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智力發展 > “我不奢望孩子是個天才~”那天才的成功之路,也不要借鑑嗎?

“我不奢望孩子是個天才~”那天才的成功之路,也不要借鑑嗎?

來源:寶貝周    閱讀: 6.9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我不奢望孩子是個天才~”那天才的成功之路,也不要借鑑嗎?


太長不看版:

天才的“天賦”被高估了,實際上天才與練習有關,天才需要努力,需要一個好教練。

爲什麼天才會更勤奮呢?因爲他們有毅力。有毅力的人對目標更加專注,甚至沉迷於某種活動,同樣在遇到挫折時也更容易堅持。

天才最重要的天賦是努力工作,也就是在練習很無趣時還能堅持練習。


成功的訣竅是什麼?答案似乎很簡單:成功與天才有關。成功是在某些特定事情上做得比別人更好,例如打棒球、下棋、炒股、寫博客。
這是個不錯的答案,但它又會立刻帶來另一個問題:天才是什麼?爲什麼某些人就那麼會打棒球、那麼會炒股?
“我不奢望孩子是個天才~”那天才的成功之路,也不要借鑑嗎? 第2張

全美排名前12富豪合影
很長時間以來,天才似乎跟遺傳有關,某些基因能讓我們擁有某些特定技能。愛因斯坦有物理基因,貝多芬有交響樂基因,“老虎”伍茲有高爾夫基因(至少在他出車禍之前)......於是推論自然就有了,我們不能成爲象棋大師、作曲家、高爾夫能手,只是因爲我們沒有必需的解剖結構。即便花上再長時間,也於事無補。
命運在派發天賦,而我們天生倒黴。
天才,真的始於勤奮然而,最近這些年,鐘擺似乎偏向了另一邊。天才的本質似乎被高估了——基因並不能賦予我們特定的技能(也就是說,沒有“職業高爾夫基因”)。

這也就讓許多像K.安德斯.愛立信(K. Anders Ericsson)這樣的研究者提出,與天才真正有關的是勤勉的練習,投入10000小時進行認真訓練(也可以多出或少上幾千小時)。


“我不奢望孩子是個天才~”那天才的成功之路,也不要借鑑嗎? 第3張

貝多芬手稿
貝多芬不是一生下來就是貝多芬,他爲了成爲貝多芬,也付出了極大的努力。就像愛立信在他很有影響的綜述文章《勤勉練習在專業水平中的角色》中所寫:“專業人士和普通成年人之間的差別並非不可逾越,基因並不代表一切。相反,這種差別反映的是一種提高專業水平的終身努力。”
很有趣,對吧?天才實際上與練習有關,天才需要努力,需要一個好教練。
勤奮並非易事但這些答案只能帶來更多困惑。例如,究竟是什麼能讓人堅持長時間練習?爲什麼有些人更善於勤勉練習?如果天才與努力有關,那麼影響我們努力程度的因素又是什麼?

我之所以喜歡心理學,一部分也是因爲它能讓我問出這些問題,層層剝開真相,找到答案。這讓我想到了最近很喜歡的一篇文章《勤勉練習拼出成功:爲什麼有毅力的選手能贏得拼字比賽》。這項研究發表在本月的《個性與社會心理學雜誌》上,由賓夕法尼亞大學心理學家安吉拉?杜克沃斯(Angela Duckworth)領導。
心理學家們對影響孩子們勤勉練習的一系列因素感興趣。他們的數據涵蓋190名斯克裏普斯全國拼字比賽參賽者,準備這項比賽需要花上幾千個小時來練習。畢竟,沒有誰天生就會拼字。
“我不奢望孩子是個天才~”那天才的成功之路,也不要借鑑嗎? 第4張

2006年的老電影《阿基拉與拼字大賽》中劇照
杜克沃斯和同伴最先發現的是,勤勉練習的確管用。在練習上花了更多時間的孩子們(單獨用卡片記單詞)在比賽中的成績要好於那些互相測試或者閒散閱讀的孩子。壞消息是,勤勉練習一點都不有趣,常常是自我改善中最無趣的一種形式。
然而,拼字者經驗越多,他們投入到練習中的時間就越長。這表明即使是12歲的小孩也明白練習是提高成績的不二法門,成功絕非易事。
有毅力的人更勤奮但問題又來了:爲什麼有些孩子就更容易用單詞卡片訓練自己?究竟是什麼原因引起了投入到練習中的時間差異?經過對數據的分析,杜克沃斯發現,一種叫做毅力的心理學性狀十分重要。

在之前的文章中,杜克沃斯展示了一種通過簡短測試測量毅力的方法,它通過5分量表測量熱情(例如,“我曾經爲一個想法着迷過一段時間,但最終失去興趣”)和努力(例如,“我絕不會敗給挫折”)。不出所料,有毅力的人對目標更加專注,甚至沉迷於某種活動,同樣在遇到挫折時也更容易堅持。就像伍迪?艾倫的名言那樣,“80%的成功是自我表現”。正是毅力讓人一次又一次表現。
科學家們是這樣說的:
“我們在本次調查中的最主要發現如下:
勤勉練習(操作上定義爲獨自練習拼字)能夠更好地獲取全國拼字比賽中的成績,比互相測試或進行閒散閱讀更有效。
隨着每年準備時間的增加,拼字比賽者準備時間中練習的比例越來越高,儘管這種練習更需要努力也更無趣。
有毅力的拼字比賽者比沒毅力的更容易進行練習,而勤勉練習的時間將毅力與拼字比賽成績聯繫在一起。”
這項研究有兩項有趣的引申。
第一項是,我們測試天才的方法和天才的本質之間有極大差距。
一般來說,我們測量天才時用的是最好表現。比如美國職業橄欖球綜合測試:球員的表現都是高動機下短期爆發式的(40碼短跑、簡單智商測試等)。這種測試的目的是判斷球員的能力和潛能。
然而問題是,現實比賽並不像測試那樣。正相反,真實世界中的成功依靠的是持之以恆的表現、努力練習、週末研究戰術手冊,以及花上幾小時觀看比賽錄像。這實際上就是各種形式的勤勉練習,我們究竟能多投入地進行這種練習,與毅力有關。
當然,問題就是我們不可能在一個下午就測量出毅力到底有多少(根據定義,這是長時間內表現出的個性特徵)。
最終結果是,我們對天才的定義有缺陷,從而導致測量天才的方法也有缺陷。也許這能解釋爲什麼“綜合測試與職業橄欖球水平之間沒有統計學相關性”。
我們需要測試的是人們有多大可能來自我表現,而不是某一次表現中的水平。
第二項引申涉及到對“非認知”能力越來越多的認識,例如毅力和自我控制

這些能力與智商測試結果幾乎無關,而卻經常能夠解釋很多人生成功的個體差異。無論是西點軍校繼續服役率還是拼字比賽成績,都是這樣:毅力這樣的因素常常是最能預測真實表現的變量。

“我不奢望孩子是個天才~”那天才的成功之路,也不要借鑑嗎? 第5張

托馬斯?愛迪生是對的:天才的大部分也只是汗水而已。


總而言之,這些研究表明我們最重要的天賦是努力工作,也就是在練習很無趣時還能堅持練習。
它的關鍵在於犧牲看電視的時間去練習,或者放棄與朋友相互測試,獨自用枯燥生僻的單詞卡片自己練習。

本文摘自 果殼網科學人

翻譯:Ashine

全部圖片來源:google & tumblr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