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寶寶呵護 > 爲什麼孩子只能保持五分鐘熱度?

爲什麼孩子只能保持五分鐘熱度?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7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人什麼時候最快樂?不是彩票中獎的時候,也不是孩子考了全班第一的時候——那只是表面的快樂,真正的內心體驗,是激動和對未來的某些焦慮感。

專家的研究表明,無論家長還是孩子,最快樂的時候,是下決心做出改變的時候。

請注意,關鍵詞是“下決心”,不是“改變”。

“改變”的時候,尤其第一次改變,一定會給你帶來當頭棒喝,讓你感到很不舒服,“積極”地退縮,成功地走完自己的“5分鐘熱度”。

“下決心”是一件讓人快樂的事情,但改變卻是一件讓人痛苦的事情。

比如,一位家長決定該從今天開始,下定決心,改變自己,和孩子完美溝通、有效交流,不再發脾氣。

他下這個決心的背景是什麼呢?

恍惚間,他想到了自己醉得一塌糊塗,進了醫院、打了點滴,第二天痛苦不堪,於是下決心戒酒;

他想到自己因爲停不下來、剎不住車、內臟幾乎跳出來的咳嗽,最終下決心戒菸;

還想到體重秤上彈簧一般跳躍的數字,最終下決心減肥……

最後的結果,無一例外,都是“5分鐘熱度”。

世界上最簡單的事情就是下決心。下決心會讓人有放鬆感和控制感,大腦對未來有了新的期待。

這種放鬆感和控制感,讓我們的感覺良好,認爲自己會從此改變,戒菸戒酒,克服拖延症,保持健康。

爲什麼孩子只能保持五分鐘熱度?

科學家做過調查,如果一個人下決心減肥,並給自己制定了節食計劃或者運動計劃,那麼,他會感覺自己更有力量、更加強大。

成年人如此,小孩子當然也是如此。

因爲不斷積累的問題,比如做作業時拖延,成績下降,讀書太少,等等,即便爸媽不“追責”,孩子內心也有壓力,他很明白存在的問題,不需要家長囉嗦。

家長這時候的原則只有一個:廢話少說,直指問題。

“最近成績下降了,找一下原因,寫一個改進計劃吧!”

然後,設定期限:

“今天下午5點之前做出來,怎麼樣?……來不及,那就晚上9點之前吧。”

給孩子充分的信任,把該說的說完,然後,哪兒涼快哪兒待着去。

“和家長對着幹”幾乎是所有青少年的共性。你說得越少,他做得越多;反之亦然。

孩子和你一樣,下決心很容易,當他真正邁出第一步的時候,也會遭到“當頭棒喝”:沒想到改變是這麼痛苦的事情!

早知道,就不下那個決心了。沒事,反正下決心也不損失什麼。

所以,下一次,他還是會“下決心”,然後……連改變也不想改變了,因爲他有了以前的經驗,知道第一步會很困難,會遭到當頭棒喝。

有的孩子能堅持“10分鐘熱度”,多少好一點兒,但往往也達不到預期目標。比如,原計劃每天讀10頁書、背10個英語單詞,結果一週下來,只堅持了3天。

一週之後,他會進入心情的低谷,開始自我懷疑、自我否定:原來那些宏偉的計劃,我根本做不到!我能力不行,我沒有意志!

過上一個月,他心情好一點兒了,因爲他已經把上一次“下決心改正”的宏偉計劃忘得差不多了,恰巧這時候問題又出現了;所以他會和我們一樣,重新開始“下決心”……

這不算什麼惡性循環,只是大腦的習慣使然,大腦對“下決心”有着天然的喜好,樂此不疲。

家長怎麼辦?怎樣幫孩子克服“5分鐘熱度”這個難題?

最關鍵的,是告訴孩子原理:

第一,沒關係,愛“下決心”,行動之後卻遭到痛擊,是人的共性;

第二,我也經常這樣,光下決心,行動不了;

第三,改變的第一步是最困難的,一定要努力堅持,堅持了第一步,然後爭取第二步,這一次“下決心後行動失敗”,不要着急,儘快開始下一次。

如果你每天都能下決心,並作出改變的行動,那就贏了。

關鍵的問題是,在孩子開始行動後,發現有困難,會有巨大的挫敗感。

這時候,家長一定要幫他進行心理疏導,讓他知道,改變本就很困難,計劃無法進行也是正常的。

卸掉心理負擔,他纔有可能堅持第二步、第三步。

如果他邁出第一步就很困難,家長卻逼着他去考慮第10步,那就註定會失敗。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