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行爲心理 > 怕生=內向,自己玩=不合羣?寶寶被冤枉得好苦

怕生=內向,自己玩=不合羣?寶寶被冤枉得好苦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0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寶寶7個月,在早教好像對別的孩子沒什麼興趣,正常嗎?”

“寶寶14個月,特別害怕陌生人,是不是太內向?”

“寶寶兩歲,在家話特別多,出門就不肯叫人,怎麼破?”

寶寶3個月每天去圖書館聽故事、玩音樂,滿心期待寶寶會立刻進入角色和其他孩子打成一片;

沒想到很長一段時間都只是靜靜看着老師和其他孩子,毫無參與感,讓麻麻有點泄氣。

在寶寶體檢的時候,兒醫會詳細瞭解寶寶的情緒和社交能力發育,是否正常。

6個月的時候,麻麻焦慮地告訴兒醫:寶寶怕生,對其他小朋友好像沒興趣,總是自己玩自己的。

醫生笑着表示,這正好說明她發育很正常。在寶寶的世界裏,社交技能的發育分好幾個階段,要到一定年齡纔會和其他孩子互動。

我們把寶寶怕生或者獨自玩耍,理解爲害羞、內向,其實一直都誤會了。

就像大運動、精細運動、進食水平都有發育里程碑,寶寶的社交能力也是有里程碑的,而這些里程碑,和我們想象中有很大區別。

0-1歲:認識自己的存在

寶寶的第一年,大部分時候是在通過和父母的接觸,接受照養者傳遞來的信息,認識到自己的存在,逐漸建立起“自我”的意識。

1歲以下的寶寶,大部分時候在探索自己周圍的世界,表現形式是獨自玩耍。

怕生=內向,自己玩=不合羣?寶寶被冤枉得好苦

寶寶三四個月的時候,常常會盯着自己的小手看半天,或者好奇鏡子裏看到的影像。

他們感興趣的更多是自己的玩具,一塊軟積木或者一本布書,而不是其他小夥伴。

寶寶這個階段偏好和自己熟悉的人在一起,會對陌生人產生恐懼,9個月左右時達到巔峯。表現爲拒絕陌生人抱。

社交能力:

1-3個月:被父母安撫時表現出平靜;開始用微笑迴應;

4-6個月:和父母建立依戀關係,並認識他們的聲音,有不同面部情緒表達;

8-10個月:害怕陌生人,意識到人與人之間有互動,能玩躲貓貓遊戲;

9-12個月:分離焦慮開始出現,偶爾會把自己的玩具無意識的分享給他人。

健康的親子關係,有利於寶寶自信人格的健全,這是將來社交能力的基石。父母應該從寶寶出生開始,就給予她強烈的被在乎、被愛着的感受。

觀察寶寶的需求(比如飢餓、疲倦、需要安撫等),並且第一時間迴應他的需求。

怕生=內向,自己玩=不合羣?寶寶被冤枉得好苦 第2張

給予寶寶大量的擁抱和肢體接觸,建立寶寶的安全感。經常和寶寶說話、讀繪本,用大量的語言輸入建立寶寶的語言基礎。

可以帶寶寶去公共場合,但是不需要強迫寶寶和人互動,讓寶寶理解“自己的家以外還有個很大的世界”就夠了。

1-2歲:感興趣其他孩子在幹嘛

一歲後,寶寶開始逐漸認識到自己是獨立的,和其他人有所不同。這個階段寶寶的觀察力會逐漸增強,會對“其他孩子在做什麼”萌發興趣;

也會觀察大人之間的互動,建立起對“社交”的理解。但是這個階段的孩子還不會和其他孩子有很多交流,處於獨自玩耍爲主的階段。

社交能力:

12-18個月:對不熟悉的大人仍然會警惕或者害怕,表現出對其他孩子行爲的興趣;

18-20個月:仍然是獨自玩耍爲主,有時會尋求大人幫助,或者要求大人一起玩;

20-24個月:可能會開始去拿其他孩子的玩具;物權意識萌芽,自己的玩具被拿走了會不高興。

繼續呵護寶寶的安全感,不需要強迫寶寶和害怕的陌生人互動。父母可以在生活中潛移默化的教寶寶認識人與人之間是如何交流、互動的。

怕生=內向,自己玩=不合羣?寶寶被冤枉得好苦 第3張

比如帶寶寶在小區散步時,和鄰居聊聊天,這時候你會發現寶寶很認真的在觀察你們呢。

還可以開始創造機會讓寶寶接觸同齡人,讓寶寶適應新的面孔,以及人是社羣動物這個事實。

2-3歲:社交萌芽,偶爾互動

從兩歲開始,寶寶對其他孩子的興趣更強了,開始從獨自玩耍過度到平行玩耍,也就是和其他孩子在同一個空間裏各玩各的,偶爾會有一些交集。

怕生=內向,自己玩=不合羣?寶寶被冤枉得好苦 第4張

舉個例子,寶寶一歲半,遇到三四歲的小朋友在玩沙,會跑過去看他們玩,偶爾會冒出一句“你好”,然後就拿起鏟子蹲在身邊挖起沙來。

整個過程並沒有太多互動,更多的是平行玩耍和模仿學習。3歲以後,纔開始有真正的聯合玩耍(比如和其他孩子傳遞一個球)和互動玩耍(分享、合作)。

社交能力:

開始懂得輪流玩和分享的意思;

善於觀察其他孩子的行爲,並且模仿;

能表現出共情心,比如其他孩子哭泣情緒會受影響。

雖然平行玩耍是這個年齡階段“社交”發展的特點,大人可以鼓勵孩子多觀察其他孩子之間的互動,創造機會讓寶寶參與。

如果寶寶不願意,可以同人羣保持一定距離,向寶寶描述其他孩子在做什麼,描述他們的情緒(比如,Amy很難過,因爲她的積木被Lisa拿走了)。

怕生=內向,自己玩=不合羣?寶寶被冤枉得好苦 第5張

等寶寶達到舒適的心理狀態後,再鼓勵寶寶上前互動。在參與互動的過程中,大人適當介入,給寶寶示範如何分享、如何輪流玩一個玩具;

其實我們更應該關心的,不是如何讓寶寶變得更符合我們的要求(比如更合羣、更大方、愛“社交”),而是尊重他們每個階段的發展規律。

認識了這些里程碑,是爲了更好的理解寶寶的行爲,並不意味着不需要引導寶寶的社交能力發展。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