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親子活動 > 聰明媽媽育兒觀 懲罰中進步

聰明媽媽育兒觀 懲罰中進步

來源:寶貝周    閱讀: 4.2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家長最重要的就是教會孩子是非觀,讓孩子能夠有基本的分辨是非的能力,所以在孩子做錯事後,也要有所懲罰,讓孩子在懲罰中進步。

小朋友在輕軌上拿着酸奶亂跑,媽媽讓他坐好不要動,他不聽,結果連人帶奶摔倒在地上。酸奶灑了一地,人也大哭了起來。小朋友估計摔疼了,想讓媽媽抱。一般的媽媽看到肯定心疼地抱起來了,這位媽媽卻跟小朋友說,想抱抱就不準哭,他立馬就不哭了。接着,媽媽從包裏掏出了紙巾和垃圾袋,讓小朋友自己把灑在地上的酸奶擦乾淨,跟他說:“自己做的錯事要自己負責收拾”。和小朋友一起收拾乾淨後,媽媽跟小朋友分析他剛纔的錯誤,讓他給周圍的人道歉。道歉完後,媽媽在寶寶的額頭上親了一口,才把他抱了起來。

所以說只要家長教得好,世界上根本就沒有熊孩子。這位媽媽的做法讓我很敬佩,不僅在於她讓孩子對自己的錯誤負責,更在於她妥善的懲罰方式。

一、是的,現在很多家長對於孩子的懲罰方式處於兩極分化。

1.捨不得懲罰,所以我們會看到很多小孩子會在公衆場合哇哇大叫,在小吃攤前哭鬧着說要買東西吃。

2.傳統的“棍棒教育”,瞬間孩子的不良行爲會銷聲匿跡,但卻容易帶來兩種極端:不良行爲陷入惡性循環,以暴制暴;或使孩子陷入自卑當中。

無規矩不成方圓。當孩子漸漸有了個性和脾氣,當他越來越難管束時,適度、正確的懲罰不可或缺。那麼,什麼樣的懲罰方式比較奏效呢?外國家長的幾種方式就很值得借鑑。

二、美國家庭:“計時隔離”

當孩子犯了錯誤,會把他帶到某個角落單獨待上幾分鐘。幾分鐘後把他抱出來,分析他的錯誤,督促他改正。這種方法都很有效,而且對孩子有一定的威懾力。這是因爲美國法律規定,小孩必須隨時有成人的陪伴和保護,所以孩子很少有被冷落的體驗。一旦被隔離了,心理上產生了強烈的震撼,就能冷靜地反思自己的行爲。

聰明媽媽育兒觀 懲罰中進步

三、新西蘭家庭:讓孩子體驗後果

在新西蘭,打孩子是一種違法行爲,一般父母都不會體罰孩子。如果孩子在公衆場合哭鬧,只要不影響別人,都會隨他鬧去。如果影響到別人,家長會將孩子抱走,放他在一個開闊安靜的地方,讓他繼續鬧,當他發現這種哭鬧不能達到他的目的,自然就停止了。

四、日本家庭:避免當衆懲罰

如果孩子犯錯,日本父母會採取各種措施懲罰孩子,比如取消他的外出遊玩計劃,讓他餓上一頓等。但他們認爲在公衆場合處罰孩子是不符合禮儀規範的行爲,也會損害孩子的自尊。因此,他們會在回家之後再對孩子進行懲罰。

五、韓國家長:新招!沒收手機!

對於那些任性不聽話的孩子,作爲懲罰,可以考慮沒收手機。韓國一家廣告公司的研究表明,手機已經成爲韓國青少年最鍾愛的私人物品,沒收手機無異於讓他們擡不起頭。

聰明媽媽育兒觀 懲罰中進步 第2張

六、“有中國特色”的懲罰新招也很有效果,來看看

1.失去某些“特殊待遇”

孩子們一般有自己喜歡的“特殊待遇”,如玩某個玩具、看某個動畫片等。一旦孩子犯錯,可以剝奪這個特權。但是記得一次不要剝奪太多,時間太長。

2.事不過三

孩子犯錯時,可以告訴他:“這是第一次!”並明確告訴他重大後果。再犯時,“這是第二次!”最後告訴他,“這是第三次!”事不過三,馬上試試預先警告的那個處罰。

3.“量刑”適當

懲罰必須以尊重孩子的人格,不傷害孩子的自尊爲前提,目的是激起孩子的羞恥感。所以要避免態度粗暴、諷刺和挖苦,更不能惡語中傷或體罰孩子。

4.對於好的行爲有所獎勵

獎罰分明,纔會給孩子樹立起父母的威信,纔會讓他真正聽從父母的教導。可以規定一些當孩子做了會有獎勵的事情,讓孩子自覺往好的方面去發展和努力。

5.對不好的行爲開“罰單”

如果孩子的年齡在5歲以上,或他足以明白好的行爲接受獎金的含義,那麼就會懂得爲不好的行爲支付罰金。比如,家長可以爲孩子設定,不收拾玩具罰金爲一塊錢,和小朋友打架罰金爲兩塊錢……孩子都渴望能夠用自己的錢去買玩具,所以這種方法也是有一定效果的。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