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學前教案 > 【幼兒園科學沉浮教案】小班科學活動教案沉浮

【幼兒園科學沉浮教案】小班科學活動教案沉浮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幼兒園科學沉浮教案:沉與浮

活動目的

1、通過探索活動使幼兒知道哪些東西放在水裏是沉的,哪些是浮的.

2、初步學習簡單的記錄方法,

3、激發幼兒對沉浮現象的興趣.

活動準備

人手一份記錄表、彩色筆;兩人一份 (玻璃珠、鑰匙、塑料瓶、小石頭、小木塊、泡沫板)、一個塑料盆。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師直接引題“今天我們要來做個有趣的實驗”引題.

2、教師介紹籃子裏的準備一些材料,思考:這些材料放在水裏會怎麼樣?(浮上來、沉下去)

今天,我爲小朋友準備了一些東西,我們一起來做一個有趣的試驗,你們看看籃子裏有什麼?如果把這些東西放到水裏,它們是沉下去還是浮上來呢?

二、試驗:沉與浮

1、教師示範.教師取一塊積木請幼兒來猜猜:這塊積木放在水裏會怎麼樣?把猜測的結果記錄在記錄表上,請幼兒把準備的材料進行猜測,把猜測的結果記錄在記錄紙上。

你們猜木塊放在水裏會怎樣?老師這裏有一張記錄表,把猜測的結果這張記錄表上。木塊浮上來的,那就在在“?”這一列中,我們就在“?”這一列中,做一個“↑”,(一個條豎線,上面加一個小帽子)如果是沉下去,那我們就做一個“↓”(一個條豎線,下面加一個小帽子)。

2、實驗,把實驗的結果記在記錄紙上。

幼兒按意願動手實踐,教師注意觀察記錄,針對性地指導;注意觀察幼兒的表現.

鑰匙是浮上來還是沉下去呢?是不是這樣的,那其它的東西是不是和我們猜想的一樣呢?老師準備好水了,我們端上這些東西到那邊去試一試就知道了。試好後把實驗結果記錄在“小手”這一列中。

3、根據記錄表對兩種結果進行對比,.大家集中交流最後結果。

提問:“有沒有試驗結果和猜測結果不一樣的?”

總結:(出示表格和實物並演示)通過實驗我們知道浮上來的東西有……沉下去的東西有……

三、提升實驗操作:怎樣使沉下去的東西浮起來。

(1)幼兒嘗試使原來沉在水底的東西浮起來?

這裏出現了一個問題:這些沉下去的東西不太高興了,它們也很想浮到水面上,你們能幫他們想出好辦法嗎?你們去試試看。

(2)、幼兒自由操作,鼓勵幼兒嘗試不同的材料和方法..

(3)、幼兒介紹自己的操作過程。

老師不斷總結。如:小石頭原來是沉下去的,誰幫他浮上來的?

小結: 浮的東西可以幫助沉的東西浮起來。

四、經驗遷移

發大水時,我們人會沉到水裏,請幼兒想辦法使自己不沉到水裏而得救?

誰有很多神奇的力量,但水太大了,也會給我們帶來危害,發大水的時候,我們周圍的東西都沉到水裏,我們人也沉到水裏。這個時候,我們想什麼辦法可以使自己不沉下去而得救呢?(救生圈、腳盆、木頭、船等)

五、結束

下一節咱們探索怎樣把浮的東西可以沉下去?

【幼兒園科學沉浮教案】小班科學活動教案沉浮

幼兒園科學沉浮教案:《沉與浮》

設計意圖

水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見,幼兒對水的遊戲非常喜愛.通過嬉戲、玩耍,孩子可以在不經意中發現許多關於水的科學知識。本活動試圖通過簡易實驗,幫助孩子瞭解簡單的科學探究途徑、方法,學習開展科學探究必要的記錄手段,思考生活中的科學現象。

活動目標

1.讓學生在猜測、實驗、記錄中感知沉與浮。

2.在活動中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培養其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活動準備

1. 在整理箱中提前裝好水。

2. 石頭、磁鐵、乒乓球、積木等若干。

3. 記錄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 創設情景,激發幼兒探究的興趣。

(1)出示實驗材料,引導幼兒觀察、發現材料的特徵。

(2)設計游泳比賽的情景,請幼兒猜想、預測材料“跳人”水中的現象。“這麼多的東西,要進行一個游泳比賽,它們跳到水裏會怎樣呢?”

2.簡單操作,並記錄。引導幼兒初步建立猜測、假設的概念。

(1)教師記錄自己的假設,並詳細說明怎樣使用記錄表。

(2)引導幼兒自己猜想、假設並記錄。提示幼兒:“這些東西跳到水裏會是什麼樣

的呢?我們來猜一猜。不要講出來,先用筆把我們猜到的畫下來。”(老師指導幼兒記錄的方法。)

3. 實驗操作。

(1)通過實踐操作,引導幼兒體驗“浮”與“沉”的概念。

師:現在我們來做一個實驗,驗證一下是否和我們的猜測一樣。

例如:把一個積木和石頭分別投到水裏,請幼兒觀察積木在水裏是怎樣的。“我們用一個詞來說一一“浮”,表示積木在水的上面。”用同樣的方法引導幼兒觀察石頭是“沉”的,表示石頭在水底下。

(2)鼓勵幼兒用圖示表示自己看到的實驗結果。

提示:將結果畫下來,必須根據自己看到的情況來畫。

(3)幼兒自由操作,並記錄結果。

先記好的幼兒將記錄的結果與自己的預測進行比較,教師幫助幼兒整理對物體沉浮現象的認識。

4.交流實驗記錄結果(鼓勵幼兒將自己的觀察記錄結果與他人分享與交流)。

請幼兒說說自己爲什麼這樣記錄。每一個符號表示什麼。假設與實驗是否一樣。

5. 教師小結。

(1)引導幼兒將猜測、假設與實驗結果對照,強調記錄的真實性。

(2)與幼兒回憶活動中自己的操作與記錄。

6.激發幼兒繼續探究的興趣,提出延伸問題。

請幼兒想一想,在我們的生活中,幼兒把家裏的東西放在水裏是沉的還是浮的?試試看,並嘗試自己做記錄,帶來與老師、小朋友們分享。

【幼兒園科學沉浮教案】小班科學活動教案沉浮 第2張

幼兒園科學沉浮教案:中班科學沉與浮

活動目標

1、觀察不同物體在水中的沉浮情況,初步感知物體的沉浮現象。

2、學會用↓記錄沉,用↑記錄浮,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

3、體驗科學探索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ppt《小雞和小鴨》、記錄物品沉浮的表格每組一張、一盆水、小木塊、塑料積木、飲料瓶、泡沫、石頭、玻璃球、勺子、乒乓球等。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1、觀看ppt《小雞和小鴨》前半部分

幼兒邊看老師邊講述故事:小雞和小鴨是一對好朋友,它們約好出門去玩,來到了一條小河邊,小鴨說:“我們去河對面吧。”小雞說:“你會游泳可以過河,可我不會游泳怎麼能過河呢?”小鴨說:“讓我想想辦法吧。”

2、小朋友你們知道小鴨想出了什麼好辦法幫助小雞過河的?

3、小鴨幫助小雞想了一個好辦法,做一條小船讓小雞過河,用什麼東西可以做小船呢?

4、老師這裏有兩件物品,石頭和乒乓球,它們放入水中會怎樣呢?請觀察。

老師小結:像石頭這樣沉入水底的現象叫沉,像乒乓球這樣漂在水面上的現象叫浮。我要把這個發現用標記記錄下來,石頭在水中下沉用向下的箭頭表示即↓,乒乓球在水中上浮用向上的箭頭表示即↑。能漂在水面上的叫做浮,落到水底的叫做沉。只有浮的東西才能做小船,究竟哪些東西可以做船呢?

二、動手操作探索並記錄:

1、老師講解操作要求:每組有一盆水、一簍物品、還有一張記錄沉浮的表格,將物品一件一件的放在水裏,放一件看一看是沉還是浮,看好後再在相應的表格中進行記錄。

2、分組操作實踐並記錄

3、交流討論探索結果

哪些物品可以送給小雞做小船幫助它過河?對說的有疑問的物品立即實驗探索結果。

三、物品歸類

1、將浮的物品放在簍子中

2、每組選派一名孩子將簍子中浮的物品送給小雞做小船

四、知識拓展:

1、觀看ppt《小雞和小鴨》的後半部分,小雞用小朋友們提供的物品做了一條小船和小鴨又快又穩地過了河,在草地上玩皮球,不小心把球踢到洞裏去了,洞很深,小鴨和小雞都拿不上來,它們好着急呀,誰來幫它們想一個辦法呢?

2、小朋友們說可以往洞裏灌水,皮球就會浮上來,我們用這個辦法試一試,觀看ppt小朋友往洞裏灌水。

3、討論:沉與浮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哪些用呢?

五、老師總結: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沉與浮的現象來發明瞭救生圈、輪船、潛水艇等等,能爲我們人類做許多事情,我們小朋友可要從小學很多本領,長大後發明更多有用的東西。

【幼兒園科學沉浮教案】小班科學活動教案沉浮 第3張

幼兒園科學沉浮教案:沉浮

活動目標

(1)、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找答案,培養幼兒的團結合作能力。

(2)、在瞭解物體沉浮現象的基礎上,學習記錄實驗結果。

(3)、初步感知:物體的沉浮可以通過外部條件來改變。

活動準備

(1)、各種操作材料:水槽、石子、塑料、鑰匙、樹葉、鉛筆、螺絲、小西紅柿、鹽、飯勺等日常生活中可收集的東西。

(2)、記錄材料:記錄卡、記號筆。

活動流程

(一)、猜想活動

通過猜想活動一下子將幼兒的好奇心調動起來,爲後面的探究活動奠定了基礎。

(二)、操作活動(指導語:請你試一試,看結果和自己想的是否一樣?)

這個環節的分組操作活動是此次活動的重點,教師爲幼兒提供了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並引導幼兒進行分組探究,既提高了幼兒的自主探究、動手動腦的能力,還培養了幼兒的合作精神。在此環節中,教師更多的是採用了間接指導和個別引導的辦法。

(三)、認識活動

在這裏,教師通過講解、示範讓幼兒認識了記錄卡的使用方法以及"上浮"、"下沉"的標誌,爲接下來的記錄活動做好準備。

(四)、記錄活動

通過記錄,使幼兒對各種物體在水中是沉還是浮一目瞭然。

(五)、尋找活動

尋找活動,讓幼兒對物體的沉浮現象有所鞏固。

(六)、變魔術:小西紅柿游泳

在這裏,教師爲幼兒設置了一個懸念,讓幼兒自己猜想,爲什麼自己的小西紅柿不會游泳?幼兒可以盡情表達、實驗,不僅發展了幼兒的語言,還拓寬了幼兒思維。

四、延伸活動:

(一)、還有什麼辦法可以讓小西紅柿浮在水面上呢……

(二)、請幼兒回去找一找,還有哪些東西會沉下水底,哪些東西會浮上水面。

【幼兒園科學沉浮教案】小班科學活動教案沉浮 第4張

幼兒園科學沉浮教案:科學教案沉與浮

活動目標

1.能通過觀察發現幾種不同材質的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狀態,發展比較、觀察能力。

2.學會使用符號做觀察記錄。

3.體驗沉浮游戲的樂趣,願意積極表達自己的發現。

活動準備

積木、塑料瓶、泡沫、小石頭、小紙片、珠子、筐子、裝有水的塑料瓶等;記錄單。

活動過程

(一)以情景導入,激發幼兒的探究興趣。

1.師:今天過節,小螞蟻要到河對面運糧食準備過冬,老師準備了積木、泡沫、小石頭、小紙片、珠子、橡皮泥等物品,請小朋友們幫忙看看這些材料有哪些適合當小船幫助螞蟻過河。

2.幼兒集體討論。

師:現在請小朋友和身邊的小朋友說說哪些材料適合當小船幫助螞蟻過河。

3.教師請個別幼兒講述。

(1)師:現在請小朋友說說哪些材料適合當小船幫助螞蟻過河。(個別幼兒回答)

(2)師小結:有的小朋友說紙張可以當小螞蟻的船,有的說珠子可以當小船。

(二)引導幼兒探索不同材質的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狀態並且記錄結果。

1.教師出示記錄單,講解記錄方法。

師:老師這有一張記錄單,這一排是老師準備的材料。會浮起來的物品可以當小船,沉下去的物品就不能當小船。等一下,小朋友們在能浮起來的物品後"√"。

2.介紹材料,講解要求。

師:等一下我們分組進行試驗,老師給每組小朋友準備了記錄單、筆、珠子、紙張、泡沫、積木、小石頭、橡皮泥、裝水的盆、抹布。等一下小朋友可以將這些材料放入水中,看看哪些東西會沉下去,哪些東西會浮起來,並在記錄單上做記錄。小朋友們要輕輕的把材料放入水中,如果桌子、衣服溼了要及時用抹布擦乾。

3.幼兒分組探索原先的想法,鼓勵幼兒玩多種材料,觀察不同材質的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狀態並集中記錄結果。

(1)師:小朋友看看哪些物品一放下去就沉下去,哪些物品一直浮在水面?哪些物品起先是浮起來,後來就沉下的?

(2)幼兒探索,教師觀察指導。

4.集中分享探究結果。

(1)師:剛纔小朋友們都進行了試驗,現在請小朋友們討論一下你們剛纔在實驗中發現了哪些東西沉下去,哪些會浮起來。

(2)幼兒討論。

(3)師:現在請小朋友說說哪些物品會沉下去,哪些物品會浮起來。(個別幼兒回答)

(4)師小結:小朋友說的很好,小紙片、泡沫會浮起來,積木、珠子、橡皮泥、小石子會沉下去。

(三)引導幼兒探索讓沉下去的物體浮上來的方法。

1.探究一:藉助輔助材料讓沉下去的物體浮上來。

(1)師:現在請小朋友幫助小螞蟻想想辦法,讓沉下去的物品也能浮上來給小螞蟻當小船,並在記錄單上記錄。

(2)鼓勵幼兒分組探究如何藉助輔助物,讓沉下去的物體浮上來的,並且將實驗結果記錄下來。

(3)師:你剛纔是怎樣讓沉下去的東西浮起來?(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在大記錄表中進行記錄。)

(4)師:有的小朋友是將珠子放在泡沫上,使珠子可以當小船。

(5)師:那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哪些時候是藉助會浮的物體讓會沉下去的物體浮在水面上的?(個別幼兒回答)

(6)師:小朋友說我們游泳時用游泳圈,人就不會沉下去了。

2.探究二:不借助輔助物,讓沉下去的物體浮上來。

(1)師:剛纔我們請能浮的物品幫助,讓沉下去的東西浮上來,現在再請小朋友們動腦筋想一想,我們怎樣能不借助任何物品的幫助,讓這些沉下去的東西浮上來呢?

(2)幼兒分組操作,教師引導幼兒通過改變重量讓沉下去的物體浮起來,如:倒掉塑料瓶中的物體。

師:請小朋友們試一試通過改變重量讓沉下去的物體浮起來,比如把瓶子裏的東西倒掉。

(3)引導幼兒通過改變物體的形狀讓沉下去的物體浮上來。如:將一團橡皮泥捏成小船的形狀。

師:請小朋友們在試一試通過改變物體的形狀讓沉下去的物體浮上來,比如將一團橡皮泥捏成小船的形狀。

(4)集中分享實驗結果,請個別幼兒講述實驗發現。

師:剛纔小朋友們都進行了試驗,現在請小朋友說說你們的發現。(個別幼兒回答)

(5)師小結:剛纔小朋友們通過自己的探索,我們知道了改變物體的形狀和重量能讓物體浮起來。小朋友回家後可以和家人一起玩沉浮的遊戲,想辦法讓沉下去的東西浮上來,讓浮上來的東西沉下去。

【幼兒園科學沉浮教案】小班科學活動教案沉浮 第5張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