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寶寶呵護 > 孩子哭哭哭,媽媽煩煩煩,這樣的日子你還在繼續嗎?

孩子哭哭哭,媽媽煩煩煩,這樣的日子你還在繼續嗎?

來源:寶貝周    閱讀: 9.5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最近氣溫變化大,好幾個朋友告訴我:我發現最近我一點都不愛孩子了。“不愛孩子”從一個母親嘴裏說出來,局外人會認爲這是一件很不可思議的事,但凡當媽的確有認爲這是一種普遍存在的心理過程。

她們都曾是育兒達人。

比如昨天和我說這件事的朋友,就是一個自學成才的,兒童疾病的推拿能手。

她所在小區的媽媽們,都把她當崇拜偶像。也確實感覺到,自己對孩子的愛,在逐步的消退!

養育孩子,總有一個階段會很容易對孩子發脾氣,甚至會希望自己從來沒有生過孩子。

這種強烈的,愛恨分明的感覺,常常發生在孩子哭鬧的頻繁期。孩子哭得越頻繁,媽媽就越想遠離孩子!

有一天伺候兩歲的兒子起牀,因爲先穿了襪子,後穿了衣服這件事,孩子哭了半個小時,非得她脫了衣服、褲子、襪子重新來過。

接着是吃早餐,孩子打翻了牛奶,奶汁沾了一些在身上,吵着要換衣服,因爲只有一點點,她又忙着要出門拿快遞,就拒絕了申請,孩子情緒又被刺激,哭得呼天搶地。

拿快遞途中遇到樓上鄰居,因爲孩子玩得來,來往也比較多,那天孩子特別反常,一點都不讓妹妹碰,不聊天,不分享,妹妹碰了一下他手裏的車子,又開始呼天搶地。

他太能哭了!哭着左一句媽媽,又一句媽媽,對她輪番轟炸。

後來回到家,她在廚房做飯,孩子從小板凳上跌了下來,頭摔在地上。

哭着找媽媽的那一瞬間,她心裏第一感覺不是去安慰孩子,而是“煩死了”,甚至想離遠點。

晚上,躺在牀上和我說起這些事的時候,又覺得是不是自己太不像個媽媽了。

但是和孩子在一起時,孩子哭得越多,越是哭着要找媽媽,媽媽就會越不耐煩。

媽媽都有這種感覺:自己身上像捆了無數條繩索,被孩子的哭聲“拖着”往前走,心特別累!

前幾天,帶着小鹿去逛超市回來。目睹了一場孩子哭泣導致的親子大戰!

小區門口有一個新開張的水果店,那天水果店再搞促銷活動。門口有綵帶,有音響,因爲活動力度很大,十幾平米的店面,擠滿了人。

排在蓮子媽前面一對母子,孩子3、4歲的樣子,不知道是擁擠,還是孩子不耐煩,拉着媽媽的手,就想往外走。

媽媽剛開始很溫和地告訴孩子,再等媽媽一下。就在付款的時,孩子甩開媽媽的手,就往外跑。

媽媽沒有辦法,只能丟下水果去追孩子。

孩子哭哭哭,媽媽煩煩煩,這樣的日子你還在繼續嗎?

孩子被強行地抱了回來,媽媽急急忙忙付完款,一手抱孩子,一手提水果。

等我買完水果進小區時,發現那孩子正躺在小區大門外哭。媽媽怎麼勸都沒有用!

後來媽媽也被惹急了,提着水果和菜準備進小區,孩子突然站起來,抱着媽媽大腿哭。可憐巴巴地叫着“媽媽,媽媽,媽媽~~~”

當媽以後才知道,孩子雖小,脾氣倒是很大。

每一次孩子情緒不好,哭鬧着找媽媽,媽媽們都會心緒不寧,恨不得一個巴掌打暈自己,什麼都不管不理不問。

一不小心用錯了方法,孩子就會用情緒、哭泣,對媽媽輪番轟炸。尤其是又哭,又發脾氣的時候,媽媽的耐心、包容完全不夠孩子折騰。

尤其是出門在外,鬥完情緒戰爭,孩子疲憊不已,媽媽也精疲力盡。

媽媽是人,不是神,但孩子總認爲媽媽是神,不是人!

孩子哭,對於母親來說的確是一件大事。哭鬧不止就是養育孩子遇到的災難中的災難。

年前,小鹿和我回鄉下,真的是非常愛哭。

芝麻大的一點小事,都會讓他崩潰不已。

比如吃餅乾,不小心掉了一點;玩具被其他小朋友碰了一下;甚至喝水時,姥爺友好地提醒一句“別燙着”······都能引起他嚎啕大哭!

有時候,不間斷,不停歇,邊哭邊叫:“媽媽,媽媽,媽媽~~~~”

有一次,帶小鹿和蓮子逛商場,做地推的宣傳人員給了小鹿一個氣球做的可愛的小動物,他高興得不得了。

回到家還擺弄不已。後來和姐姐玩耍過程中,不小心一屁股坐在了氣球上,氣球英勇地犧牲了。

看着胖嘟嘟的氣球,一瞬間變成了一塊破碎的皮,他完全失控般地大哭起來。

不聽姐姐的解釋,硬要掛在我身上,不沾地了。

其實孩子情緒崩潰到大哭,很耗媽媽的內力。有媽媽說,只要孩子每天大哭三次,她一天的力氣就會被耗幹。

若是孩子早上就用掉這三次機會,那剩下的下半天,幾乎就是靠一口仙氣活着了。

有媽媽看到孩子出意外,孩子還沒崩潰,媽媽的“玻璃心”早就碎了一地。

甚至有媽媽回饋蓮子媽說:看到孩子大哭大鬧着找媽媽,不想安慰孩子,只想轉身離去。

“媽媽,我不會。”

“媽媽,抱抱。”

“媽媽,餓了。”

“媽媽,尿了。”

“媽媽,快來幫我。”

“媽媽,怎麼還不來幫我?”

······

總有一句媽媽,會讓你崩潰到完全失去風度。

有人說當媽是九死一生,蓮子媽覺得當媽是死裏逃生。當媽以後,真的很多事沒得選。

爲了解決孩子哭鬧,很多媽媽開始學育兒,學“正面管教”。但是也有媽媽和我說:“課程學了很多,但總感覺用不上,有時候還感覺越用越亂。”

其實“正面管教”,有一個媽媽要克服的本質難點:就是它和傳統的育兒方式是相反的。

和平地解決孩子哭鬧、撒野,既要考慮“是否尊重孩子問題”,還要關注孩子心理。

孩子哭鬧對媽媽來說,意味着什麼?

傳統觀念是:

不聽話、矯情、不懂事、笨、固執、無能、沒有出息,

一旦孩子沒有向自己期待的方向走,

媽媽的壓力與煩惱就會倍增,無法平靜,

有的瞬間失去理智。

習慣懲罰、大吼、大罵,

希望孩子自己平息,然後主動變好!

孩子哭鬧對自己來說,意味着什麼?

我委屈了,需要幫助;

我難過了,需要安慰;

我心情不好,需要被引導!

所以孩子哭鬧,媽媽不能忘記做兩件事:一是告訴孩子,媽媽在;二是告訴孩子怎麼做!

只有讓孩子知道,他的情緒來得很正常,他纔不會糾結於當前,而是往前看;

只有媽媽給與孩子適當的幫助和引導,他纔會從中獲取額經驗,知道下一次該怎麼做!

心理學家阿德勒說:只有當兒童面臨毫無準備、又沒有人指導的情況下,只有他獨自掙扎着去應付的時候,惡劣的行爲纔會出現。

所以,孩子越難搞的時,父母越要換位思考。

這時候要解決的,不是眼前的問題,而是情緒。

唯有接納孩子的情緒,理解他的感受,才能把他從壞情緒中引導出來。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