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學前教案 > 如何正確地對待孩子性問題

如何正確地對待孩子性問題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1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如何正確地對待孩子性問題
  5月19日,中國社科院教授陳一筠發表調查報告,稱目前中國未成年少女做人流的低齡化趨勢越演越烈,未成年手術患者比例達到40%到50%。據陳一筠調查,在廣西南寧發現有9歲少女墮胎案例,而對此負責的是個13歲男孩。  每年寒暑假結束後,人流醫院都會出現一些未成年少女的身影。而早在6年前,瀋陽計劃生育科學研究所就曾作出一項統計,青少年意外懷孕墮胎率正以每年4.7%的速度遞增,節假日後兩個月的青少年墮胎率又較平時提高近10%!  這樣的新聞無數次地刺痛着我們的神經。家長憂心忡忡,專家大聲疾呼“性教育”,學校開展性教育講座應景。但我們看到的情況似乎變得越來越糟。  在少女們墮胎熱潮的背後,還有更令人擔憂的現實,引用著名性學博士李銀河的話說:“我國正處在艾滋病高發期的前夕。據統計,15至24歲的青少年是艾滋病的高危人羣,如果不做好性教育,那是極其危險的。”  這或許是一個讓人產生倦勞感的話題。但這些調查數字,卻依然會讓人驚心。那麼,除了每一次追問社會原因、學校失責,我們還可以做些什麼具體的事情?  至少,家長要主動介入。上海一位留美歸來的凌女士,在女兒書包裏放避孕套。引發的卻是家庭戰爭和同事的冷嘲熱諷,廣州市計生局副巡視員段建華曾聲稱“父母應在孩子書包裏放安全套”而遭遇炮轟——然而,在以道德之名的口誅筆伐中,卻沒有人去徵求過孩子們的意見,他們需要嗎?他們知道如何保護自己嗎?  其實這樣的青春期危機管理並不鮮見。在美國與日本,和孩子談性方面的話題,並在書包裏放上避孕套,這幾乎是家家父母的必修課。  其實,在孩子眼中,性知識和一般的科學知識並無太多不同,而根本問題在於家長們存在着反性和禁慾的教條,而在孩子面前羞於啓齒。這也造成了學校性教育的尷尬,比如前年在北京發佈的性教育試點教材《成長的腳步》,裏面有關於性交等詞彙,就遭到了家長們的質疑。即使在開明的西方社會,性教育也並不招人待見,比如紐約在去年宣佈,性教育成爲必修課,並公佈了大綱。卻遭遇了家長們的聯名抵制,理由是這樣的教育太露骨,且令人噁心。  性似乎一直都是人類最大的隱祕和禁忌,我們羞於談及更別說往孩子書包裏放上避孕套了。但卻不妨礙廣告上把人流形容成無痛的“享受”。甚至動畫片中的喜羊羊也被人流醫院搬上了廣告。還不僅僅是人流廣告,沒有分級的遊戲和電影,沒有設限的網絡,無人監管的書攤,我們任孩子們在其中沉浮,我們除了痛斥社會風氣不良,除了叫罵學校性教育失敗,我們似乎沒有勇氣大聲地和孩子談及這個世界上最簡單的祕密。  當這樣的新聞成爲一種常態,或許我們每一位家長都該捫心自問,我們能爲孩子們做一點什麼。誠如李銀河所說,性教育不是告誡孩子們不要去做什麼,而是要告訴他們怎麼去正確地對待性問題。而性教育的目標就是,百分之百地避免少女懷孕。在孩子懵懂的時候就可能剝奪她今後成爲母親的資格,這無疑是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殘忍和不幸。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