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學前教案 > 原因找到了,爲什麼父母喜歡“別人家的孩子”

原因找到了,爲什麼父母喜歡“別人家的孩子”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6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小鹿那一整天狀態都不太好。於是,騎騎停停。於是這位小朋友也停下來了。

小鹿跨坐在三輪車上,不停地吐舌頭。那個小朋友也模仿小鹿,吐舌頭。這時,那位奶奶又在遠處喊了,奇奇,你和小朋友一起玩吧。我很想對那位奶奶說,他們倆人正在玩着呢,不是只有比賽騎車才叫玩。不過,我還是走了過去,問了問小鹿想不想騎車。

實際上,模仿,是小朋友們互相熟悉的一種交際手段。兩個年齡相差不多的孩子爲了跟對方友好相處,會不斷加大模仿對方的程度。兩個嬰兒將活動調節到一致,通過相互模仿,向對方發出感興趣的信號。

當嬰兒學會走路時,就開始模仿了。開始,兩個嬰兒坐在一起玩同樣的東西。一個嬰兒撿起一個球,另一個嬰兒也撿起一個球,如果只有一個球,那第二個嬰兒就會從第一個嬰兒那裏把球搶過來。

當嬰兒兩歲時,模仿開始變得複雜一些,並充滿樂趣。一個孩子圍着房間跑,或撞擊兩個玩具,或故意摔跤,或用舌頭舔桌子,另一個孩子也會這樣做。這時,第一個孩子要麼重複以上動作,要麼換另外一個花樣。這種模仿只持續幾輪,但孩子雙方都非常享受這個過程。

當孩子兩歲半的時候,他們可以同時使用語言和行動來協調他們的遊戲。

孩子們的社會化,也是通過模仿來完成的,但他們模仿的對象可不是父母。

他們觀察與自己相同的人。

原因找到了,爲什麼父母喜歡“別人家的孩子”

小鹿喜歡修車,咣噹一聲,就將三輪車整個掀倒,然後開始有模有樣的修車。和他玩得很好的一位比他大兩個月的小哥哥,也會模仿小鹿做這個動作。常見兩個小朋友,一起飆車,一起修車,一起奔跑,一起玩沙。

有時候,那位小朋友嘴裏面咕囔着說了一句話,小鹿也跟着學了那個調,並模仿這位小哥哥,站在了沙堆上,高高地舉起了手。有兩個沙堆,小哥哥去哪個沙堆,他也要跟着上去。

有時候,小鹿不聽我們的勸了,我們就會借用小哥哥的名義,說,你看,哥哥也會這樣做的。哥哥對小鹿的影響力比我們大。

有位媽媽講述了這樣一件事情:“有一次我的弟媳切紅柿子椒,給了我侄子一片。他把它放在嘴裏,他妹妹說:‘我也要’!就在這時,我侄子覺得紅柿子椒不好吃,問媽媽可不可以吐出來羅的侄女馬上就改變主意,說她不要了。儘管她沒有嚐到紅柿子椒的味道,她已經決定不喜歡它了。”她的父母很喜歡紅柿子椒,但這對她沒有影響,對她有影響的是她的哥哥。

原因找到了,爲什麼父母喜歡“別人家的孩子” 第2張

這也就是爲什麼,我們的父母很喜歡用別人家的孩子來教導我們的原因。

發展心理學家利恩·伯奇(Leann Birch)注意到,學齡前的兒童異常挑食,父母沒法哄他們吃他們不喜歡的東西,父母對小孩子的遊說,毫無用處。唯一有效的方法是:讓他跟喜歡吃這種食物孩子在一起,讓所有的孩子一起吃。

有一位發展心理學家,爲了研究的需要,將一隻黑猩猩和自己的親生兒子放在一起養,給他們提供相同的標準,也就是將黑猩猩當親生兒子一樣養,給她穿衣服,穿鞋,沒有把她拴起了,還接受了如廁訓練,刷牙,跟親生兒子吃同樣的食物,穿同樣的紙尿褲,在同一時間洗澡。

這位發展心理學家的孩子最後怎麼樣了呢?他在十九個月的時候,只會說三個英語單詞,但他能與黑猩猩很好地交流。他的父母發現,黑猩猩對自己親生兒子的影響,大於親生兒子對黑猩猩的影響時,於是,便將黑猩猩送回了動物園。

原因找到了,爲什麼父母喜歡“別人家的孩子” 第3張

爲什麼發展心理學家的親生兒子更喜歡模仿黑猩猩的語言,而不是他父母的語言呢?

因爲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已經有最基本的社會類別感,他能夠知道,他和黑猩猩是同一個社會類別的。畢竟,他的父母用同樣的方式來對待他和黑猩猩。當孩子有選擇時,他們會挑自己喜歡的模式進行模仿。

只有你的同齡人才能影響得了你,也難怪爸媽總要說別人家孩子怎樣怎樣。

同理,對於新生代的父母來說,只有同輩的父母會影響我們,我們自己的父母影響不了我們。我們的教育理念和上一輩是那麼的不同,我們受媽媽羣裏的媽媽的影響更多。孩子們自然會知道這一點。於是他們會用別人的爸媽來激勵我們:你能不能換輛車呀,我同學他爸開的是寶馬。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