於谷、薯、豆類、蔬菜及水果中,穀物食品含膳食纖維最多,如高粱米、玉米;蔬菜類爲菠菜、韭菜、胡蘿蔔、茄子、香菇等;水果類爲棗、梨、桃、香蕉、柿子等;豆類爲紅小豆及黃豆等。可根據不同年齡段、選擇合適的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

小貼士

對於母乳餵養的孩子:母乳充足的情況下,母親應注意飲食均衡,適當增加蔬菜、水果、雜糧和湯水等,減少進食油膩和高蛋白食物;

對於配方奶餵養的孩子:由於配方奶中蛋白質、脂肪、鈣較多,而碳水化合物相對較少,此時若發生便祕,可適當減少奶量,增加奶粉含糖量(大約每100ml奶中加2~4g糖),或在兩頓奶間喂水,並適當增加果汁或菜汁,以刺激腸蠕動。另外各位家長應堅持按照說明書衝調奶粉,不宜自己隨意衝調,導致奶粉過稀過稠。

對於剛添加輔食的孩子,便祕有可能是食物過敏的一種表現,需要家長仔細觀察,必要時暫停食物以便觀察是否爲食物過敏。

2)充足的水分攝入:每天早上起牀後可喝適量的溫開水,可起到軟化腸道糞便的作用。平時也鼓勵患兒多喝水,使腸道有足夠的水分軟化大便。注意飲水量應根據年齡及體質量而異,並隨季節、溫度及運動量適度調節。

推薦除正常飲食外每日應補充飲水量約爲:<1歲 14ml/kg、~4歲 12ml/kg、~7歲 10ml/kg、~13歲 8ml/kg、>13歲 5ml/kg;

每日參考飲水量約爲:<1歲 50~100ml、~4歲 100~150ml、~7歲 150~200ml、~13歲 200~300ml、>13歲 300~500ml。

3)培養良好的排便習慣:

排便訓練應根據孩子的興趣和能力逐漸進行。可以根據孩子的喜好,選擇合適的便器,但應注意高度適宜,當寶貝在便器上訓練時,應使雙膝水平高於臀部,雙足應着地以便發力。

排便時間:選擇在每日清晨或早餐後半小時至一小時效果最佳,主要是因爲此時胃-結腸反射最活躍。

排便地方:沒有特殊要求,可根據孩子喜好和實際情況選擇,如果孩子無便意,也鼓勵其每天在便器上坐一會兒。

排便體位:最好蹲姿;排便時間:每次5~10分鐘爲宜,每天堅持2次訓練,不可過久,以免孩子久蹲或久坐造成排便疲勞。

排便方法:教會孩子學會排便用力,即深呼吸後屏氣以增加腹壓用力排便,協調肛門括約肌運動,反覆訓練。

排便訓練開始的年齡:國內嬰幼兒排便排尿訓練的研究尚有限,因此給予育兒者的指導也十分有限,且觀點不一。

Brazelton教授的回顧性研究顯示,小兒能夠初步實現排便排尿控制的年齡平均爲27.7月齡。

美國兒科學會兒童如廁訓練指南建議在18月齡後或更遲(如2歲、3歲後)等兒童準備好了能顯示出控制膀胱括約肌能力時再開始訓練排便排尿。

下列表現提示兒童可以開始如廁訓練:

能有短時間的排尿控制(一次性紙尿褲保持乾燥);

能用語言表達上廁所的願望;

神經和肌肉系統具有控制的能力;

訓練中能合作;

能自己穿脫褲子。

小貼士

注意在訓練的過程中,需要家長給孩子解釋如何保持正確的姿勢,可以設立適當的小獎勵,以激發鼓勵孩子積極訓練。

4)適量運動:根據患兒的自身情況與實際情況制定運動計劃:建議每天活動一小時以上,多參加家務活動,鼓勵多進行戶外活動,如跑步、打球、登山等,以促進胃腸活動。

5)腹部按摩:按摩時間選擇在患兒餐後30分鐘,排空小便,平躺。

具體做法:以手掌在患兒腹部施加適當的壓力,順時針方向,圍繞臍周,順着結腸和直腸的方向旋轉式按摩,每次10~15分鐘,每天3~5次。(關於腹部按摩的頻次,目前沒有統一的規定。筆者也只查到少量護理文獻,上述文獻摘自孫貝貝等人的“個性化護理干預對兒童功能性便祕生物反饋治療效果的影響”;袁選花等人在“兒童功能型便祕的護理新進展”中採用每次1分鐘,每天10次;張潔等人在“兒童功能性便祕的治療現狀和發展”中並未提及腹部按摩。所以,關於腹部按摩的頻率應視具體情況而定。)

(二)藥物治療

藥物干預是治療兒童功能性便祕的重要手段。常見的治療便祕的藥物一般選擇滲透性瀉藥(聚乙二醇、乳果糖等)和溶劑性瀉藥(麥麩、歐車前製劑等)。

對於便祕嚴重,因害怕排便疼痛而拒絕自我排便的患兒,應首先解除嵌塞的糞便以減輕疼痛,首選開塞露(簡單、方便、短期效果好,而且還很便宜)。

對於長期便祕、腹脹明顯的患兒應用溫鹽水灌腸(不是食用鹽,是醫院的生理鹽水噢),以徹底清除腸道宿便,促進腸管收縮。

另外有研究表明應用布拉氏酵母菌可增加大便次數。其他還有生物反饋治療及手術治療等,在此不過多贅述。

總之,對於孩子便祕的預防,需要培養孩子養成規律大便的習慣,同時注意對飲食結構的調整,避免出現偏食,多食用粗纖維食物,適當增加高蛋白食物攝入量,並多多運動。

如果孩子便祕嚴重或頑固性便祕,或出現肛裂、痔瘡等情況,需要及時去醫院治療,避免盲目在家處理。

參考文獻:

[1]張樹成,白玉作.兒童便祕的治療手段及應用指徵[J].臨牀小兒外科雜誌,2020,19(1):12-17,25.

[2]孫貝貝,葛思親,文建國,等. 個性化護理干預對兒童功能性便祕生物反饋治療效果的影響[J]. 中國實用護理雜誌,2019,32:2528-2534.

[3]袁選花,朱麗輝,徐宏宇,等.兒童功能性便祕的護理新進展[J]. 當代護士(下旬刊),2017,12:16-19.

[4]王茂貴,王寶西. 兒童便祕的基礎治療[J]. 實用兒科臨牀雜誌,2006,07:446-448.

[5]郭禮,曹逸.循證護理在功能性便祕患兒中的應用[J].循證護理,2017,3(4):383-386.

[6]袁選花,朱麗輝,徐宏宇.以家庭爲中心的護理干預聯合生物反饋治療對兒童功能性便祕的療效影響[J].臨牀與病理雜誌,2020,40(5):1249-1256.

[7]伍戈,胡思源,張琪,蔡秋晗.羅馬基金會兒科臨牀試驗小組委員會《兒童功能性便祕藥物臨牀試驗建議》解讀[J].中國新藥雜誌,2019,28(24):2992-2996.

[9]張潔,閆坤龍.兒童功能性便祕的治療現狀和進展[J].國際兒科學雜誌,2019,46(3):170-173.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