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行爲心理 > 太聽話的人很危險

太聽話的人很危險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9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孩子,我寧願你不聽話!絕大多數爸媽覺得,聽話就省事了,乖巧更加有面子,但是,對於孩子本身來說,聽話很有可能會消除他們對危機的敏感性。

當我看到十年前《冷暖人生》記錄的一期節目,心被“聽話”二字深深刺痛。

13歲的副班長小賜,從二年級開始就擁有檢查作業、監督背書這樣的權力。通過這點權力,他向包括正班長在內的孩子要錢,錢沒給夠,就逼迫吃屎喝尿。

所有的孩子沒一個敢反抗,諷刺的是他們的個頭都比小賜高大。

除了害怕小賜扭曲事實給老師打小報告後被老師體罰外,更害怕被父母知道後遭到毒打。

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個學生說,剛開始他給父母看了身上的傷口,結果爸媽劈頭蓋臉就說:你一定又不聽話了才被罰的,你活該,能不能懂事點?

自此之後,孩子再沒提過。

當親子教育中,“聽話”成了唯一標準,必然會讓孩子失去天然的反抗性和自由嚮往。更會讓親子之間缺少必要的溝通和信任。

在不聽話就是罪過,不聽話就要被打罵,不聽話就會被貼上“差生”“壞”的標籤的環境之下,孩子漸漸形成了奴性人格或討好型人格。

這樣“聽話”的孩子,一定是乖孩子,卻未必是幸福快樂、擁有自我保護能力以及自我創造力的孩子。


太聽話的人很危險

德國心理學家海查曾做過一個著名的實驗:

他挑選了100名具有強烈反抗傾向與100名沒有反抗傾向的2-5歲孩子,從兒童時期觀察追蹤到青年時期。

結果發現,前者有84%的人意志堅強,有主見、有獨立分析、判斷事物和做出決定的能力;

後者僅有26%的人意志堅強,其餘的人遇事不能做決定,不能獨立承擔責任。

可見,不聽話的“壞孩子”事實上也沒家長們想象的那麼差勁。

反而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太聽話的孩子是父母教育失敗的體現。

當然,這裏絕不是說聽話的孩子不好,而是指教出了奴性思維、不經思考的聽話的孩子不好。

真正值得推崇的“聽話的好孩子”應該是什麼樣的?

是可能不那麼規矩,卻一直心存善念,天馬行空,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見;

是可能不那麼順從,卻一直溫良孝順,懂得愛,也懂得感恩;

是可能有點小叛逆,卻明白是非,有辨別對錯的能力······

時代一直在變化,我們的教育觀念也應當與時俱進。


太聽話的人很危險 第2張

我一直很喜歡霍思燕夫婦對嗯哼的教育方式。

當嗯哼不願意離開爸爸和小夥伴去做任務的時候,杜江既沒有強迫他去,也沒有妥協讓他不去。

而是耐心引導他去思考,去看待自己遇到的覺得“無法面對”的事情,其實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

當嗯哼不願意將自己心愛的玩具拿去義賣時,霍思燕循循善誘,最後告訴他:玩具是你的,決定權在你手上,我尊重你的選擇。

當其他的家長面對孩子不順從自己的想法時,動不動就:

“不許哭,真沒出息!”

“你怎麼就那麼不聽話呢?”

“別鬧了,再鬧我揍你了。”

他們則充滿耐心地說:小孩子的成長還不到這個階段的話,我就可以選擇放棄,慢慢來,他總有一天會有一個養成。

他們把孩子當朋友,尊重孩子的意願,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和節奏,從不拿家長這一權威身份進行壓制來達到想要的教育效果。

而嗯哼的個性,大家也有目共睹——善良、勇敢、有主見、邏輯清晰、擅長表達······

他絕不是傳統意義上的乖孩子,卻是個令人喜愛又放心的好孩子。


太聽話的人很危險 第3張

最近首檔中國新一代青少年健康成長心理釋放表述節目《少年說》中,一個男孩對父母大喊:爸,媽,不要因爲在乎自己的尊嚴而損害孩子的尊嚴。孩子是你的孩子,你不關心誰來關心?

是啊,孩子是你的孩子,你不關心誰來關心?

在此,希望所有的父母,都能放下對“不聽話”孩子的成見,重新審視聽話教育的意義。

也希望每個孩子,可以聽從內心做自己,當生命遭到威脅時,有能力做出正確的判斷,保護好自己,去他的“讓領導先走”!

當被邪惡逼迫吃屎喝尿時,及時採取反抗措施,向父母求助,向警察舉報,去他的所謂權威和勢力!

不合理,我不聽;

不合法,我不做;

不聽話,不代表壞;

不聽話,也不代表沒出息;

不聽話,只是人生實苦,有諸多不得已,而我在嘗試做我自己,這是人類終其一生都在尋求的獨立意義!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