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行爲心理 > 孩子愛討價還價不聽話,都是因爲家長喜歡做這件事!

孩子愛討價還價不聽話,都是因爲家長喜歡做這件事!

來源:寶貝周    閱讀: 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日常生活中,媽媽們是不是經常會經歷這樣的場景:準備吃飯了,孩子卻還在電視機面前聚精會神,媽媽催着孩子快點關上電視來吃飯,孩子卻說:“等我看完這一集再去吃飯。”

媽媽一聽不耐煩了,繼續催促孩子。孩子見媽媽有些怒意,馬上央求道:“再看10分鐘就好。”

孩子看媽媽沒反應,繼續請求:“那就再看5分鐘好不好?媽媽。”

這個時候,媽媽看着孩子哀求的小眼神,心軟了,想着5分鐘也不耽誤吃飯,就妥協了:“那再看5分鐘就來吃飯啊。”

媽媽帶着孩子去逛超市,孩子看到自己最愛吃的巧克力就邁不動腿了,跟媽媽說要買,媽媽說要保護牙齒,不能總吃巧克力,先不買了,這下孩子不幹了:“你要是不給我買,我就不走了!”

過會兒看媽媽沒有理會自己的要求,而是繼續往前走,就馬上屁顛屁顛追上去央求:“媽媽,我只要一塊巧克力,買了這個就不買別的糖了。”

媽媽看着孩子可憐巴巴的表情,想着吃完巧克力讓孩子刷牙就好了,孩子這麼喜歡,於是就拿起巧克力放入了購物車裏。

不知道父母發現了沒有,這兩個場景中的孩子都在跟父母“討價還價”,並且都取得了成功。

孩子愛討價還價,禍根在父母

“媽媽,我再吃一塊巧克力行不行嘛?”、“爸爸,我再看十分鐘電視唄”、“奶奶,我今天只上半天幼兒園好不好?”……很多父母發現,孩子慢慢長大,漸漸開始跟父母談條件,“討價還價”。

但是,仔細回想一下,你是不是經常對孩子說:

如果你這次考試考滿分,我就給你買玩具車。

如果你乖乖把作業寫完,我就讓你看一集動畫片。

你要是把藥吃了,媽媽就給你買糖吃。

……

你看,“交換條件”都是父母主動提出來的。

孩子最容易模仿家長的所作所爲。你總跟孩子談條件,孩子又怎麼不能有樣學樣的反過來跟你討價還價呢?

時間久了,孩子越來越知道父母的軟肋在哪裏,因此會更加變本加厲的“欺負”父母,無論做什麼事,都會先談好條件,反正一定要爲自己爭取點什麼東西纔會開心。

還有一種家長,總是低聲下氣的求孩子說:“好孩子了,快點把最後一口粥喝了,喝完我們好去玩。”孩子總能很敏銳的感覺到,你這是在求他們,他們就會覺得自己手裏有了談條件的籌碼,自然也就懂得如何跟家長討價還價了。

孩子愛討價還價不聽話,都是因爲家長喜歡做這件事!

孩子討價還價時,父母這樣做

1. 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則,不和孩子講條件

父母要先改掉經常跟孩子說的“不好好吃飯就不許看電視”“你只有聽話,我纔會滿足你的要求”這些話。

從開始就什麼條件都不講,一旦說出口就要堅持。

如果孩子還在堅持要和父母講條件,比如“媽媽,我可以先吃一根棒棒糖然後再吃飯嗎?”,父母應該直接告訴孩子:“吃飯是你自己的事情,如果你不想吃,那就餓着。但現在要吃棒棒糖媽媽肯定不會允許,只有好好吃飯才能長身體,知道嗎?”

而不能跟孩子講條件,說:“你吃完飯媽媽再給你拿棒棒糖。”

這樣的話,其實就是給孩子提出了額外的承諾,爲孩子提供了討價還價的藉口。

2. 制定規矩,溫柔平和地堅持

無規矩不成方圓,家長平時要注意給孩子定下規矩。當孩子試圖越過規矩時,不管他怎麼軟磨硬泡,家長都要努力讓孩子明白你的立場。

既然定下了規矩,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都必須遵守,尤其是大人,面對孩子的糖衣炮彈一定要穩住、堅持。因爲你必須讓孩子明白,規矩的重要性。

當然,堅持並不是非要和孩子鬧僵,令孩子傷心,而是讓他們明白你的立場。在孩子討價還價的時候,你只需保持原來的語氣溫柔地將規矩反覆重複,孩子便知道談判失敗了。

只有你遵守了規則,孩子纔會跟着你的步伐一起向前走。

孩子愛討價還價不聽話,都是因爲家長喜歡做這件事! 第2張

3. 給孩子選擇的機會

別總給孩子做決定,讓孩子自己做決定,並學會爲自己的決定負責。家長提出的條件,孩子多多少少會覺得不是自己的意願,所以纔會和家長講條件。畢竟你所決定的未必是孩子所期望的。

比如,孩子吃完晚飯想看會兒電視再寫作業,這時家長可以讓孩子選擇先看10分鐘電視就去寫作業,或者寫完作業後看30分鐘電視。由孩子自己做決定,不僅讓他學會獨立,更是避免了沒必要的討價還價。

4. 別孩子一哭就心軟

很多家長,尤其是老人,一看到孩子哭就心軟了。但是你知道嗎?有些孩子很會演戲,他利用了家長的心軟——孩子知道家長會見不得自己哭而滿足他的要求。當孩子掌握了家長的心理,就會越來越得寸進尺。時間一長,家長就會更難掌控局面。

因此,當孩子無理取鬧地哭鬧的時候,家長可以試着轉移孩子的注意力,讓他把心思放到別的東西上就好了,比如一起玩他喜歡的玩具,一起讀他喜歡的繪本。

孩子愛討價還價不聽話,都是因爲家長喜歡做這件事! 第3張

5. 當孩子討價還價時,家長態度要一致

我們強調過很多次,在對待孩子的態度上,家長們的態度一定要保持一致。否則之前所有的堅持都白費力氣了。

舉個例子:

一家人帶着孩子去商場,孩子看中了一把玩具手槍,媽媽跟孩子說家裏有一把,先不買了。孩子不樂意了,在商場哭鬧,一起去的爸爸(或者其他家長)見孩子喜歡,偷偷拉着孩子去買了下來。

這時,孩子知道,媽媽嚴厲,爸爸心軟,以後有什麼事情都去求爸爸了。媽媽一個人堅持的原則也被輕易打破。久而久之,孩子任性的行爲自然愈演愈烈。

所以,當家長中的一方拒絕孩子的要求有不合理的地方時,另一方不要當着孩子的面反駁,否則,容易養成孩子在父母雙方之間投機取巧的不良習慣,而且孩子還會想方設法堅持自己的條件。最好的做法是家長保持協調一致,如果出現問題,可以對孩子說,我們商量後告訴你。

6. 換一種方式,以精神鼓勵爲主

“討價還價”基本上是圍繞着物質鼓勵進行的。不妨多用精神鼓勵,誇獎等,這類鼓勵換來的孩子的妥協與物質換來的妥協不同,往往是有益的,它們滿足的是孩子的自信心、成就感等內在的感受,比如擁抱傳達的信息就是:我相信你能做得好,你也有責任做得好。

孩子就像一面鏡子,只要我們願意拋開面子、放下身段,做個不討價還價的父母,就能從親子互動中看到自己的盲點、逐漸成爲更成熟的爸媽。

孩子很會看人眼色,知道家裏誰比較嚴厲,誰能滿足自己的要求,所以很多孩子總是會討好家長中的一方。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