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學前教案 > “寶寶,爸爸媽媽什麼時候最愛你?”

“寶寶,爸爸媽媽什麼時候最愛你?”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0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前段時間,微信上開始流傳這樣的一個小測試:問問寶寶,爸爸媽媽什麼時候最愛你?

寶貝們有的回答“跟我一起做遊戲的時候”、有的回答“媽媽開心的時候”、也有的說“爸爸媽媽一直都愛我”,當然,也有不少孩子回答“不知道”。

這個小測試所反映出來的結果,可謂“幾家歡喜幾家愁”,世界上的父母都期待着孩子能擁有快樂幸福的生活,從孩子出生一直到長大,都細心呵護、關懷備至,讓孩子在成功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可是,爲什麼有些孩子依舊覺得父母不夠愛自己,甚至覺得只有爸爸媽媽心情好的時候纔會愛自己呢?

這也許更需要家長們的思考,何爲你所教育孩子的“成功”呢?你給予孩子的,是正確的“愛”嗎?

“寶寶,爸爸媽媽什麼時候最愛你?”

無疑,對於一個人的評價標準是多元的,一個人具有的能力也是多方面的。但是,當前社會由於種種原因,都致使評價標準一元化。這種一元化的評價標準到了孩子身上,就變成了對於學習成績的(過分)追求。學習好的孩子,說明聰明、聽話、懂事、有前途…因此爸爸媽媽們從小就給孩子上培訓課、請家教老師、重視考試,只要求孩子好好學習、認真做作業而“別無他求”。暫且不說這會給孩子造成多大壓力,我們先來看:這種一元化的評判標準是否可取呢?
“寶寶,爸爸媽媽什麼時候最愛你?” 第2張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小天使,如果不能認識到孩子的特殊性、從而發揮特長,卻一味迫使孩子做他並不擅長的事情,只會讓成長變得更加糟糕。與其想讓孩子成爲“全才”,不如尊重他的想法,讓他成爲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自己。雖然獲得好成績並非易事,但獲得成長持續的快樂更難;做個人見人愛的孩子雖然不容易,但最難之處恰恰是做自己。單一的價值評判標準,同時也意味着單一的面具、單一的追求,意味着快樂匱乏的可能。
“寶寶,爸爸媽媽什麼時候最愛你?” 第3張

“因材施教”表現出的是對孩子的信任與尊重,而不是父母意願的強加。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不要讓你特別的小天使變成普通平凡的世人。我們愛孩子,更要懂得如何愛孩子。愛的語言,永遠不會只有一種,同樣地,精彩與快樂源於生命的豐富。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